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辩:从把袁家满门抄斩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6章 以退为进

“怎会如此?怎会如此啊?”

章德殿外,丁宫急得直跺脚。

崔烈和杨彪两人虽然没有丁宫这般急躁,但脸色也没好到哪里去。

棋差一着。

本以为凭借御史死谏这一步棋,能逼小皇帝退步。

最次也应该能让小皇帝主动召见他们,从而让他们拿到主动权。

结果没想到,小皇帝直接把他们晾到了一边。

反而是召见了并州军主簿吕布进宫。

一开始他们也没当回事。

吕布毕竟只是一个军主簿,他上面还有丁原这个老上司。

但坏就坏在这里。

崔烈为求稳妥,亲自去找了丁原询问。

这不问不要紧,一问吓一跳。

丁原自己都说,他根本没能力制约吕布和其麾下的并州军。

杨彪听到这消息,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甚至想直接冲到丁原面前,揪着他的脖子,好好问问,他之前那个并州刺史是怎么当的。

堂堂并州刺史,连手底下的兵都管不了。

他还当个毛线的并州刺史!

回家种地去算了!

不过等到他慢慢冷静下来之后,一个更为险要的问题就摆在他的面前。

皇帝为什么要召见吕布?

如果丁原能制约住吕布还好,但现在已经得到了确切的消息,丁原根本没能力制约吕布和他手底下的并州军。

也就表示着吕布和他手底下的并州军,此刻是一支无主势力。

而要论法统性,皇帝两个字,天然占据着最大的优势。

尤其是在皇帝抢先所有人一步的情况下,先行召见吕布。

谁看了不头疼?

谁看了不得心惊胆战?

这样一支骁勇不亚于西凉军的外兵,突然被皇帝召见。

尤其是在他们刚刚用出了死谏这一招之后,完全可以想象得到,此刻的皇帝该是如何愤怒。

一个愤怒的皇帝,加上一支不受人约束管辖的精锐边军。

天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早知道就应该先把这只并州军收到手里,然后再谈论其他。

杨彪心中那叫一个懊悔。

可谁又能想的出来,堂堂并州刺史管不动自己手底下的人呢?

只能说千算万算,没算到队伍里有蠢猪在世。

“莫要着急,我相信皇帝还有着理智。”

“何况我们都走到这了,要是皇帝真对我们起了杀心,早就对我们动手了,何至于让我们活着走到这里?”

杨彪既是安慰着另外两人,也是在心中安慰着自己。

“话是这么说……”

丁宫刚想在发牢骚,结果话说到一半,就看见那走到极其魁梧的身影,从章德殿的殿门处走了出来。

这让他直接把嘴锁的严严实实。

但丁宫还是好奇地多嫖了这身影几眼。

身材高大魁梧不说,整个人精神焕发,神采奕奕的,毫不加以掩饰。

尤其是那体格子,丁宫感觉10个自己绑在一起,可能都不够这吕布一个人打。

如此猛将,怎么就便宜了小皇帝呢?

心中有此等想法的,不只是丁宫一人。

崔烈和杨彪在心中震撼之余,也都产生出了遗憾之感。

如此猛将要是能收归于自己,董卓区区一点西凉兵又算得了什么?

“陛下有旨,宣尚书令、太尉、御史中丞觐见——”

福禄站在章德殿殿门前,高声传旨。

听到这话,丁宫、崔烈和杨彪三人顿时收敛了心神。

此番他们不得皇帝召见,便亲自前来求见,已然是失去了先机主动。

但哪怕如此,死谏之策终究还是用成了。

他们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

等到三人都依次入了殿,目光所及的第一眼,便是躺在一根高大立柱旁边的陈翔。

此刻的陈翔已经面容毫无血色,嘴唇发青,旁边几个御医在那里摇头叹气。

这小皇帝是真能忍。

杨彪瞳孔微缩。

就这么把尸体一直放着,等他们来,甚至连个白布都不给人家盖。

摆明了,这小皇帝要跟他们死磕到底。

不好相与……

“臣太尉崔烈/御史中丞杨彪/尚书令丁……丁宫,参见陛下,陛下万安。”

三人朝着刘辩揖礼。

“三位爱卿免礼。”刘辩面无表情地抬手,“三位爱卿来得正好,朕刚刚召见了并州军军主簿吕布,此人于并州剿灭盗匪,扫平匈奴,功勋卓著。”

“朕以为,其人为我大汉立下如此汗马功劳,理应重赏。”

“朕欲擢吕布为后将军,并依次赏其麾下立功之人,三位爱卿以为如何?”

崔烈三人闻听此话,不由得对视一眼。

刘辩上来什么话都没说,直接把要封赏吕布的事情先提出来了,便已然说明这就是小皇帝的底线。

若是他们连小皇帝这条底线都不答应,往后的事情根本就没有谈的必要。

不光陈翔有可能是白死。

甚至他们几个搞不好也要死在这里。

“陛下圣恩浩荡,臣无异议。”杨彪率先开口。

“臣也无异议。”

“臣附议!”

看到这三个老东西还算识相,刘辩心中稍稍松了口气。

毕竟眼下内忧外患,甚至往后两年还有各种各样的流民起义。

洛阳经不起太大的折腾了。

否则便是个两败俱伤的局面。

“如此便好,尚书台一会便下去拟旨吧。”

“臣领旨。”丁宫再拜。

刘辩不动声色地道:“三位爱卿今日前来,不知是有何要事要与朕说啊。”

开始了!

丁宫感觉自己的心脏,都好似被人紧紧握住了一样。

揪的生疼。

咚!

杨彪径直跪下,高呼道:“臣御下不严,特地向陛下请罪!”

“御史台属官陈翔狂悖犯上,实乃臣督责不严,教化失道所致。”

“臣执掌兰台三载,竟使忠鲠之士行此激烈之举,既负圣主简拔之恩,亦违'谏有五诤'之训。”

“伏望陛下削臣簪绂,付廷尉论罪,以正宪纲。”

“然臣斗胆陈情,彼御史虽触犯天颜,其心实为社稷计,若蒙陛下垂悯,乞赐骸骨归乡之日,愿以身代受斧钺之诛。”

此言一出,整座大殿寂静的针落可闻。

以退为进!

说白了,杨彪的意思很简单,陈翔确实有罪,但罪不在其所说的内容,而是在其做事的方式太过狂悖。

不过陈翔人都死了,你作为皇帝跟一个死人计较不太合适,所以你不能再去惩罚陈翔。

有什么事情奔着我来。

当然,陈翔说出去的那些具体内容是没问题的。

你皇帝也可以不遵守,但下次会不会再有御史死谏,那就不一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