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躺平皇子,开局被赐婚武媚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看在你是我儿子的份上,暂且容你放肆一回

第四章 看在你是我儿子的份上,暂且容你放肆一回

李世民看着李泰,这时觉得稍稍顺眼了一些,暂且原谅了他之前犯下的大不敬之罪!

不过,李世民显然是误会了太子。

李承乾并不是一个无能之辈,而且在对战外敌面前,也确实兢兢业业,将八十万石军粮筹备齐了。

只不过,李承乾作为太子,身份何等尊贵,哪里会去关心米粮肉食的价格?

【恐怕李二万万想不到,劳资居然如此的聪明吧?】

【因为牛羊肉的价格突然猛涨,而长安城牛羊肉的供应,主要来自北方,就推断出草原早已大雪纷飞,早已封路。】

【同样的,因为粮食的价格猛涨,就推断出江南道大面积的遇到旱灾,或者是蝗灾,反正颗粒无收。】

李泰砸了砸嘴巴,欲言又止。

【兹事体大,旱灾关系着亿万百姓的生死存亡,战争关系着大唐帝国的国运,这事儿还是要告诉李二才行。】

听到长孙无垢关心李世民的声音,李泰也抬头看了看李世民,见他有些发抖,不禁心中一惊。

【李二这是咋了?纵欲过度,导致身体羸弱?】

【不行,现在这两件事都不能告诉他!】

【不然他现在这个模样,一听到这两个重磅炸弹,万一一下子嗝屁了,那我就成了千古第一人,一个消息吓死老爹的千古第一孽子!】

李世民休息一会,方才喘过气来,急忙对长孙无垢道:“观音婢,朕还有点事,先走了。”

他匆匆起身而去,要去证实李泰心中说的两件大事,片刻都耽误不得!

甘露殿里,李世民正在焦急的等待着。

他已经让人去召集核心的文武大臣议事了。

“想不到我儿李泰,居然能如此的识大体,最后还是知道此事事关重大,甘愿冒着被父皇怀疑有夺嫡之心,被百官弹劾的危险,以天下百姓为重,以大唐的江山社稷为重,要将事情告诉朕。”

“而且,见朕有些承受不住,有些颤抖之时,还能灵机一动,怕朕承受不住打击,决定将事情晚些时候在禀报。”

“拳拳爱父之情,苍天可鉴啊!”

“以后任由魏征那老头胡说八道,朕也不会怀疑你有什么夺嫡之心的!”

想到离开立政殿时,听到的李泰的心声,李世民稍稍心中感到有些欣慰。

不过,现在最重要的事情,还是确定草原大雪,江南道饥荒,这两件事情是否属实?

“启禀陛下,长孙无忌、李靖等文武大臣已在殿外候旨。”太监总管走进甘露殿中,躬身说道。

“宣他们进来吧。”李世民有些焦头烂额。

“臣等参见陛下。”

十几个核心大臣礼仪完毕,长孙无忌率先站了出来,疑惑道:“不是刚刚才下朝吗,不知陛下又匆匆召集臣等,是有什么重要的大事?”

“朕得到消息,草原已经大雪一月有余,冰封千里,人马皆不得过。不但如此,而且江南道出现了大面积的灾情,不知是旱灾,还是蝗灾,反正赤地万里,颗粒无收,已经有饿死的老百姓了。”

李世民直接说道:“你们说说,这么重大的事情,为何没有人向朕禀报?你们再说说,这场对突厥的战争,还能打吗?”

说着,李世民勃然大怒,拍案而起。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即便是十几个核心大臣,曾经一起出生入死的老兄弟,也是同时被吓得纷纷跪在地上:“陛下息怒。”

“你们起来吧,朕不是对你们发怒。”

李世民一挥大手,再次坐在了龙椅之上,满脸愁容。

长孙无忌道:“草原大雪,江南道闹饥荒,不管这两件事,有哪一件事情是真的,我大唐都万万不可在此时讨伐突厥。”

“不错,草原大雪,必然寒冰封路,不要说打仗,就是兵马粮草,都翻不过阴山。”

“是啊,江南道闹饥荒,这不但直接关系着我军粮草的后续供应,而且还关系着天下黎民百姓的生死,应该即刻将军粮作为赈灾的粮食,发放出去。”

十几个文武大臣皆是议论起来,纷纷赞成战事往后推迟。

李靖拱手问道:“请陛下恕老臣无礼,不知陛下从何得知的这两个消息,这两个消息如此重大,为何兵部和户部都没有收到啊。”

天下大事,向来都是先经过六部之手,再向上禀报给皇帝。

李世民微一沉吟,说道:“其实,朕也不知道这两个消息到底是真是假,所以才召集你们来商讨,如何才能用最快的速度,确定这两个消息的真假。”

“陛下,去江南道还好,八百里加急,一去一来,不过七八日的路程,但若想探查草原的情况,恐怕再快也得二十日以上啊。”

听到杜如晦的话,房玄龄拱手道:“就算再慢,也要等确定这两个消息的真假之后,我大唐才能再谈兴兵讨伐突厥之事。”

“房相所言不错!”

“的确如此!”

在这一点上,十几个文武大臣倒是没有异议。

“陛下放心,微臣以商讨剿灭颉利可汗之后的条件为由,会向突利可汗的密使拖延时间,而且还会打探草原是否下大雪的消息。”房玄龄道。

“如此甚好。”

想到李泰之前的心声,李世民又接着道:“不过,万一就是因为草原下大雪,冻死牛羊无数,导致颉利可汗无节制的剥削突利可汗,才让他们两叔侄突然闹到刀兵相间的地步呢?”

“若是这种情况,突利可汗的密使,岂肯如实交代?”

李世民提醒道:“所以,你那边能套出话来,必然是好的,但也要派人快马加鞭去草原附近探查情况。”

“皇上圣明。”

房玄龄思考片刻,拱手道:“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的确很大。”

李世民挥了挥手,现在他可没工夫听臣子拍马屁。

当然,最主要的是,这不是拍的他的马屁,而是拍的李泰的马屁,一想到那小子,一想到那一口一个“李二”,叫得是那么的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