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节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一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
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是个体探索自我、科学决策、统筹规划的过程,为了保证职业生涯规划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应该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一)量体裁衣原则
这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应当始终遵循的原则,也是最重要的原则。人与人之间的实际条件有很大差异,他们的发展潜力无疑也会有很大不同,因此,职业生涯设计是一项完全个性化的任务,没有统一的定式,需要结合个体的具体特点进行设计。
职业生涯规划前,不仅要对个体的内在素质,比如知识结构、能力倾向、性格特征、职业喜好等进行全面的测评,而且要对个体外部的职业环境和职业发展的资源等进行系统的评估。既考虑个体的职业发展动机,又考察其成功的可能性,从而为个体设定相应的职业发展目标和具体的发展规划。
(二)可操作性原则
每个人都说有目标和计划,但并非每个人都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完成自己的计划,甚至有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否完成了计划。这就是目标和计划的可操作性。职业生涯设计是为个体设定达成理想目标的规划的步骤,因此,这些内容本身应该是具体明确的,而不能是空洞的口号。
职业生涯的可操作性,主要包括目标的现实性、计划的可行性和效果的可检查性三个方面。所谓目标的现实性,是指个体目标的设定应该建立在个体现实条件的基础上,是对个体现实资源的真实评估和科学预期,是可以达到的目标,而不能是逐新趋异或好高骛远的空想。所谓计划的可行性,就是指为个体制订的计划是非常具体的,是依据他们现有能力可以完成的行动计划。所谓效果的可检查性,就是说目标的现实和计划的执行情况以客观事物为标准,是可以度量和检查的。
(三)阶段性原则
对职业生涯发展来说,人生的不同阶段承担着各自的发展任务,需要解决相应的发展问题。因此,职业生涯规划也应该结合个体的年龄特征,确定具体的发展方向,制定阶段性的发展目标。在现实与最终目标之间设定一个个的阶段性目标,就像从山脚到山顶的一级级台阶,每迈一步都能够感到自己在朝终极目标前进,奋斗的过程就变得不那么缥缈,而是更具体、真实。
当然,在个体自身条件或外界环境发生改变时,所设计的理想目标和阶段性目标都需要相应的完善与修正,因此,这就要求所规划的目标存在可调整的空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变。即使是最终目标,也需要结合不同阶段性目标的完成情况适时修正。
(四)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指为个体设计职业生涯规划时,不仅仅局限于个体当前的发展,而且要考虑到个体未来的职业发展空间,职业生涯规划要有超前性和预测性。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应该基于影响职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和本质因素,而不是表面现象进行。比如,个体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合作与责任意识的水平可以长期影响个体的职业发展,而个人的外部形象和面试技巧仅仅能够说明个体短期的职业状况。因此,职业生涯规划要评量更核心和本质的因素,从个体长期发展的角度设计职业生涯规划。
二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
(一)确定志向
志向是事业成功的基本前提,没有志向,事业的成功也就无从谈起,俗话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立志是人生的起跑点,反映着一个人的理想、胸怀、情趣和价值观,影响着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及成就的大小,在制定生涯规划时,首先要确立志向,这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也是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点。
通常目标有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人生终极目标之分。长远目标需要个人经过长期艰苦努力、不懈奋斗才有可能实现,确立长远目标时要立足现实、慎重选择、全面考虑,使之既有现实性又有前瞻性。短期目标更具体,对人的影响也更直接,也是长远目标的组成部分。
(二)自我分析与评估
自我评估的目的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因为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对自己的职业作出正确的选择,才能选取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做出最佳抉择。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思维方法、道德水准以及社会中的自我等。
自我评估包括很多方面,最主要的是对自己的了解和认识。包括对自己兴趣、特长、性格的了解,也包括对自己的学识、技能、智商、情商的测试,也包括对自己思维方式、道德水准的评价等。
(三)机会评估
职业生涯机会的评估,主要是评估各种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每一个人都处在一定环境之中,离开了这个环境,便无法生存与成长。在制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自己在这个环境中的地位、环境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以及环境对自己有利的条件与不利的条件等等。有对这些环境因素的充分了解,才能做到在复杂的环境中趋利避害,使你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实际意义。
机会的评估主要是评价周边环境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评估的主要因素有: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组织环境等。只有明确了这些基本影响因素,才有可能得到成功。
(四)职业定位
职业定位就是要为职业目标与自己的潜能以及主客观条件谋求最佳匹配。良好的职业定位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爱好、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的。职业定位过程中要考虑性格与职业的匹配、爱好与职业的匹配、特长与职业的匹配、专业与职业的匹配等。职业锚可以帮助我们做好职业定位,分析和确定自己的职业锚很关键。同时职业定位应注重:
1.依据客观现实,考虑个人与社会、单位的关系;
2.比较鉴别,比较职业的条件、要求、性质与自身条件的匹配情况,选择条件更合适、更符合自己特长、爱好、经过努力能很快胜任、有发展前途的职业;
3.扬长避短,看主要方面,不要追求十全十美的职业;
4.审时度势,及时调整,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择业目标,不能一成不变。
(五)实施策略
就是要制定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行动方案,要有具体的行为措施来保证。没有行动,职业目标就是一种梦想。要制定周详的行动方案,更要注重去落实行动方案。按照规划的短期、中期、长远发展目标制定出阶段性的行动方案,再将阶段性的方案细化到日常可操作的层面。
(六)评估与反馈
职业生涯规划要在实施中去检验效果,及时诊断生涯规划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找出相应对策,对规划进行调整与完善。整个规划流程中正确的自我评价是最为基础、最为核心的环节,这一环做不好或出现偏差,就会导致整个职业生涯规划各个环节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