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权倾朝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10.文人之交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张恪像往常一样,在庭院中诵读四书五经,试图在这朗朗书声中更深入地理解圣贤之道,为即将到来的科举考试做准备。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清脆的敲门声,他放下手中的书卷,起身前去开门。

只见一位身着月白色长袍的年轻公子站在门口,手持一把绘有墨竹的折扇,气质儒雅,面带微笑。此人正是李贤,他与张恪因科举备考相识,两人都对学问有着浓厚的兴趣,虽出身背景不同,却一见如故,常在一起交流切磋。

“张兄,今日天气正好,我特来寻你,一同去村外的翠柳亭畅谈一番,不知你意下如何?”李贤笑着说道,眼中满是期待。

张恪欣然应允,两人并肩向村外走去。一路上,微风拂面,路边的野花肆意绽放,散发着阵阵芬芳。他们谈论着近期读书的感悟,从《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治学方法,到《孟子》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治国理念,你来我往,各抒己见。

不多时,他们来到了翠柳亭。亭子四周垂柳依依,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舞,仿佛是大自然舞动的裙摆。亭中石桌上,张恪早已吩咐家人备好香茗。两人相对而坐,张恪为李贤斟上一杯茶,热气袅袅升腾,茶香四溢。

李贤轻轻抿了一口茶,放下茶杯,缓缓说道:“张兄,我近日所作一首诗,还望你能品鉴一二。”说罢,他清了清嗓子,吟诵起来:“青山隐隐水迢迢,古寺钟声韵自遥。落叶飘飞秋意起,孤舟独钓暮江潮。”

张恪听后,不禁拍手称赞:“李兄此诗,意境清幽深远,用词精妙,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又蕴含着一种超脱尘世的悠然心境,实乃佳作。尤其是‘孤舟独钓暮江潮’一句,让我想起了古人的那份豁达与洒脱,妙哉妙哉!”

李贤微笑着摆摆手:“张兄过奖了,倒是张兄虽从商出身,却对诗词有如此深刻的见解,令李某佩服不已。我听闻张兄曾游历四方,见识广博,想必有许多新奇之事,能否与我分享一二?”

张恪笑着点头,便向李贤讲述起自己在布料生意中的经历,从最初发现商机的欣喜,到组建作坊时的艰辛,再到开拓市场过程中的种种挑战与机遇。李贤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出一些问题,对张恪的商业头脑和坚韧毅力赞叹不已。

随后,话题又转到了科举考试上。李贤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张兄,科举之路艰难险阻,竞争激烈,我虽饱读诗书,却仍担心自己不能脱颖而出。”

张恪拍了拍李贤的肩膀,鼓励道:“李兄不必忧虑,以你的才华,定能高中。我们只需潜心备考,掌握考试要点,再加上平日里积累的学识,定能在考场上发挥出最佳水平。”

接着,张恪又分享了自己从一些官场人士那里了解到的科举内幕和注意事项,以及自己总结的备考方法。李贤听得频频点头,心中豁然开朗,感激地说:“张兄,多亏有你,你的这些经验对我来说犹如醍醐灌顶,让我受益匪浅。”

不知不觉,夕阳西下,天边被染成了一片绚丽的橙红色。两人意犹未尽,但也只好起身返回。在回去的路上,他们约定以后要更加勤奋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迎接科举考试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