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服务化供应链服务模式研究:基于权力结构的视角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产品服务化供应链的研究综述

在服务型制造背景下,企业提供给顾客的不仅有产品,还有基于产品的服务,传统的产品供应链也逐渐向产品服务化供应链转变。产品服务化供应链是服务型制造模式下运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对产品服务化供应链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一、产品服务化供应链的概念

产品是有形的,指能够提供给顾客、被顾客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顾客某种需求的物品。服务是无形的,是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而产生的结果,具有不可感知性、不可分离性、差异性、不可存储性等特性。而产品服务化是制造企业由以制造产品为中心转变为以基于产品的服务为中心的价值创造模式。

Vandermerwe和Rada(1988)认为服务化是由单纯的产品经过产品和附加服务再向产品、服务、服务支持、知识所组成的产品服务包转变的经营模式。

Johnson等(2008)(6)首先提出了“产品服务化供应链”的定义,指出产品服务化供应链贯穿于最初的供应商到最终客户的信息、流程、能力、产品、服务和资金等管理过程,是产品供应链和服务供应链的混合供应链,服务流成为产品服务化供应链中新的流程,并将其与传统的产品供应链进行了比较,给出了产品服务化供应链的运作流程和结构。

郭福利(2011)(7)提出产品服务化供应链是通过对物流、价值流、服务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控制,由制造资源和服务能力的投入开始,围绕核心企业,经过客户参与以及各成员企业间的相互合作,把产品服务系统交付给客户的,将供应商、分包商、集成商和客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

从以上对产品服务化供应链的定义描述可以看出,与传统的产品供应链相比,产品服务化供应链中增加了一个服务流,为顾客既提供产品又提供服务,是产品供应链与服务供应链的混合模式。

二、产品服务化供应链的相关研究

随着服务型制造研究的不断深入,产品服务化供应链也得到了学者的关注。目前对产品服务化供应链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服务与产品的融合关系及产品服务化供应链企业成员关系、运作模式、协调机制和激励机制等,见表1-3。

表1-3 产品服务化供应链的相关研究汇总

在服务与产品的融合关系研究方面,Slack(2005)研究了服务与产品的融合程度,并将其分为长度和宽度两个维度,长度表示为客户提供服务的企业数,宽度表示服务的客户数量。

Baines(2009)强调在产品与服务融合下,供应链的系统集成商将上游企业制造和服务资源进行整合来为客户提供产品服务。

在供应链企业成员关系方面,Schmenner(2009)指出服务型制造模式下供应链中的集成商加强了对下游营销渠道的控制,直接面对客户。

Lockett(2011)提出,目前服务型制造模式下供应链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系统集成商与下游客户的关系方面,而对上游企业与系统集成商的关系的研究并不多,上游企业在产品服务系统创造和传递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与系统集成商建立更好的合作将会提升竞争优势。

宋高歌等(2007)根据产品服务系统中供应商责任延伸的程度来划分供应商的类型,并建立了契约结构与供应商责任延伸的匹配模型。

Finne等(2013)研究了产品服务化供应链由集成商、终端用户和子系统提供商构成的三元结构,子系统供应商在丧失了与终端顾客联系的情况下实施服务化,通过和集成商建立不同的合作与终端顾客建立联系,子系统提供商的最终目的是越过集成商,直接与顾客建立联系,进而使控制权向子系统供应商转移。

对产品服务化供应链的运作模式、协调机制和激励机制的研究方面,陈菊红等(2010)将产品供应链和服务供应链的运作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产品服务化供应链的运作模型及流程。

郭福利(2011)研究了产品服务化供应链的协调机制,从营销层面和运作层面提出了产品服务化供应链的协调机制。

和征等(2014)分析了产品服务化供应链的信息不对称及信息共享的重要性,建立了顾客参与服务的信息共享的激励机制。

姚树俊等(2013)考虑到产品服务需求具有动态性和非线性等特征,建立了基于排队优化模型的产品服务能力定价和协调模型,并给出了协调对策。

刘会珍(2013)在产品供应链和服务供应链运作模式的基础上,研究了产品服务化供应链的运作模式,并分析了四种不同权力结构下的定价策略。

詹宇铎(2011)分析了产品服务系统的特性,并对产品服务系统的规划、配置和销售三个阶段的收益管理进行了分析。

由以上文献可以看出,学者们对产品服务化供应链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主要集中在概念、服务与产品的融合关系、运作流程、供应链的协调等方面,对产品服务化供应链的研究还不够系统,特别是对产品服务化供应链的渠道选择和服务提供模式的研究几乎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