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7章 关门做事 云山雾罩
对于杨和的这一番话,万宗昌听起来只觉得云山雾罩,晦涩至极,但混迹庙堂几十年的他也勉强能明白,别看皇上现在住在深宫里毫无威胁,但是只要皇上的心腹带着圣旨出了京师,这天底下愿意为天子效忠甚至效死的封疆大吏绝不在少数,所以要跟着杨督为朝廷上的周相帮忙,以坐稳这来之不易的生活。
毕竟,四百年大汉,走过了多少的风雨啊。
不等万宗昌感慨,杨和说道:“宗昌,现在咱们有几件事情要办,第一,你立即以晋阳总兵的名义草拟文书,派人通知徐武昭的武山大营,贺隆臣的西平大营,毕竟你才是他们名正言顺的上司;告诉他们,何谋全擅自处决朝廷命官,滥杀无辜,兴兵夺权,动向不明,恐有不测之危;没有晋州刺史府、五边总督、晋阳总兵府的文书,不可出战、调动,也决不可放何谋全进营,否则你侄万成策的今天便是他们的明天!”
“下官即刻去办!”万宗昌点头,准备回总兵衙门签发军令,正准备出门时却转头问道:“对了,郦郡的洪承武呢?怎么办?“
杨和面露难色,道:“本督也正为这事忧虑,此人进士出身。虽有些才干,却刚愎自用,在朝中,既不站徐太岳,也不站周相的队,没什么后台;不过越是这样的人,越有可能出乱子。洪承武手下足足有一万二的精锐,加上其他辅兵,合共有两万余人马,所以你最好亲自去郦郡坐镇,防止何谋全蛊惑军心,毕竟,没有正当理由和战事,你这个晋阳总兵,他名义上的上司也不一定能调得动他。”
万宗昌点头,“属下中午就出发,晋阳到郦郡只有两百里路,晚上就能赶到。”
“嗯。”杨和又说道:“还有就是,通知完武山、西平大营后,再以晋阳总兵府的名义调贺隆臣的故西军主力到晋阳,在威风营三里外扎营。”
“这是为何?”万宗昌不解道。
杨和冷笑,解释道:“距离威风营这么近,而且还是故西军主力,何谋全他忍得住?看看他敢不敢把威风营的本事再使到故西军大营去。只要他敢去,不管什么动机,本督都要将他在故西军中立即正法!”
“妙啊!”万总昌森然道:“只要他去了,咱们就可以说他又要擅自处决贺隆臣,毕竟他杀了我侄子的事就摆在眼前,我们只要先下手为强,弄死他,闹到皇上那也不怕!毕竟他又没进晋阳,咱们也没看过圣旨,怎么知道他代天巡边,还有专断之权?”
“他能不分青红皂白杀了万成策,本督也敢颠倒黑白做掉他。管他什么理由,只要进了贺隆臣的大营,他就是要杀贺隆臣!到时候杀了他,折子上怎么写是本督说了算!钦差大人偶感风寒病亡?被流寇袭击车架?呵呵……”
两人又商议了一会儿,万宗昌才告辞,然后去办事了;杨和随即以晋阳刺史、五边总督的名义向晋阳四大营下达军令,要他们原地驻守,无本督手令不得调动,放何谋全进营;只不过,如今的四大营,威风营已经易主了,实际上是向晋阳本部大营、陷阵营、武功营三营下达的。
如今,杨和想得很明白,很清楚,威风营易手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现在这个条件要想派兵去攻打威风军也是不现实的。威风营一万多精锐,要想剿灭,得多少人?而且就算剿灭了,也不一定抓得住何谋全,听说他身边有个阉人保护。
还有就是,杨和也没这个胆子去打威风营,毕竟再怎么说,何谋全现在是统领着官军,自己要是打过去,自家人打自家人,就犯了军中忌讳,容易激起众怒;到时候云中军、北疆军、武陵军、关平军肯定会趁机参自己几本,那时候,周延益都保不住自己!
因为自家人打自家人的以前有过,南边有个刺史所在的州闹了饥荒,结果这刺史就带着兵越过别人的防区跑去抢劫睢镇节度使管辖的运河,两伙人打了起来,死了好几千人,最后那刺史被流放到了蓬莱海外,睢镇节度使除职,贬为庐州司马,其他被牵连罢官贬职的官员多达八十四人,这便是永朔年间著名的“劫河案”。
劫河案发生时,正是杨和出仕的第一年,所以他印象尤其深刻……
也正是因为这样,杨和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请君入瓮,诱杀何谋全。
往常摩肩接踵的朱雀大街显得异常空旷,连行人都稀疏得很,偶尔有那么一两个人,也是行色匆匆,裹紧了衣服赶紧回家去;大汉帝国的心脏位于帝国辽阔国土的北边,临近长城,此时的京师相比于南边赤日炎炎似火烧的仲夏,却显得异常至极。
到今天,算起来的话已经连续下了六天大雪;城内城外积雪数尺,好多井水都被冻住了。京兆尹附近几个县受灾的百姓多达二十余万,老百姓们拖家带口,在雪夜中涌入京兆尹。
坊间的老百姓都传言说,这是因为朝廷出了妖孽,在人间兴风作浪,所以上天才会降下灾祸惩罚;不过也有人不信,说这是因为天子失德,神明震怒,如果皇上颁布罪己诏,并于太庙献祭,上天也许就不会下雪了。
但相比于连日大雪,最让老百姓们害怕的是打仗,听说北边长城外吃人的鞑子已经越过长城,杀向京师来了。
太极殿原本空旷的大殿内站满了官员,各级文武、皇亲国戚、功臣勋贵满聚一堂,足足五百余人;随便扔一个出去,都是地动山摇的人物。然而这么人站在大殿里,大殿里却异常安静,根本没人说话。
高台上的金龙椅上斜倚着一位丰神如玉、贵气逼人、不怒自威的年轻少年,他头戴平天冠,身着大红衮服龙袍,两鬓留了一绺长发,除此之外,再无任何多余的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