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3 设备维修管理的发展状况及基本内容

1.3.1 全员生产维修的发展

目前,国外设备管理的典型代表是日本的全员生产维修和欧洲维修团体联盟的设备综合工程学,而日本的全员生产维修方式对我国设备管理影响较大,我们吸收了许多内容并结合实际在国内推广。

TPM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较大影响,这不仅是某种做法,而且已经形成了企业文化。

①建立赢利的企业文化。推行TPM的企业应通过减少16项损失,优化质量、成本和交货期,满足客户要求。

②推进预防哲学。从预防维修到改进维修,按照“现场—实物”的原则防止损失,达到损失为零。

③全员参与。各级员工成立小组,参与设备维修与管理,注重个人价值,满足个人成长。

④现场与实物。落实个人的检查方式,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⑤实现4S管理。GS—原来的5S内容,CS—客户满意,ES—雇员满意,SS—社会满意。

1.3.2 设备维修管理的基本内容

设备维修管理,是围绕设备开展一系列组织工作的总和,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争取良好的设备投资与设备运行使用为目的,依靠技术进步、先进的管理方法,促进生产发展。

设备一生的全过程管理,就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管理理论和方法,对包括从规划、设计、制造、购置、安装调试、使用、维护保养、修理、改造到更新/报废设备寿命周期的全过程,在技术、经济、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管理。它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率和追求寿命周期费用的经济性为目标,是对传统设备管理的挑战,突出质量、突出可靠性、经济性、环保性和职业安全卫生等,因此,也称为设备的综合管理。其特点可以表述为一生管理、两个目标和五个结合。

1.一生管理

设备从规划、设计、制造、安装,称为设备管理的前半生;使用、修理、改造、更新、报废,称为设备管理的后半生。全过程的寿命周期管理为区别于传统设备管理的重要标志,传统设备管理只管理维修一段。

2.两个目标

两个目标包括提高设备综合效率和追求寿命周期费用的经济性。

3.五个结合

五个结合包括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维护与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全员参加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具体内容见设备管理部分。

课堂练习

(1)叙述维修管理的发展状况。

(2)查阅资料或组织参观调研企业,了解设备管理的五个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