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辩:从把袁家满门抄斩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2章 啊——

“皇儿既然心中有数,母后就放心了。”

何太后这几天也彻底是想开了。

自己不过就是一个屠户之女,论出谋划策,远不是外朝那些朝臣们的对手。

甚至于在自己两位兄长离世之后,自己不曾被人软禁,尚且在这后宫当中还有些说话的份量,全都依靠着自己这位儿子在外朝周旋。

反正自己帮不上什么忙,那索性干脆就不要添乱了。

何太后轻声道:“不过皇儿还是要记得,你也姓刘。外朝的事,母后一个妇道人家不好插手,但还有刘姓宗室在,皇儿若是有需要联系什么人,母后可以帮忙。”

刘姓宗室?

说实话,要不是何太后不提这几个字,刘辩都要快忘掉这些人了。

毕竟在历史上,那几个分别派往各地的刘姓宗室,好像都没什么太大的本事。

唯一一个成才的,也就是汉皇后裔刘备了。

但问题在于现在的刘备咖位太小,在哪自己也不知道。

加上三位朝中重臣参录尚书事,自己若是贸然派人去寻刘备的踪迹,反倒是提前把刘备暴露在众人的视线当中了。

这对于现在跟脚孱弱的刘备来说,不是件好事。

至于其他的那几个有名有姓的宗室,无非就是刘焉刘虞和刘表了。

刘焉刘虞两个人,现在一个在益州,一个在幽州。

才能什么的暂且放在一边,光是这地理位置,就难以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至于刘表……

等等!

刘辩忽地想起自己前几天看奏章的时候,好像看到了刘表的上书。

刘表此时的身份,好像是北军中的步兵校尉?

按照规制,北军中的步兵校尉应该是驻守步兵营,掌管京师城门防卫的。

地位确实很重要。

当然在眼下这个时间节点,所谓的北军五校,实际的战斗力不提也罢。

实际的兵治什么的,更是一团糟。

不过刘表本身的强项也不在于治军。

这家伙的长项在于治书!

刘辩眼前一亮,顿时有了个新的主意。

“母后这么一说,儿臣确实想到了一位宗室,或可为儿臣臂膀。”刘辩道:“只是不好打草惊蛇,还需母后操劳。”

听到刘辩终于有事情需要自己来做了,大感找到自己用武之地的何太后,一脸的跃跃欲试。

“皇儿直说,需要母后做什么?”

“只需母后办上一场家宴,邀请洛阳城中所有的宗室前来。”

家宴……

何太后不由得思索了一阵,道:“这倒是不难,只是需寻找一个合适的说辞,皇儿放心便是,母后来解决这些。”

“何劳母后操心。”刘辩轻轻一笑道:“这说辞,皇儿刚刚已经为母后想好了。”

“皇儿有什么想法?”

……

“皇帝大婚?”

“回家主,不是大婚,是婚约。”

临晋侯府。

杨彪听着下人的回报,只感觉头大。

筹办翰林院和大学士的人选,已经搞得他心烦意乱,董卓那边参录上了尚书事以后也不消停,天天问自己要兵要粮。

现在这些事情还没解决。

小皇帝又开始办上家宴了。

当然,事也不是什么大事,皇帝召集自己的宗室们随便聚聚,吃口便饭,喝顿小酒,倒也影响不了什么。

甚至连筹办这次家宴的花销,都没管朝廷要。

杨彪更没有理由去说了。

不过这宫里面的眼线,所回报的消息,倒是耐人寻味。

小皇帝的婚约?

之前何太后当着众多朝臣的面派人把董卓喊走,这对于有心之人稍加打听,就大致能摸得清里面是什么道道。

毕竟这宫里面嘛,要思变思退的,大有人在。

所以小皇帝和董卓之间的那一纸婚约,对于这些洛阳城中的大族们来说,不算什么秘密。

但那毕竟只是一纸婚约,还未公之于众。

如今小皇帝借着这件事情将其在宗室内部公布,那就代表着小皇帝已经准备将这婚约,昭告天下了。

这在董卓即将领兵出征,讨伐袁家的时节,的的确确可以算是一步,安抚董卓的妙棋。

也能极大激励董卓麾下那些个西凉兵的士气。

但问题在于……

小皇帝的想法真有如此简单?

经历过章德殿奏对之后的杨彪,心中已经对刘辩这位小皇帝,多了三分惧意。

论手段,这明明还未及冠亲政的小皇帝,可比他那父亲还要高明。

杨彪抬手捏了捏自己的胡须,沉吟片刻之后,语气发狠地道:“吩咐下去,多派些人手,好生监视那些刘家人这段时间都在和谁接触,哪怕就是门口的乞丐,也要给我查的清楚。”

“每日来报!”

“喏。”

交代下去之后,杨彪便暂时将此事放了下。

小皇帝的动作虽然需要关注,但情况却也不是那么严重。

因为这其中最大的缘由就在于,留在洛阳的刘姓宗室人数并不多。

毕竟东汉皇帝短命,留给他们开枝散叶的时间几乎没多少。

否则,也不会有原属于河间王之系的灵帝即位了。

至于如今留在洛阳的,也就是鲁恭王之后的刘表,和河间王刘氏的一些成员在洛阳。

全加起来,甚至不足两手之数。

严格看守他们这段时间都在和谁交往足矣。

“回家主,还有一事。”

“何事?”

“最近这两天,那些士子们闹得似乎更凶了。”

啪!

那下人的话刚刚说完,就看到一件瓷杯落在自己眼前,伴随着清脆的声响,变成了一地碎片。

“真是疯了,这些人有完没完?有完没完!”

杨彪整个人都没绷住。

他感觉自己的头发都快竖起来了。

“翰林大学士选的是德高望重之辈,选的是学富五车之人,和他们那些个普通的读书人有什么关系!?”

“他们老师还没急呢,他们一个个先闹起来了!”

“成何体统,成何体统!!”

杨彪如今最烦心的就是这件事情。

毕竟他拿这些读书士子们,还真没什么办法。

堂堂经学大族入主朝政,反过来却要封士子们的口?

那可是要被天下的人戳脊梁骨的。

“家,家主……这一次士子们,闹得……不是翰林院的事。”

那下人也是头一次见杨彪发如此大的脾气,一时间连说话都有些结巴起来。

不过这话,也让正在气头上的杨彪顿时愣住。

不是翰林院的事?

“那是何事?”

“是关于宫中郎官征辟之事。”

“……”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