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
1.3.1 大赛简介
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简称“三创赛”)是激发大学生兴趣与潜能,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创业能力以及团队协同实战精神的学科性竞赛。2009年,教育部委托教育部高校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了首届“三创赛”全国性在校大学生学科竞赛。
“三创赛”的宗旨是学科引领、知行合一、敢想敢干、勇立潮头,大赛的目的是强化创新意识、引导创意思维、锻炼创业能力、倡导团队精神。从2009年开始,以“创新,创意,创业”为主题的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赛”,营造出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大学生实训实战氛围。大学生通过竞赛挑战企业需求项目,激励创意、创新、创业热情,建立高校教育教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桥梁。
2009年至2020年,“三创赛”共成功举办了10届。参赛团队从首届的1 500多支、第二届的3 800多支,迅速增加到第十届的65 000多支。随着“三创赛”的规模越来越大,影响力越来越强,已经被全国广大高校接受,已经成长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外实践创新活动,已成为颇具影响力的全国性创新创业学科竞赛。10多年来,“三创赛”也得到了教育部、商务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商务厅(局)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获得了许多知名企业、新闻媒体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社会上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强烈带动了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活动,明显促进了各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3.2 参赛要求
1. 大赛选题与参赛作品
2021年第十一届“三创赛”提倡选题多元化,鼓励学生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和创业能力的提高,题目可以来自企业或行业,也可以由参赛团队自拟。2020年第十届“三创赛”倡导10个方面的电子商务选题,分别是三农电子商务、工业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物流、互联网金融、移动电子商务、旅游电子商务、校园电子商务、电商抗疫及其他类电子商务,参赛队伍应该围绕大赛主题给出具体题目参加竞赛。
参赛作品必须是参赛团队的原创作品,且首次参赛或公开发表。如果该作品已经参加过其他比赛,必须列出比赛名称,并在满足下列条件时方可参赛:参加本次比赛前对原参赛作品已经做了再创新;团队参赛时必须将原参赛作品作为附件提交,并对在原参赛作品基础上进行迭代创新的主要内容给予明确的说明。
参赛队伍应在比赛开始前10个工作日,在大赛官网上传参赛作品摘要,摘要内容须包括:项目背景、意义、主要内容、成果及其在创新、创意和创业3方面的标志性内容,限制在100字以上300字以内。
2. 参赛选手及团队
参赛选手须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普通高等学校的在校大学生,经所在学校教务处等机构审核通过后方具备参赛资格。高校教师既可以作为学生队的指导老师也可以作为师生混合队的队长或队员参赛,但教师总数不能超过学生总数。
参赛选手每人每年只能参加一个团队的竞赛,参赛队成员应包括3~5名学生,其中1名为队长;0~2名高校指导老师,0~2名企业指导老师。
参赛队伍分两种。一种是学生队,队长和队员应全部为全日制在校学生;另一种是师生混合队,队长必须为教师,但队员中学生数量必须多于教师。团队成员组合提倡合理分工,学科交叉,优势互补。竞赛可以跨校组队,以队长所在学校为报名学校。
1.3.3 大赛流程
“三创赛”采用“三级两轮”赛制,即分为校级选拔赛、省级选拔赛、全国总决赛(以下分别简称“校赛”“省级赛”“国赛”)三个层级和阶段,每级竞赛均包括小组赛和终极赛,各小组第一名进入本级终极赛。竞赛优秀的团队依次晋级获得高一级参赛资格,不能跨级参赛。
校级选拔赛由高校组建的校赛组委会按照校赛计划书,在校赛截止日期前,参照竞赛规则和评分表,完成校内竞赛。
省级选拔赛由省级赛组委会在规定时间内,下达各高校参加省级赛的指标数,参赛高校以校赛团队得分由高到低进行推荐,最多不超过15支。通过封闭式的分组赛和开放式的终极赛,决出省级竞赛成绩与名次。全国省级赛结束后,“三创赛”竞赛组委会按规则分配各省级赛参加国赛的团队指标数,省级赛组委会以省级赛的获奖成绩得分数从高到低推荐参加国赛的团队,每个学校参加国赛的团队数不超过5支。省级赛承办单位将参加国赛现场赛的团队相关信息与资料提交至大赛组委会。
国赛组委会在规定时间内,按照竞赛规则和评分表,以封闭式竞赛进行分组赛,以开放式竞赛开展最终名次全国总决赛,并将竞赛成绩及作品上报大赛组委会秘书处审查通过和官网公示。全国电子商务产教融合创新联盟在全国总决赛公示完成后5天向全国总决赛获奖队伍发放证书(电子版),并在官网上予以确认。
1.3.4 组织机构
从2009年到2019年,“三创赛”一直由教育部主管、教育部高校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2020年,第十届“三创赛”的主办单位由教育部高校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转变为全国电子商务产教融合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主办。三级赛事由相关高校申请承办,高校需向竞赛组委会提出申请并确认后,方可获得各级竞赛承办资格。校赛由教育部批准成立的高等学校承办,有关学校向大赛秘书处提出申请,经其确认后获得校赛举办资格;省级赛承办单位由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的高校自荐或他荐,竞赛组委会批准;希望承办国赛的单位向“三创赛”竞赛组委会提出书面申请与承诺,组委会派专家实地考察和研究确认后,获得国赛承办资格。
竞赛设立全国竞赛组织委员会、企业家指导团和高校教师指导团,并根据三级赛制,分别设立各级竞赛组织机构,保证大赛的科学、规范、高效进行。
全国竞赛组织委员会(简称“大赛竞组委”)负责全国三级赛事及其关联协同的规则制定和实施过程管理、三级赛事的指导、督促和总结等工作,对内向联盟负责,对外向指导单位、冠名单位、协办单位和赞助单位负责,并指导国赛、省级赛、校赛承办单位和合作单位的工作。大赛竞组委委员原则上由电子商务专业领域知名学者、专家、企业家等担任。企业家指导团和高校教师指导团在大赛竞组委领导下,负责对大赛的组织和实施过程进行指导,参加对三级赛事参赛团队的指导和评价等工作。大赛竞组委设置秘书处,具体负责大赛的策划、组织、指导、实施、服务和管理等工作。
在大赛竞组委的指导和监督下,校赛、省赛、国赛的承办单位,分别组建校级选拔赛组织委员会(简称“校赛组委会”)、省级选拔赛组织委员会(简称“省级赛组委会”)和全国总决赛组织委员会(简称“国赛组委会”),负责落实各级赛场、赛事、后勤保障等工作。省级赛组委会负责组建本级赛事的仲裁组、纪检组、评委组;大赛竞组委在国赛中组建纪检组、仲裁组以及法律顾问。纪检组负责参赛团队及作品与评委现场工作的合规性检查,并按规则给予记录和处理;仲裁组负责解决比赛过程中出现的各类争议问题(记录仲裁内容和仲裁结论);法律顾问主要负责赛事相关法律方面问题的咨询和诉讼工作并向大赛竞组委负责。每个评委组组长负责本组评审的总体把关,针对评审过程中或结束后出现的矛盾和争议,组织本组专家予以协商,提出解决意见或建议。
1.3.5 奖项设置
校赛、省级赛、国赛奖项均分为特、一、二、三等奖共4个等级。对于各等级奖项的名额比例而言,校赛与省级赛完全相同,而国赛在各等级奖上的名额都比校赛与省级赛多。
三级赛事均设最佳创新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创业奖等单项奖若干名。对一等奖团队指导老师授予优秀指导老师奖,对特等奖团队指导老师授予最佳指导老师奖。省级赛可授予校赛优秀组织奖若干名。国赛对获得特等奖的省级赛承办单位授予优秀组织奖,对获得国赛特等奖前三名的省级赛承办单位授予优异组织奖。国赛承办单位可以为特等奖获奖团队提供奖金,额度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