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治理2.0:共同富裕时代数字经济治理转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1 国家竞争新优势基石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深刻调整。数字经济成为全球大变局下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尤其是近两年,受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方面,新技术在各国疫情防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面对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经济复杂局面,数字经济展现出强劲的韧性,远程医疗、在线教育、共享平台、协同办公、跨境电商等服务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世界主要国家对科技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在科技前沿领域纷纷加快战略布局,抢占科技、经济制高点;另一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呈现出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加速渗透和应用的发展态势,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数字经济快速扩张。世界主要国家围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化应用及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等,纷纷进行新的战略布局,试图抢抓新一代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

据不完全统计,自2021年2月以来,美国白宫、国会、国防部、国立卫生研究院等多个部门累计发布科技、经济战略部署文件或报告28份,主要涉及人工智能、量子科技、5G/6G、新能源、先进计算、云计算、生物医药、太空技术等领域。欧盟发布科技经济战略部署文件或报告12份,涉及人工智能、量子科技、5G/6G、网络安全、关键原材料、电池生态系统等领域,试图在绿色经济和数字化经济中掌控关键材料技术,在国防领域保护成员国安全,以及在推动美欧共性技术合作上做出努力[1]。英国发布科技、经济战略部署文件或报告5份,在量子科技、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尖端技术改造农业、合成生物学、石墨烯等领域有所布局。日本试图加快 5G基础设施建设,并开始布局 6G,目标是用 10 年时间改变在5G 研发上不占优势的现状,并在 6G 上实现反超,同时进行量子科技等八大领域基地建设,推动量子技术实用化。韩国主要关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5G/6G、生物健康、清洁能源、量子技术、“无接触经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2]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的《2019年数字经济报告》认为,引领数字经济发展的企业和数字基础设施几乎全部集中在美国和中国,全球排名前70位的平台企业的总市值,美国企业占68%,中国企业占22%,中美两国拥有区块链技术相关专利的75%,占物联网相关支出额的50%以上、云计算市场的75%以上。自2016年以来,美国政府先后出台《联邦大数据研发战略计划》《国家人工智能研究和发展战略计划》《维护美国人工智能领导力的行政命令》等,聚焦前沿技术,重点关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数字孪生体等关键技术研发,试图抢占数字化产业链条中附加值高的部分,确保其未来10~20年数字技术的领先地位。2020年3月,美国发布《5G安全国家战略》,推动5G及更高版本的更先进技术的发展,谋求与盟友合作引领5G技术发展和部署的主导权,以权力维护5G领域技术优势,夯实其在网络领域的霸主地位。

在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新基建投资有望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增进新经济动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主要国家都在积极布局新基建,涉及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诸多领域。《美国先进制造业领导力战略》明确了制造业的领导产业地位,旨在通过扩大制造业规模扶持其发展;《欧盟人工智能战略》将人工智能作为欧盟未来发展核心,部署相关领域的研发、规范及投资规划等;英国《产业战略:人工智能领域行动》提出,要切实推动人工智能发展,要建设世界创新型经济体,加强政企合作,增加人工智能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应用;开发数据共享框架,建设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形成人工智能产业园区集聚等。德国《高技术战略2025》提出,要推进机器学习能力,从数据中创造新价值;提升高等院校的技术能力,设立人工智能教授岗位,激发创新活力;加强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成立数据伦理委员会,对人工智能及其数字发展建设基本框架。日本《综合创新战略》提出,要加强不同产业和领域的信息互通联接,尤其是官民之间的合作;计划在三年内建成数据合作基础,五年内投入使用,等等。

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上升为我国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策略日益完善。

在国家层面,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设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2020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从推进新基建、大数据发展、工业互联网、数字政府建设、加强数字化治理、推动全球数字经济合作交流等多个方面开展数字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2020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综合考虑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对“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做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并用一个整篇的内容勾勒出我国数字化发展和数字中国建设新体系,包括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四个方面。可以说,建设“数字中国”是总目标;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是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字中国”建设的主要推进路径;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则意味着要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将“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单列成章,发展数字经济成为未来10年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和重要抓手,并提出了未来数字经济重点发展的七大产业,即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可以预见,未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和云计算等新技术应用步伐将加快,并赋能和深刻改变传统行业,一系列与数字经济相关的政策有望陆续出台。

相关部委也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战略,相继出台了《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稳定并扩大就业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 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等政策举措,为各领域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指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改委”)于2019年启动了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围绕解决数字经济发展关键问题开展针对性改革试验探索,形成一批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做法,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有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各地方立足本地比较优势,因地制宜,细化落实。绝大多数省市都出台了数字经济相关的发展规划、指导意见、促进条例、实施方案。地域特色突出的地方政策进一步激发了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活力,成为带动各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