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2章 蛟龙相争闻凰鸣
海无量图穷匕见了。
或许是被李意卿接连的压制激怒,又或许是他自觉已无法在这方面与其抗衡。他直接在这方面放弃了,转而一击击向了李意卿的痛脚。
如果真是力不可拒,这般做法也算得当。虽然细细论来,这样做不怎么光彩,但明面上他海无量是先认输了的,说起来也能算个敢作敢当,无伤大雅。而且也有机会摆脱现在的劣势。
只要李意卿答应和他比武,并让他风风光光地赢下来。
……
这海无量不是被气昏头了吧?
李意卿现在很好奇,如果自己直接说“我不和你比”的话,海无量的脸色会是怎么样的。要知道他现在明面上还是个弱书生啊,要拒绝的话理由要多正当就有多正当。
直到来来回回推演了几遍,他才大概明白海无量的想法:在全民尚武的传统理念下,只要李意卿承认自己没有修行,就算是败了。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再那么看好他。
这确实是事实。李意卿承认,如果让全场的人包括那些千金投票的话,“没有修行”的自己一定会掉不少分,最后败给海无量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但是……还是那个问题,这场比试不是让那些普通人来评判,而是传说中冰雪聪明的九公主啊!
李意卿不知道九公主有多聪明,只能以最理性的角度去假设她的想法。从理性的角度看,李意卿在武道上认输理由正当,无可挑剔。而且这也不是不能扭转的劣势,毕竟他才十六岁,从现在开始修行也可以——又不是一定要从小练武,直接烧钱氪金提升境界效果还不是一样厉害?
再说了,要是她会被这种偏见束缚的话,那就不会在其它消息都没有的情况下,单单传出她“聪慧过人”的评价了,也不会到今晚举办大会这个地步。在大秦,勇武的人可是一抓一大把呢。
所以……这位公主信奉的是会武功的人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才是万里挑一?
李意卿发现自己又走神了,连忙从演武状态退了出来——是的,他就是在用演武来思考,这样时间会非常充足。只是也有一点不好:一旦他开始专心走神,就会在短暂的时间里开火车跑过七大洲……
心中暗自对海无量道歉,李意卿装作自己只是略一沉吟,紧接着海无量的话便回答道:“既然如此,那李某就班门弄斧,不自量力地请教一下海兄了。”
没错,他居然答应了。但答应是一回事,让海无量如意的话,那可就是另一件事了。
“不过海兄既然知晓李某未曾修行一事,那李某便先把话说个明白!”
李意卿忽然一改之前谦虚的模样,向前踏出一步,一挥衣袖,目放神光满脸坚定地仰天叹道:“在下虽未曾习武,心中也对修行心驰神往。所谓‘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剑气纵横三万里,一剑光寒十九州’,那等风光才是我等男儿当立之处!”
这一番话说得荡气回肠豪气冲天,直让不少人都高声叫好。就凭这一下,他就起码挽回了三分。
海无量刚刚才稍微缓和的脸色又是一沉。但还没等他再辩驳,李意卿就接着说道:
“李某惭愧,花了足足十余年才明白这个道理,远远比不得各位和海兄的远见卓识,从小就开始习武。要是现在就直接和海兄拳脚比试的话,只怕连一息都撑不过。”
李意卿挨个恭维了一圈,顺便点明了自己不会直接和海无量比武。然后又在海无量准备出声之际抢先道:
“但是!我从未觉得我就会因此而比诸君差了勇武之气!诸君是男儿,我也是男儿,我等大秦男儿岂会缺少热血!”
李意卿怒吼一般喊出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其实他原本想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但是这话坏大秦的行情,也和他现在的立场有阶级冲突,不敢乱喊。于是就换成了这句崛起的标准台词,图个好兆头。
虽然临时换了台词,但效果还是一样的好——不少愣头青都被鼓动得热血上头。
李意卿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演讲效果,正想点点头,忽然一下子回过神来:貌似我的目的不是忽悠这群家伙,而是要对付海无量吧?
还好现在还不算太脱轨,有转圜的余地。李意卿趁着人群的一波高潮过去,连忙道:“所以我希望和海兄比试对于修道的领悟能力,以体现自身的潜力。毕竟逝者已矣,未来可期。不知海兄意下如何?”同时心里对着他默默道歉:
抱歉,海无量,我一不小心又把你忘了。
……
相较于李意卿惟妙惟肖的表演和乱七八糟的想法,海无量从里到外就只有一种情绪:愤怒。
他是故意演给我看吗!
他是在羞辱我吗!
明明是个懦夫废物而已!
这个王八蛋!
我要将他碎尸万段!
弥漫全身的愤怒滚烫得像岩浆,让海无量浑身灼热痛苦万分。但是他不敢有任何动作,怕忍不住下一秒钟就把眼前这个看不顺眼的人踩在脚下撕成两半。
作为观海派最优秀的弟子,海无量得到的教导必然是十分全面而优秀的,自然也知道要控制自己的喜怒。但是他的出身和多年都只在门派内修行的经历注定了他从来没有体会过这样的愤怒。没有切实的经历,学习到的理论就注定了只是理论。
所以在一次又一次的愤怒灼烧之后,他只能勉强控制住自己不要有动作。除此之外,连一句反驳或者临场应变也做不到。
李意卿见他没有反应,便自作主张道:“既然海兄没有意见,想必海兄也认同李某的说法了。力量只是一时的,知识才是永恒的;境界是死板的,人才是鲜活的;功法是有迹可循的,而学习功法的能力才是修行者的潜力所在。”
“因此,依我之见,我们的比试便分三场:寻出一本功法来,你我二人各学一刻钟,随后演练而出,此为其一;”
“但功法光凭死板演练自然是不够的。因此还需实战一番。只许使用此本功法,同时还要请海兄使用与我相当的力量。只分胜负,点到为止。此为其二;”
“至于这第三场嘛……”
李意卿笑笑,“那边解开功法的使用限制,只求海兄使用与我相当的力量,再比过一次。”
“李三公子请三思!”
宋仁轩的声音忽然着急地响起,“这第三场未免太不公平!”
原本宋仁轩是在台下看戏的。从李意卿的演讲进入状态开始,一直到刚刚提出的前两场比试规则,他都听得津津有味,对自己这个演技超群头脑灵活还很会气人的远房表弟佩服得五体投地。
前两场比试的规则也很公平,而且很好的避开了李意卿的短板。宋仁轩自然不会觉得李意卿是在为海无量考虑,这个远房表弟既然敢提出这么个比试,肯定很有把握。所以他也没有说话。
但是这第三场是什么情况?就算李意卿天纵奇才,他也才修行了十来天而已!能练熟一门功法都不错了。而海无量,那可是学打拳比学说话都早的人,他学过的功法怕比李意卿见过的都多!
所以他究竟是怎么想的,会送一场给海无量赢?难道他觉得自己前两场必胜?就算是这样,他就不怕海无量输了以后破罐子破摔,在第三场下黑手?
所以他现在着急得不行:要是出了点什么闪失,任务完不成不说,李意卿的安全也要面临威胁,他可就要挨两顿打啊!估计今年下半年就别想下地了!
结果李意卿连看都没看他一眼:“海兄觉得如何?”
“我等觉得可以。”海无量黑着脸不说话,他的师弟海无法海无天自然要顶上:“只是还有一个问题:此功法要何人所出?”
毫无疑问,无论哪一方出,这都是不公平的。而要随机找一本的话,这对李意卿也不利——海无量多半是学过许多低级功法的,保不齐他就刚好学过那一本。
但李意卿早有准备:“这画桥之上,有着九殿下所预留的功法。其中有一本《拔山式》,我觉得这功法精妙异常,想必是稀世之宝。就以此为题可好?”
“好!”
海无法心里一喜,忍不住当即答应。他可知道,这样华而不实的功法,勋贵不会特意收藏,只有宗门才会搜集起来充实门面。
而好巧不巧,这拔山式,恰好就是观海派送给九公主的礼物之一。他们观海三杰都会!没想到李意卿时运不济,偏偏就选中这本!
海无法都忍不住在心里盘算:这么十拿九稳的出风头机会,要不要自己上去,为师兄代劳呢?
见海无法答应得这么干脆,李意卿其实也猜到可能有问题了。但是他不准备改——再练一刻钟,自己这熟练度估计得有十年苦练的样子,这样还能输?
说起来真有些可笑:算计人的觉得自己不会输,被算计的人却表示自己更不会输。这就导致了无论是算计的一方还是被算计的一方,明明都心知肚明,却偏偏一个比一个高兴。
然而在场却有一人不同意了。
“这样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