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节 摸石过河:科创板对多层次资本市场制度创新的带动作用
目前,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存在缺陷,如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足,上市制度不完善等。这限制了国内许多科技创新企业的IPO上市,导致这些科技创新企业不得不通过境外上市的方式来发行股票并获得融资。
科创板在制度层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改革,尤其是对企业的上市标准实现了创新,让未盈利但是具有发展前景的国内科技创新企业也有上市的机会,实现在境内资本市场融资。科创板的推出,无疑弥补了目前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所存在的一些缺陷,并且对其产生了以下3点影响。
一、对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进行了完善
在科创板推出之前,我国的资本市场体系可总结为“2市3板”(2)(见图2-4),即交易所市场和场外市场,交易所市场包含了主板、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而场外市场目前正在不断探索新模式。

图2-4 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资料来源:Betty:《科创板、注册制来袭,只看这篇解读就够了!》,搜狐,http://www.sohu.com/a/273414250_475997,访问日期:2019年12月1日。
我国全国性场外市场的设立可追溯到2001年,由证监会授权中国证券业协会设立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在这一基础上,2006年增设中关村科技园区股份报价转让试点;201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该系统自2013年1月揭牌运营,开启了老三板向新三板转变的过程。
目前,我国的区域性场外市场包括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以及北京股权交易中心等。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的通知》(国办发〔2017〕11号),明确了各地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的功能,比如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等。但是,如何建立主板市场与区域市场的联系,仍然未得到有效解决。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能够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助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然而,在科创板推出之前,我国的资本市场体系对于科技创新企业并没有提供很好的融资环境。
在上述背景下,上交所推出科创板并且试点注册制,在准入标准上实现了新的突破,能让更多的独角兽企业上市并获得融资,降低企业的杠杆率。
二、资本市场的门槛将实质性降低
科创板自推出以来,获得了市场的热烈响应。这一现象背后反映的是科技创新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且科技创新企业迫切希望该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和有效解决。另外,也反映了科技创新企业对资本市场准入门槛有所降低的期待。
因此,科创板准入门槛的高低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所在。科创板对企业上市的盈利要求虽然有所降低,但是对于企业财务等规范性信息,却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披露要求。
三、进一步完善转板机制
在我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目前挂牌企业数量最多的市场是新三板,它吸引了众多的中小微企业挂牌上市,同时还试行注册制多年。随着科创板的推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转板机制进一步得到完善,比如新三板挂牌企业可以转板至科创板并且不需要摘牌。
但需要注意的是,多层次资本市场有自身的发展规律,科创板也概莫能外。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新生力量,科创板的各项制度还有待完善,而涉及科创板的转板机制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