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大迟的楼下就是地铁口,那里拐角的地方有几个分类广告的铁皮箱。他打开铁皮箱,取了一份免费的二手车销售广告册。近半个月来,他每天都会留意下那里是否有了新的广告。收集和研究信息是他必做的功课。
在地广人稀的加拿大,没有车就像没有腿。虽然有地铁,但是只覆盖了城市中心的有限区域。虽然在郊远地区也有公交,不过时常要等20分钟或者半个小时,在你望眼欲穿的绝望时刻,才会看到一辆巴士不紧不慢地款款而来。大迟每次等车都感觉自己是在车站浪费生命。遇到雨雪天,等车的情况就愈加悲惨。当初没有买车的原因是没有收入,不是必要的开支能省则省。现在有了工作,大迟下了决心,买车。
报纸和媒体每天都有汽车广告。大迟并不太在意,买新车要花费不少钱,毕竟预算有限。朋友圈里总是有建议:可以考虑一辆二手车啦,不贵的。曾因一同面试结识的朋友小武还给他展示了自己花三千元购买的一辆讴歌,虽然是8年的车龄,但是前任车主一直保养得很好。小武买来后开了半年多,啥问题没有。大迟也被说得心动了,本来北美二手车市场就很大。既然来这里,为啥不入乡随俗?再说二手车也不指望用多久,只要撑过一年,有了积蓄就可以考虑再买新车了。
今天的研究功课有收获,发现一款蓝色马自达5,五年车龄,报价只有3000元加税。这款车后备箱空间也不小,外出可以带不少东西,适合家用。大迟在众多售车图片中一眼就相中了它,于是拨通了广告上的联系电话。电话那头的销售自称侯赛因,查了下记录说车还在,没有卖掉。大迟心中一喜,然后问是否可以前去试车。“当然可以,不过你要尽快,通常广告出来一周内车子就销售出去了。”侯赛因说得很快。大迟听到电话那边又有电话铃声响起,于是不敢耽误,当下约定次日上午去看车。侯赛因随后把车行地址发短信过来。
车行地处大学和老机场之间,这里是个二手车交易市场,沿着一条街过去两边都是汽车销售公司和维修厂。按照地址,大迟很快就找到了车行。侯赛因正在鼓捣一辆马自达3,听到有人找,从车里钻出来,面带微笑地打招呼:“我就是侯赛因”。大迟刚一介绍自己,侯赛因立刻明白:“你要的车在后院,请跟我来。”
一看到车,大迟心里凉了一半。广告照片上明明是蓝色的车,这辆却是黑色。宣称的5年车龄,但是车身加油口和挡泥板都有明显的锈迹。座椅不仅有些破旧,而且有一大块污迹,不知道是油还是什么其他东西留下的。待到侯赛因把车子发动起来,大迟已经没有任何购买的意愿了。发动机的声音听起来就像一个又老又病的人不停地咳着,喘着。整个车身的铁皮随着发动机的声音都在抖动,仿佛随时都会散架。别说一年,大迟甚至担心它是否可以支撑过今年冬天。
侯赛因看到了大迟悻悻的脸色,急忙解释到“这里冬天道路都是撒盐的,所以几年下来车身都会有锈迹。”
“这是广告上的那款车么?这照片上是蓝色的啊?”
“的确是这辆车。”侯赛因听出了大迟的意思:“你如果不满意,看看我们新弄好的这辆马自达3如何?”侯赛因领着大迟回到他刚才摆弄的那辆车前。他踢了一脚轮胎:“你看,这是新换的雪地胎”。接着又打开了引擎盖。大迟看到发动机盖板是清洗过的,蓄电池也是新换的。“怎么样?”侯赛因发动起车子:“你一听这声音就知道,这辆车绝对比你刚才看的马自达5好。”
大迟思忖着,虽然马自达3曾经有过多起发动机半轴异响的案例,但这辆车似乎还行。从车况来看,这辆车的确更好。只是它后备箱太小。平时买个菜去个超市还行,如果搬运多点行李就不如马自达5了。
看到大迟犹豫,侯赛因开始现身说法:“我经销二手车很多年了,这样的车绝对值。如果我是你,都差不多的价格,我一定选择这辆车而不是那辆马自达5。”
这事情和预想的不太一样,虽然大迟心里的确赞同侯赛因,但是没有当下决定,回家后打了个电话给史建国,询问他的建议。史建国不愧是银行业务出身,问题直接问到点子上:“这辆车你打算开多久?折算下来开车的费用平摊到每年是多少?”。大迟按照史建国给出的思路一合计,这辆车只考虑用一年,马自达3的后备箱小不是啥大问题,毕竟搬运行李的事情罕见,可以将就。算上交易税和其它手续费,大概4000元以内就能搞定,还是可以控制在预算内的。于是,大迟又拨通了侯赛因的电话。电话那头的侯赛因听起来很兴奋:“你看,相信我没错的!”
大迟追问道“那这辆的价格呢?”
“放心吧,你明早过来,我保证一定有让你满意的价格。我可以帮你和经理再谈谈。”
大迟第二次来到车行已经熟门熟路。侯赛因早已准备好了文件,直接领他到经理办公室核算价格。寒暄两句后,经理开始翻弄那叠文件:“4400加税”。“什么?”大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以为4000元以内就可以搞定的”。
“哦,车你也已经看过了。我们全面检修过,新换的轮胎,而且有质检和排放报告。”经理毫不让步:“我们这里出售的车子都有一年的质量保证,一年内有问题随时可以来这里修理。”
“我们还附送这辆车维修和保险理赔的历史记录。”侯赛因在一边帮腔,“你自己去买这份报告也要花钱的。”
原以为是3000多元,至多不超过4000的车现在算上税直奔5000元去了。电话里信誓旦旦的侯赛因忽然改了立场,开始劝说大迟接受这个价格。大迟感觉自己被算计了,要么追加预算,要么两天来的功夫都白搭。
回家路上,大迟越想越不对劲。原本形象热情诚恳的侯赛因变得狡诈奸猾。在换乘站等车的时候,大迟看到了远处汽车交易中心的牌子。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去看看新车吧,大迟没有继续等待换乘,而是直接穿过马路,推开了福特4S店的大门。
接待大迟的是一个头发已经半秃的老头,自称艾比。艾比寒暄了几句就步入正题:想要什么车,什么用途,有怎样的预算。从前浏览过的广告忽然浮现在大迟的脑海:“前几个月看到福特有广告,全新的Escape每月280加元的员工价,这些天看不到了,不知道是否有了新的优惠”。
艾比微笑着回答:“这可是福特在北美卖的第二好的车。你说的优惠已经结束。不过,你相信我,我一定会有让你满意的价格”。
大迟觉得这番话有些耳熟,疑惑的问了一句:“第二好?那么第一好的车是什么?”
“F150,就是展厅里那辆皮卡。你需要的就是上下班代步,卡车对于你不适合。”艾比说着,拿出一张表格:“我们来看看汽车的配置。”
“需要天窗吗?”
“不需要。”
“真皮座椅呢?”
“不要。”
“电动座椅呢?”
“不要。”
“电加热座椅呢?要知道这里冬天很冷的”
“既然这么需要,电加热座椅不是标准配置吗?”
“标准配置是前排的座椅有电加热,后排座椅没有。你可以选择在后排座椅安装同样的电加热。”
“不要。”
“车载电子设备呢?GPS导航?音响设备?”
“都不要,”大迟解释说:“我觉得一辆车就是个工具,要能开,少出毛病,不能让人操心,三天两头修理它。”
艾比的脑门开始冒汗:“车的颜色呢?要普通漆还是金属漆?”
“我对颜色没有偏好。你们这里目前有库存的车是用什么漆?”大迟似乎找到了感觉,继续向艾比发问。
“是金属漆。”
“没有普通漆吗?”
“现在这里的仓库里没有,我可以从其它仓库里调运过来。”艾比这种凡事皆有可能的态度可不是白来的。“你要是急着要,我让仓库明天转运,你后天就可以拿到。不过要有1000元的额外运费。”
“金属漆和普通漆价格差别多少?”大迟继续问。
艾比翻看着手中的价格表:“是400元”。
“这个可以。”想到能尽快拿到车和不大的差价,大迟唯一选择了这项基本版之外的配置。
最后核算下价格,每月需要310元的分期付款。一年下来不到4000元,在预算内。而且因为是新车,有质量保证,一年后如果要换其它车,只要是福特品牌旗下的产品,可以随时解除合同。
大迟因为上班需要用车,比起每周去车行租车的成本,还是尽快买车合适,于是他马上同意成交。
“你是我最没有利润的顾客,如果再多几个你这样的顾客,我的经理就会建议我退休了。”艾比自嘲地说。
“是吗?如果考虑达成交易的时间成本,我可是你最好的顾客。”大迟笑着说。
接下来就是一堆文件处理,艾比的确是非常熟悉流程,指点大迟完成各种签字。尽管如此,等到大迟签好合同后拿着单据走出车行,外面已经是华灯初上了。
第二天一早,电话铃响了,大迟一看,是侯赛因。他拿起电话:“谢谢,我已经有自己的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