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政府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地开展农村扶贫开发,先后制订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使扶贫、减贫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与此同时,中国的扶贫事业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贫困人口从2000年年底的9422万人减少到2010年年底的2688万人(根据我国贫困线标准),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从2000年的10.2%下降到2010年的2.8%。而随着2013年以来“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大幅下降,按现行国家农村贫困标准测算,2018年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为1660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7%(国家统计局,2019)。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中国扶贫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贫困人口的不断减少,返贫率高居不下是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贫困的一个显著特征,已经成为农村扶贫工作亟待解决的紧要问题。据统计,在2007年中国的贫困人口中,有69.1%在2008年脱离贫困,而在2008年的贫困人口中有66.6%为当年的返贫人口(王萍萍、闫芳,2010);在2008年的贫困人口中有66.2%在2009年脱离贫困,而2009年的3597万贫困人口中,则有62.3%是返贫人口(范小建,2010)。
另外,在学术界,自从20世纪50年代发展经济学诞生以来,许多发展经济学家把注意力投向了对贫困问题的研究,致力于探索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实现持续发展的道路。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生代的发展经济学家开始从高度概括的模型转向分散的微观研究。在这一背景下,他们对贫困问题的分析深度也由宏观层面推进到微观层面,开始关注贫困家户自身陷入贫困状态的维持机制以及其摆脱贫困状态的实现路径。
与此同时,发展经济学家越来越意识到,贫困研究不能仅仅静态地关注同一时期贫困人口的规模大小,而是应当动态地观察贫困群体在不同时期贫困状态的动态变化过程,这种状态的变化包括脱离贫困、陷入贫困和持续贫困等。这一认知一方面源自广泛存在于众多发展中国家的显著特征事实,即福利水平低下和福利水平的持续波动并存。前者由家户在一定时期内不变的低水平的资产禀赋以及较低的资产回报率所导致,这些资产包括家户的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金融财产、自然资源等;后者则由某些不确定的事件所导致,这些不确定的事件构成了对家户不可控的冲击,它们通过改变家户初始资产禀赋规模,或改变这些资产禀赋的回报率来影响家户的福利水平。这些对贫困状态变化过程的研究也构成了贫困动态(Poverty Dynamics)问题研究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得到深化和发展。
对贫困动态问题的研究也源自扶贫政策的需要。事实上,在某一时刻所确定的贫困人口中,有的是缺乏实现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有的只是因为暂时遭遇不幸,但很快会依靠自己的能力恢复。因此,并不是所有的贫困人口都需要依靠政府或外界的帮助才能摆脱贫困。因而,在扶贫政策的制定中,如果一项政策致力于瞄准那些缺乏持续发展能力的长期贫困群体,那么根据某一时期的静态福利指标来确定贫困人口时,就不可避免地将那些仅仅因为遭遇不幸而暂时陷入贫困的人群纳入长期扶贫的对象;而那些长期贫困的群体也可能会由于某一期的福利水平偶然高于贫困线而被排除在扶贫对象之外,造成瞄准偏误。
当扶贫实践和理论研究同时把注意力的焦点转向贫困动态问题时,一些新的问题开始引起我们的注意。一方面,如果不是静态地观察不同时点贫困人口的数量变化,而是动态地分析陷入贫困与脱离贫困两种不同类型的变化过程,我们就应该思考,这种脱离贫困和陷入贫困的过程呈现一种什么样的变动趋势,又有哪些因素影响了家户不同的贫困动态过程?另一方面,在动态的视角下,我们如何评估家户的贫困程度,这种评估方法如何能够体现出家户脱离贫困与陷入贫困的动态变化,又如何能够预测家户未来的福利状态?进一步而言,从贫困人口自身的角度出发,贫困人口在面临脱贫的机遇和陷入更深层次贫困的风险时所做出的行为决策如何影响其自身的贫困状态?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回答也构成了贫困动态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贫困动态问题研究家户脱离贫困和陷入贫困的动态过程,以及对贫困家户在多个时期内的贫困程度的评估。因此,对贫困动态问题的研究,需要使用连续多期的微观家户面板数据。近些年来,随着一些家户跟踪调查项目的实施及其微观数据的发布,我们对贫困动态问题的研究成为可能。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以“贫困变化”或“贫困变动”为题的文献中,有一些研究从总体上研究我国城乡贫困的变动趋势(魏众和古斯塔夫森,1998;陈立中和张建华,2006;张全红和张建华,2010);还有一些研究从宏观层面关注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贫困变动的关系(林伯强,2003;张全红和张建华,2007;胡兵等,2007)。这些研究大都基于总量或收入分组数据,而本书与这些研究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本书对贫困动态问题的研究主要强调微观层面上家户贫困状态的转变,而不是关注不同年份总体贫困发生率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