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整体观下的失眠诊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绪论 名医之路

黄韬,女,1963年出生,医学硕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名老中医、闵行区名老中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第一、二届中国睡眠研究会中医睡眠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三十余年,擅长中医治疗以失眠为主症的亚健康状态、血液疾病(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瘤)及肿瘤相关性失眠。

黄韬1986年7月本科毕业于南昌大学医学院医疗系。1990年攻读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师从上海市名中医黄振翘教授,经过三年的理论学习、临床跟诊、科研探究,对中医基础理论体系逐渐了解和掌握。通过研读诸多中医大家对中医理论的解惑,加上跟师临证,逐步对中医“天人合一”“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有了一定的感悟。毕业论文获上海中医药大学“李月卿女士”优秀论文奖。1993年7月获得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内科硕士学位。

1993年研究生毕业后,黄韬在岳阳医院血液科工作。从1993年8月至2000年1月,先后担任血液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在此期间,学术上得到黄振翘教授和周永明主任的指导,参与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补肾泻肝方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主持完成上海市卫健委课题《益髓解毒方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造血干细胞治疗反应性的体外研究》、校级课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CD34细胞对中医药不同治疗方法的反应性研究》。黄韬主任专注于血液病整体“证”的把握,认为血液病病机是本虚标实,以脾肾阳(气)虚、精血不足为本,阴火相火为标,痰、饮、瘀、毒、湿为病理产物,以益精填髓、寒温并用、散收结合的思想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解除了患者的痛苦。同时,黄韬对血液病患者常见的失眠、多汗症状的辨证分析和治疗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自1999年开始,黄韬以门诊工作为主,有机会接触大量患者。2001年征得医院医务科和科室同意,开设“失眠专科”。经徐建引荐跟随全国名老中医王翘楚学习。王老在治疗失眠时运用“天人合一”“整体观念”及“从肝论治”的理论,给了黄韬很多启迪。之后,黄韬又师承上海市名中医徐敏华,对辨证论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2012年黄韬体检时发现胸腺癌,行手术治疗,术后化疗一次,但出现粒细胞缺乏,畏寒甚,夜不能寐。黄韬结合自身学识,分析中西医诊疗思路,决定放弃化疗,只维持放疗,并根据自己的病情服用中药。根据辨证,以李杲的脾胃论为基础,运用斑龙丸、神圣复气汤等为主方加减治疗近五年,睡眠逐步好转,体检各项指标恢复正常。二十年来,黄韬从他人和自身的失眠治疗中不断思考、总结,对失眠的治疗经历了从脏腑辨证到对阴阳、气机、燥结辨证,疗效不断提高,失眠专科影响力不断扩大。

失眠患者常伴有耳鸣、多汗等兼症,在长期的积累中,黄韬对此也有独到的治疗经验。2006年作为主要人员参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鸣联合门诊的创建,2015年开设了全国首个汗病门诊。

黄韬秉持“大医精诚”“医者仁心”的原则,对待患者和蔼可亲、认真负责、一视同仁,其工作态度和治疗效果得到患者的高度认可,相关病患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门诊患者络绎不绝。

黄韬主任先后师从上海市名中医黄振翘、全国名老中医王翘楚、上海市名中医徐敏华。黄老的泻肝法,王老的从肝论治法,徐老的宁心安神定志法对黄韬治疗失眠的影响深刻。

黄振翘,1936年生,江苏吴江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黄振翘师从著名老中医李应昌、吴翰香,创建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血液科,擅长中医药治疗血液病和内科疑难杂病,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液肿瘤的治疗尤具特色。研制出补肾生血合剂、生血灵、造血再生片、定清片等中药制剂十余种,提出“脾肾精气内虚,必有邪毒伏火”的中医血液病发病观,确立了“肝脾肾同治,气血火并调”的血液病辨证论治核心学术思想。黄振翘运用“健脾益肾、泻火宁络”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运用“补肾”和“泻肝”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王翘楚,1927年生,江苏海安人,主任医师、教授,全国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医神志病睡眠疾病优势专科创始人、学术带头人,中医睡眠疾病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医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王翘楚师从江苏南通名医陈树森(孟河学派马寿民弟子),对失眠治疗有丰富临床经验,对失眠诊治取得了卓越的成果。20世纪90年代初,王翘楚在上海市中医医院成立中医失眠症专科,1995年成立中医失眠症医疗协作中心,2005年成立中医睡眠疾病研究所,2006年成立上海市中医睡眠疾病优势专科,2008年担任中国睡眠研究会中医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开发出落花安神合剂和颗粒、花丹安神合剂、解郁Ⅱ号等助眠制剂,编写《失眠症中医诊疗指南》《抑郁症和焦虑症临床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失眠症“治未病”康复预防十二讲》等相关书籍。王翘楚崇尚“天人相应”和“人与天地同纪”,提出“脑主神明,肝主情志,心主血脉”,创立“五脏皆有不寐”理论,主张“从肝论治”法。王翘楚认为五脏皆可引起不寐,但以肝为中心,治疗以平肝、疏肝、清肝或养肝为主药,再按不同脏腑疾病兼证加减。王翘楚认为失眠症应重视预防,尊重自然,合理作息,早睡早起,体脑并用,劳逸结合,形神兼聚,精神乃治。王翘楚认为失眠症有体质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疾病因素、环境因素、药物因素5大发病因素,擅长用柴胡龙牡汤、疏肝和胃方、解郁熄风汤等治疗失眠。

徐敏华,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脑卒中特色专科学术带头人,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顾问,原上海中医药大学近代中医流派临床传承中心办公室主任。徐敏华是中西汇通派姜春华的弟子,擅长治疗中医内科、妇科各种疑难杂症。徐敏华临证五十余年,针对疑难病错综复杂的病机,善用“大方复法”治疗,屡起沉疴。对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肺心病等引起的心律失常,强调宁心安神和五脏并治,应着眼整体,揣度阴阳,调节气血。徐敏华认为心不藏神、肝不藏魂,发为心悸怔忡,故在补益心气、调整心阴心阳的同时,施以宁心安神定志之法让心安宁,常用药物有炒酸枣仁、茯神、石菖蒲、远志。徐敏华还强调顾护脾胃,采用益气行瘀、运脾和中法标本兼治。徐敏华认为中风恢复期治疗要标本虚实兼顾,升清降浊是关键,可平肝通腑兼顾调补脾肾,活血祛风与化痰开窍通络并用。

黄韬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8名,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在各类网站发表科普文章50余篇,参编专著《中医血液病学》《膏方别裁》。主持和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上海市卫健委课题4项,院级课题1项,先后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上海市卫健委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年在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开设失眠专科门诊,2006年参与了医院耳鸣联合门诊的中医诊疗工作,2015年开设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汗病专科门诊。2021年4月成立“黄韬闵行区名老中医工作室”“闵行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黄韬流派传承工作室”。2021年获得“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名老中医”称号。

黄韬提出肝郁脾虚为失眠的主要病机,“燥”和“气机失调”在失眠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认为“补中气、开燥结、调气机”是中医治疗失眠关键所在,结合“肾开窍于耳”“上气不足则脑转耳鸣”“汗为心液”“阳加于阴谓之汗”等经典理论,临床以补中、开燥、调气、安神为思路,结合心理疏导治疗以失眠为主症的亚健康状态(头晕、耳鸣、多汗、口疮、乏力等),以温阳、开燥、调气结合化痰(湿饮)、祛瘀、解毒治疗肿瘤相关性失眠,结合针灸、穴位敷贴、揿针、拔罐等中医适宜技术,患者满意度较高,社会影响力较广。

(杜晓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