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权倾朝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9.科举之念

午后,张恪独自坐在作坊后的小院里,暖阳洒在身上,他却无心享受这份惬意。眼前是堆积如山的账本,记录着布料生意蒸蒸日上的营收,可他的眼神却满是迷茫与思索。随着财富的不断积累,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破旧的茅屋早已换成宽敞的宅院,家中奴仆成群,往来皆为富商巨贾。

然而,一次偶然的经历,彻底改变了他对未来的规划。那是在一次应酬中,一位当地的权贵也出席了宴会。宴会上,众人对这位权贵毕恭毕敬,言听计从,而他只需一个眼神、一句话,就能决定许多人的命运。张恪虽身为颇有名气的商人,带着精心准备的厚礼,试图与权贵攀谈,却被对方轻蔑地敷衍。那一刻,权贵眼中的不屑和周围人对他的态度,像一把利刃刺痛了张恪的心。他深刻地意识到,在这个封建等级森严的社会里,商人即便富甲一方,也难以摆脱被轻视的命运,没有权力,财富不过是无根之萍。

夜深人静,张恪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他想起这些年在生意场上的摸爬滚打,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面对官场的种种规则和势力,自己却毫无还手之力。那些官员们一个政令,就能让他的生意面临困境;一个小小的刁难,就能让他辛苦积累的财富付诸东流。他不甘心就这样被命运摆布,决心要改变自己的地位和命运。

经过深思熟虑,张恪决定投身科举。他深知,科举之路布满荆棘,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学习枯燥而艰难,竞争更是异常激烈。但他没有丝毫退缩之意,心中的信念如熊熊烈火燃烧。他毅然聘请了当地最有名望的教书先生,这位先生学富五车,对科举考试的要点和技巧了如指掌。

同时,他将作坊的管理工作郑重地托付给了赵虎和孙强。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作坊里,张恪把赵虎和孙强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说:“兄弟们,这些年咱们一起打拼,才有了今天的局面。现在我要一心准备科举,作坊就全靠你们俩了。”赵虎拍着胸脯保证:“张恪,你放心去考,作坊的事我们一定办好,等你高中回来,咱们再一起大干一场!”孙强也在一旁点头附和。

从那以后,张恪过上了与书本为伴的日子。每天天还未亮,他就伴着微弱的烛光诵读经典;夜晚,万籁俱寂,他仍在灯下奋笔疾书,反复练习八股文。遇到不懂的问题,他便虚心向教书先生请教。在学习的过程中,他深刻体会到了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越发坚定了通过科举进入官场,实现自己抱负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