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与现代生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比之匪人

留美学者傅伟勋前些年罹患癌症,一生治学讲学,在哲学和宗教的领域中推阐生死的奥秘,而今亲临其境,备尝千古艰难,挑战自是不同。在与病魔搏斗的历程中,又积累不少真实的领悟,遂成《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一书。台湾地区学界因此缘法,倡议在大专院校设立“死亡学”的课程,稍后或嫌名称不适当,又改称“生死学”,一时之间也能酿成风潮。

曾有一本由美国精神医师执笔的译作《前世今生》在坊间大畅销,流风所及,触发对轮回以及生前死后世界的热烈探讨,电视上所谓的催眠术也大行其道,芸芸众生如痴如狂,随着大师们的操控起舞。很多现代人内在生命的缺乏主宰,精神欲求的泛滥无归,于此更见一斑。

某大学因应时尚,也办了一系列探讨死亡的讲座,我亦受邀以《易经》的观点阐述看法。实在来说,颇感困惑,不过仍接受挑战。《易经》虽称天人之学,思维的层次甚高,所有论断仍然基于实证,经传全文两万多字,无一不从血泪中得出。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生前死后的世界,任何人都不可能有实际经验,即使濒临死亡,仍然不能算数。那么,捕风捉影、自欺欺人,如何能成学问?轮回之说,难通之处甚多,魏斯医生的前世疗法本身即破绽百出,其实以科学而论,他那本书根本就没有证明什么。乱世人心如麻,会趋之若鹜也无足怪。

为了准备演讲,我将《易经》全部又仔细看了一遍,经典畅演生生之象,尊生主动,不涉玄虚。八卦相重为六十四卦、始壮究后接着始壮究,既济之后以未济终焉。虽强调终而复始之义,与轮回旨趣可完全不同。《易经》重时,处处提醒人时义大矣哉,逝者已矣,来者难测,最应把握的还是当下眼前,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与其追逐前世或来生,莫不如今世老实修行。《系辞传》中有言鬼神,人死曰鬼,有遗爱在人、精神不朽者称神,这和一般宗教上的鬼神观也不同。神明之德代表宇宙人生的固有大能,若开发合宜,可往前伸展而有无穷无尽的创造,由于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所以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肉身有时而尽,智慧贡献无穷,所以“人谋鬼谋,百姓与能”。

比较耐人寻味的,当推《系辞上传》第四章:“《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幽明之故”尚可解释成事物表里内外的关系,台面上和台面下的真实情状,借着仰观俯察可确切掌握,“死生之说”“鬼神之情状”,又如何知晓呢?“原始反终”“游魂为变”,说得过于简略,难明所以。《系辞传》作者对此难解的生死问题,真有超绝的慧悟吗?

《中庸》和《易经》相表里,其中亦有一段费人疑猜:“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看不见,摸不着,体察万事万物却又不能否认它的存在,无定在而无所不在,孔子此处所言鬼神,究竟指的是什么?

以上的疑惑,大概只能存而不论。《系辞传》往下所述,又回归正轨:“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仁者不忧己私,前世无凭,来生缥缈,乐观奋斗,当下即是,爱人爱物,超脱轮回,方证无上菩提。

依经观想已毕,似有所悟,亦若有所失。蒙眬中突发奇想:何不用大衍之占一试?不管结果如何,或根本违反《易》数的范则,至少也是游戏文章,对听者有个交代。


Q1:真有“前世今生”吗?

A1:比卦()六三爻变,依例应以爻辞断占:“比之匪人。”《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


看了答案后,我真有些惊异莫名。比卦主旨为比附、结盟、互助,以扩充实力、增强生存的信心。但六三之爻不当位,上无应与,急于投靠却找错了对象。“匪”同非,比之非人,达不到合作目的,当然会有损伤。

人会有探索前世的冲动,多半在现世不安其位,希冀来生,也是与生俱来的欲壑难填,吃了碗里看着锅里,总想占尽便宜或补偿损失。偏偏上无应与、美梦难圆,空逐一世,耗尽心神。互助应找同类,修己才能安人,荒废当世实务,向往非人世界,这不是糊涂吗?

“比之匪人”,意蕴深长,玄机既已启动,干脆继续请益:


Q2:人的智慧能探测前世吗?

A2:谦卦()不变,依例以卦辞断占:“亨,君子有终。”


谦卦一出,天意更是昭然若揭。人的智慧是很了不起,但面对这种问题,还是应该谦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承认一些必有的限制,不预设立场,不自寻烦恼。谦卦的《彖传》有云:“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满招损,谦受益,天地人鬼神皆不例外。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好疑惑的?

演证至此,想起孔子在《论语》中的话:“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以及“祭神如神在”的滑头态度,不免由衷佩服夫子的高智。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