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吉避凶
往下,我们来看看《易经》有什么用处。或者说,要怎样运用《易经》。《论语》上记载孔子的话:“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这大概是《易经》最平实的效用。学了《易经》,可以让人不再犯重大的过错,这表示还是小过不断——因为时中之道的拿捏甚难。值得注意的是,五十以学《易》和五十而知天命的关联。“天命之谓性”,学《易》会对天人性命有重大体悟,积渐以往,可臻“从心所欲不逾矩”之境,连小过都免了。五十以学《易》,不是说孔子五十岁才开始读《易经》,而是五十岁时各方历练已深,在社会上碰得鼻青脸肿,再回头来看《易经》,恍然大悟而发的感叹——早知有这种高招,以前就不会那样做了……
《史记》上载述,孔子晚而喜《易》,读《易》至“韦编三绝”。韦是牛皮,韦编是古代竹简穿孔捆扎的牛皮绳,等于是现代图书的装订线。孔子读《易》很用功,前后来回翻阅查证,把书都翻破了,牛皮绳断了好多次,竹简散了又装,装了又散。前面五十以学《易》那段话,在《史记》上的记载则是:“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彬彬是文质彬彬,即融贯配合得很好,知行合一的意思。在社会上有实际奋斗经验、饱历忧患的人,读起《易经》来感受肯定不同。孔子认为多给他数年时间,好好参研易理,再做事出手又会不同。易学的可贵,不在乎那几本破书,学究冬烘也于世道无补,而在于彻底实践易理于生活中,让身心确实受益。
《系辞上传》说,《易经》至少有四种用处:“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制器尚象,是说从易象中可以得到灵感,产生许多创造发明。中国科技史的研究,近年来也以此为一项探讨主题。一言一行,尊奉易理的指示,显然是义理之学的路数。辞变象占中,最神秘和引人注目的,恐怕还是占卜算卦。《易经》的魅力,对大多数人来说,仍是指点迷津。这点毋庸讳言,也不必排拒。
“极数知来之谓占”,易理术数推演精通到极致,且看《系辞上传》活灵活现的描述:“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向。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一个人将要采取行动前,为了确认何种行动正确,提出心中的疑难。易理如响斯应般给出解答。不论所问的事情多远多近,多幽隐深微,都能切中肯綮,让人充分了解事情未来的走向。不是天下最精密的学问,怎么可能达到这种地步呢?
“受命如向”的“向”,除了如响斯应、对答如流外,还有双方面对面坦诚沟通之意。《易经》就像个可说体己话的老朋友,倾听你的疑难,帮你做分析,然后提出建言。有如明镜高悬,绝对公正客观。《礼记·学记》里讲:“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事。”《易》卦的天人问答,互动交感,与此相似,愈重大的疑难,获得的解答往往愈精彩。
光看《系辞上传》的推崇,即可见一斑:“《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天地之道、幽明之故、死生之说、鬼神之情状,除了宗教外,世间一般学问是存而不论的。《易经》真有这种通天彻地之能吗?
《易》卦能在中国行之数千年,一定有其颠扑不破的道理。相关的法门和心得,往后谈占卜时再讲,这里先点出一些重要的观念,让大家知道分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