
第五节 利好5:A股长期利好并已带动相关个股上涨
一、科创板利好A股
2019年1月31日,科创板一经推出,当天A股高开低走。截至收盘,上海证券综合指数涨0.35%,深证成份指数涨0.12%。在笔者看来,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能够重塑科技创新企业的估值体系,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A股的投资环境。
1.科创板带来上市体系的增量市场
与新三板相比,科创板对企业的上市要求从以盈利为核心,转变为关注企业的成长性。因此,目前尚未盈利的企业也可以申请在科创板上市。对于企业的盈利能力,科创板对其考察期限为两年,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指标的期限要求,让处于发展阶段的科技创新企业能够更早地进行大规模融资,使原来达不到新三板上市要求的企业也可以获得融资机会。
以上海地区的初创企业为例,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发布了“上海城市区域2017年度创业指数”,并以图的形式描述了上海初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演化情况(见图1-5)。

图1-5 上海初创企业全生命周期演化图
根据上海初创企业全生命周期演化图,大部分初创企业在经营的第一年主要处于回收成本阶段,特别是科技创新企业。不仅如此,《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16〕32号)以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国科发火〔2016〕195号)等,都对科技创新企业的研发成本给出了明确指示,要求必须比同阶段的其他类型企业要高。也就是说,科技创新企业在经营的第一年就必须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对其收入水平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与此同时,科技创新企业在运营初期往往都专注于研发,业务销售模式尚未成型,因此在运营第一年能够盈利的可能性是小之又小。
当企业运营到第三年时,初创企业的差距便会在此时明显显露出来,呈现3种状态。第一种,商业模式日趋成熟,核心竞争优势强,发展迅速,并且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第二种,商业模式尚可,但是缺乏竞争优势,企业发展进入瓶颈期;第三种,无论在商业模式还是竞争力上都处于失败状态,企业也因此而走向没落。
对于第一、第二种类型的企业来说,此时获得资金的支持,能够影响其后期的发展。如果这两种类型的企业能够在此时获得大规模的资金支持,那么企业有望实现业务升级以及规模化生产,并且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其在市场上的地位。
针对以上情况,科创板上市标准考察的企业运营周期为3年,净利润为2年,这些要求相对合理,对于大部分领域的企业都适用,增加了科技创新企业上市并且获得资金支持的可能性,给融资体系带来了新增量。
除此之外,对于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市值状况,科创板的上市标准共划分为5个,体现了差异化。其中,“标准一”对市值要求较低,而其余标准都通过研发投入比例、现金流以及政府认可度等指标来体现。通过这一变化能够看出,科创板主要根据行业及其发展程度来设置与企业成长状况相匹配的上市标准,而不再死板地考核企业的盈利水平,既体现了科创板对于科技创新企业的包容性,又降低了科技创新企业上市的门槛,并进一步创造了上市体系的增量市场。
2.科创板对存量市场具有分流效应
科创板属于增量改革,对企业的盈利要求降低,为已经在创业板和新三板上市或挂牌的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途径。科创板的转板通道没有对转板公司做过多限制,因此可能会对部分存量市场具有分流效应。从宏观角度分析,设立科创板并且试点注册制,是为了让证券市场进一步市场化,以此来推动以市场为主导的交易机制的形成。因此,科创板所具有的分流效应,其实有助于扩大当下存量资本市场的改革范围。
除此之外,科创板鼓励符合上市条件,但是已经上市的企业将其旗下子公司进行拆分,并且实现子公司的独立上市。这相当于对存量市场进行“映射”,以此来带动资本市场的存量改革。随着科创板的不断发展,这一模式将会倒逼整体资本市场的存量改革,以此来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
3.严格把控增量和存量主体的质量
在增量或者存量分流问题上,与A股其他板块相比,科创板对于其主体的把控更为严格,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设定严格的退市标准,将扣非(3)净利润与营业收入指标引入其中,有效避免企业上市之后通过提高非经常性营业收入等方式来规避退市现象的发生。除此之外,科创板退市制度明确规定,如果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与主营业务无关的贸易业务或者不具备商业实质的关联交易收入,或者有证据表明公司已经明显丧失持续经营的能力,将按照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公司股票启动退市程序。
(2)在科创板当前的退市流程中,暂停上市与恢复上市制度都被取消了,这样一来能够大幅缩短科创板的退市期限。目前,A股其他板块的退市流程耗时4年左右,但科创板能够将退市时长缩减到2年左右。
二、带动相关个股上涨
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合计131家证券机构的营业收入达到了2662.87亿元,净利润为666.2亿元,其中有25家没有实现盈利。与此同时,经纪、投行、资管、资本中介以及自营业务与2017年相比,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尤其是资本中介业务,与2017年相比下滑了38.3%。除此之外,经纪业务和投行业务的净收入也严重下滑,经纪业务降幅达到了24.1%,投行业务降幅达到了27.4%。
然而,进入2019年,市场行情有所回暖,整体呈现上涨趋势,A股的表现十分积极,其中的重要原因便是受益于科创板的落地。
比如,科创板推出后,市场上出现了与之相对应的预期概念股,有72家上市企业位列预期概念股的名单中。得益于科创板的推出,这72家上市企业中,有30家企业的股价上涨幅度达到了30%以上,有21家则超过了50%,甚至有3家的上涨幅度超过了100%。由此可见,科创板概念对相关企业股价的带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