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 十四行:末之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笔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Sonnet 12

When I do count the clock that tells the time,

And see the brave day sunk in hideous night;

When I behold the violet past prime,

And sable curls all silvered o'er with white:

When lofty trees I see barren of leaves,

Which erst from heat did canopy the herd,

And summer's green all girded up in sheaves

Borne on the bier with white and bristly beard:

Then of thy beauty do I question make,

That thou among the wastes of time must go,

Since sweets and beauties do themselves forsake,

And die as fast as they see others grow,

And nothing 'gainst Time's scythe can make defence

Save breed to brave him, when he takes thee hence.

一首首地细读十四行诗,同时明白人的记忆力是不可靠的,必然还会从头再吟诵——日子如果能贯穿在这样的诗歌阅读中,真是美好。第12首诗含有诗人对数字的微妙用意,12是昼夜24小时的中分,是一整个有日光的白昼时光,诗人在此通过白昼与黑夜来隐喻时间的流逝。12个小时喻示着昼夜交替,而黑夜来临对于生命的意义自然会有特殊的启示。

因此,第1、2行中就提到了诗人倾听时钟的报时,看到灿烂的白昼渐渐陷入了阴郁的夜晚。虽然这里用于白昼的形容词是“brave”,意为灿烂、光明,不过在今天读来,它依然有“勇敢”的启示:在白日的光线中,人们必须勇敢地面对自己的生活,尽量不懦弱胆怯地躲进睡眠中,因为那是夜晚才能享受的休息。

其实读到这两行,我就明白诗人要用时间来告知友人青春与衰老的交替,知道他会用一系列的比喻继续表达这种对比。果然,第3行中诗人提到了他看到紫罗兰自全盛衰落、不再娇艳欲滴的情景,继而从花朵过渡到第4行的发色,黑色的发卷变成了白色的银丝。生命由盛及衰的意象绵延呈现:“高高的大树落光了树叶,而它曾经浓荫遮蔽着放牧的牛羊群;绿色的秧禾一捆捆被扎起,放在了盛器中,露出了白色、粗硬的须条。”(第5—8行)其实此行中的“bier”意思就是棺材,虽然原文释义为一切可以装东西的容器,但是该词令人直接联想到死亡和生命的终结。

时机真是一种具有缘分的因素,阅读着这一系列渐变的意象,窗外正下着今冬的第一场冰雨,冰珠子打在窗上的声音凄清,而我已经听到了诗人此后的劝导:一切生命都是这样的自然过程,我们都在走向必然的消亡,曾经最甜美的往昔终将抛却,在生命走向死亡的同时也总有新的生命在崛起发展。这样的过程令人悲恸,却有着壮美的意味,我边读边想,若是回到同样的生子劝说主题,倒有点反高潮的感觉了。

直到最后两行,意象还是持续着,时光(死神)的镰刀形象地挥舞着,收割着,所有生命都难以逃脱,唯有自己繁衍的后代能在生命的延续中笑傲。

其实我觉得,这里的结语必须得跳脱结婚生子之所囿,将其意义拓展升华,唯此,之前的壮美才会有华彩的转折。请自问:我能留下怎样的不朽才能笑傲于不断将我们推向衰老虚弱的时间?怎样的离去背影才是潇洒无憾的?子嗣当然是最直白、直接的方式,至于其他的方式,每个人的答案都会不同。无憾的人生和创造的延续始终在推动着循环往复的进行,并在不断的重复中焕发新的生命。

我能想象的是,诗人在不断叠加的盛衰交替中,将累积的悲情最终猛然转化,或许在他写下最后两句的时刻,内心涌动的情绪已经超越了那个规劝目的,他自己也在那时间的进程里,在竭力地超越中。我曾经的担忧,怕老的胆怯,也在此刻消散,竟然豪情万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