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4-22 16:44:18
封面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编辑委员会
总序
序
中文摘要
Abstract
舞鹤创作与现代台湾
引子 透过舞鹤眺望
第一章 微细的一线香
一 微细的一线香:未完成的家族史
二 身世辨析与精神探源
第二章 《逃兵二哥》:“戒严”体制与自由意识的生成
一 逃兵故事
二 舞鹤式“自由”及其血统
第三章 《调查:叙述》:伤痕、悲情及其解构
一 “二二八”与“解严”后的伤痕书写
二 《调查:叙述》:伤痕、悲情及其解构
第四章 “二二八”文学的文化政治
一 事件前后:动荡时代的先声与见证
二 一九五○—一九七○年代:寂静中的“回想”与“回响”
三 “解严”前后:伤痕意识的兴起与各方的言说
四 一九九○年代以来:记忆的异质纷呈与叙述的多向反省
余论:“二二八”文学与文化政治
第五章 《拾骨》:重返乡土
一 拾骨:狂欢与伤痛的现代化旅程
二 拾骨者,异乡人
三 庶民信仰与乡土文学精神的流转
四 从“线香”到“拾骨”——舞鹤乡土意识与叙事的转折点
第六章 《悲伤》:谁在守望 谁能抵抗
一 在淡水:“我心深处剖开马路”
二 从天而降、自海中生:“你”带来蛮荒之性
三 相遇疗养院:禁闭与治疗
四 复合之梦:返乡与漂流
五 余生:“努力做个无用的人”
第七章 《舞鹤淡水》:浪荡者手记
一 恋恋淡水
二 淡水“历劫”史
三 浪荡与修行
第八章 《余生》:回归祖灵乌托邦
一 尊严的两面
二 “出草”的两面
三 关于“出草”的诠释的政治
四 “达雅革命”与族群伤痕
五 原乡的崩坏与重建
六 姑娘溯溪,回归祖灵
七 余生悠悠
余论 舞鹤创作与现代台湾
一 孤独并生爱神与邪魔
二 异质的“本土”与另类的“另类”
细读六家:族群、左翼、文化更新与殖民现代性的意涵
异乡说书:旅台马华小说
一 马来西亚华人生存与书写的双重寓言:《开往中国的慢船》
二 早期马共史话:《黑鸦与太阳》
在台湾的后街与陈映真相遇
一 禁书之光,照进台湾历史的后街
二 作为镜子的美国,映照台湾“从属的心灵”
三 狱中记忆,连接“后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世界远处的信息:论郭松棻《论写作》
一 理想旺盛的岁月:世界的远处埋藏着意想不到的信息
二 丰饶的寻找:谁怀有别样的心思,谁就心甘情愿走进疯人院
三 爱的实现:妈,我的脑子病坏了……现在我幸福了
青春版《牡丹亭》的剧本改编
一 三条线索
二 删削了什么
三 生与旦
四 月落重生的哲学
还俗记——白先勇案头与舞台的另类大众化
一 尹雪艳与“文学性”
二 金大班的烟火气:从小说到电影
三 在地与还俗
四 戏园子里的小孩:俗的信仰
“克服黑暗”——论日据末期张文环与吕赫若对殖民地知识者道路的反省
一 张文环:总决算与乌托邦
二 吕赫若:以文学克服黑暗
三 决战到光复:克服黑暗的文学之路的断裂
附录1 舞鹤创作年表
附录2 莫那的疑问与感言
主要参考书目
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