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上市实战指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利好2:拟上市独角兽企业不再背井离乡

整体上讲,科创板在上市制度、交易制度等方面实现了创新,对科技创新企业有较强的包容性,有助于独角兽企业实现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市的愿望。

一、独角兽企业A股难上市

独角兽企业的简单定义是创办时间不长,但是估值能够达到10亿美元或以上的未上市企业。

这些年,国内越来越多的独角兽企业选择IPO(首次公开募股)上市,引起了投资者的关注。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独角兽企业实现IPO上市的有13家,其中有8家在纳斯达克上市,占比约为61.5%;有2家在纽交所上市,占比约为15.4%;有1家在港交所上市,占比约为7.7%;有1家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占比约为7.7%;有1家在创业板上市,占比约为7.7%。以上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赴境外市场上市的独角兽企业有11家,占比约为84.6%。

2019年之前,我国独角兽企业在A股上市的比例并不高,超过80%的独角兽企业选择了在美国或者中国香港上市。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3点:(1)企业无法满足A股市场的必须盈利才能上市的要求;(2)A股市场不支持同股不同权模式;(3)A股市场实行核准制,企业难以把控上市时间。

科创板制定的相关条款,能够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定的帮助,也有助于增加独角兽企业在A股上市的概率。

二、独角兽企业可以在科创板上市

接下来,本书从7个角度来分析科创板对独角兽企业释放的利好。

1.在服务对象上,独角兽企业符合要求

科创板的服务对象是“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也就是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目前,我国独角兽企业大多数是具有核心技术的创新企业,属于科创板的服务对象。

2.在时间把控上,注册制更加精准

根据《实施意见》要求,计划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其IPO审核权由上交所负责,证监会对其进行监督,并“在20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同意注册”。由此可见,科创板所实行的注册制,效率更高,让企业更容易把控上市时间。

3.在盈利要求上,支持未盈利企业上市

长期以来,许多高市值企业由于尚未盈利,只能止步A股市场,转投境外市场。《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中设定了5套上市标准,其中引入“市值”指标这一点尤为令人振奋。5套具有差异化的上市标准能够帮助那些已经掌握了核心技术或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具备良好发展潜力,但尚未盈利的科技创新企业顺利上市,而最符合这一特点的无疑是独角兽企业。

4.在企业制度上,同股不同权模式获得认可

科创板支持同股不同权企业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上市,这对于不想因上市而失去企业控制权的创始人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独角兽企业大多数为科技创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将大量资金投入研发与生产,为了获取发展所需资金,以股权换资金乃是行业惯例。为了避免因股权过度稀释而使创始人丧失控制权,采取同股不同权模式是企业最好的选择。但在以往的市场中,实施同股不同权的企业难以上市,而科创板的推出使得实施同股不同权的独角兽企业有了上市的机会。

5.在定价模式上,定价权交还市场

科创板取消了新股发行直接定价的规定,将定价权交还市场,并且建立了相应的询价、定价、配售机制,摆脱了资本市场新股发行市盈率不高于23倍的束缚。这样一来,独角兽企业的估值相对而言更加合理。

6.在股价涨跌幅度上,限制有所放宽

独角兽企业具有资金投入规模大、技术开发风险高的特点,很容易引起已上市企业股票价格的大幅波动,干扰人们对其价值的合理评估。《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交易特别规定》将科创板股票价格的涨跌幅限制放宽至20%,并且新股上市后的前5个交易日不设价格涨跌幅限制,这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独角兽企业合理价格的形成。

7.在退市制度上,要求更为严格

在退市制度上,科创板取消了暂停上市、恢复上市和重新上市等环节(1),要求更为严格。严格的退市制度能够有效提振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进而加强其对独角兽企业的投资力度;而获得更多投资的企业可以专心搞研发,努力将自身做大做强。

由此可见,科创板的推出有助于独角兽企业获得更为完善的上市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独角兽企业背井离乡现象的发生,在促进企业长久发展的同时,也将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提升我国资本市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