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店运营与管理(视频指导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2 通用拍摄技术

摄影按题材领域不同可分为人文摄影、商业摄影、儿童摄影等多种类型,不论是拍摄哪一类照片,拍摄者都需要熟悉相机的基本功能和设置,以下简要介绍通用的拍摄技术。

3.2.1 焦距、光圈与景深

1.焦距

镜头是单反数码相机的眼睛,焦距表示单反数码相机镜头能清晰成像的范围,即可以拍摄的范围,焦距为35mm的镜头称为标准镜头,这种镜头可以清晰成像的范围与人眼的视角范围相似,为40°~55°,标准镜头可以最大限度地还原物体。焦距小于35mm的镜头称为广角镜头(小于20mm的镜头称为超广角镜头),视角范围大于60°,超出人眼的视角范围,广角镜头适于拍摄宏大的场面,拍摄出来的照片具有纵深感及畸变和夸张效果。焦距大于35mm的镜头称为长焦镜头,拍摄的视角范围一般小于25°,可以拍摄较远物体的细节,适于拍摄运动的物体、野生动物等,由于光学结构的原因,长焦镜头一般体积庞大,如图3.4所示。

图3.4 长焦镜头

2.光圈

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光量的装置,它通常位于镜头内。一般用F值表示光圈大小,光圈F值=镜头的焦距f/镜头口径的直径。对于已经制造好的镜头,不可能随意改变镜头的直径,但是可以通过在镜头内部加入形状为多边形或者圆形、面积可变的孔状光栅装置来达到控制镜头通光量的效果,这个装置就叫作光圈。光圈可以控制镜头通光量的大小,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光圈越小,进光量越少。常见的光圈值包括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4和f/64。大的f值代表开启了一个小的孔洞,而小的f值则代表开启了一个大的孔洞,即f值越小光圈越大,f值越大光圈越小,如图3.5所示。

图3.5 光圈大小与f值成反比

3.景深

景深是指在镜头聚焦调节中,能清晰成像的最远部分和最近部分之间的距离。以人眼为例,当把手指放在眼前,然后集中视力看清楚手指时,会发现手指之外的背景全部模糊了,这是小景深效果;当眺望远方时,眼前的事物和视力范围内无限远距离中的事物都很清晰,这就是大景深效果。

拍摄背景虚化的照片时,宜采用小景深拍摄,拍摄成套系列商品的照片时,宜采用大景深拍摄,将所有商品都清晰地呈现出来。景深与光圈的大小成反比,通过调整光圈的大小可以直接控制景深,光圈越大,景深越小。景深与焦距的长短成反比,焦距越大,景深越小。景深与物距的大小成正比,物距越大,景深越大。用手机来拍摄,景深较难控制,需要通过选择不同的拍摄模式来设置,如人像模式或使用微距功能才能拍出较好的景深效果,而对带有手动功能的单反数码相机只要牢记“大光圈小景深,小光圈大景深”的原则,就能控制所拍摄照片的景深,如图3.6所示。

图3.6 小景深照片和大景深照片的对比

3.2.2 曝光与曝光补偿

曝光是相机中的感光材料受到光线照射的过程。如果有合适的光量通过镜头投射到感光材料上,就能得到一张曝光正确的照片;如果光量过少或过多,就会使照片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实际操作时通过光圈和快门来控制曝光,常用的曝光方式有手动曝光、光圈优先、快门速度优先、程序曝光、全自动曝光等,如图3.7所示。

图3.7 曝光方式

曝光补偿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就是有意识地改变相机自动计算出的曝光参数,让照片更明亮或者更灰暗的拍摄手法。拍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调节照片的明暗程度,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当拍摄环境过亮或者偏暗时,拍出的照片就会出现曝光过度或者曝光不足的情况,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被拍摄物体的细节呈现不理想,这时就需要用到曝光补偿,通过手动调节曝光补偿值来增加或降低曝光量,使被拍摄主体获得合适的曝光量,让画面达到最佳的亮度和对比度。

曝光补偿值一般在±2~3EV,如果环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调整为+1EV、+2EV)以凸显画面的清晰度;如果环境光源偏亮,即可减小曝光值(-1EV、-2EV),避免曝光过度,以记录所拍摄物体的更多细节,如图3.8所示。

图3.8 曝光补偿

3.2.3 白平衡与ISO

物体反射出的颜色受光源色彩的影响很大,人的大脑可以感知并更正光源引起的这种色彩改变,因此我们看到的白色物体都是白色的,然而不同数码相机所侦测到的由不同光源产生出来的“白色”不尽相同,有的呈浅蓝色,有的呈黄色或红色。为了使最后拍出来的照片还原被拍摄物体的正确色彩,即在最终的照片中,使白色物体能够呈现出人类肉眼所看到的正常的白色,数码相机就必须模仿人类大脑,根据光源来调整色彩,这种调整就叫作白平衡。

目前,数码相机白平衡的调整方式通常包括按光源种类调整和按色温值调整两种,家用数码相机多采用按照光源种类来调整的方式,如日光、阴影、阴天、闪光灯、荧光灯、钨丝灯和手动调节等。而高端单反数码相机在这些类别的基础上还会增加按色温值调整的选项,可以手动调节具体的色温数值,一般调节范围在2500~10000K。

小贴士

焦距、光圈、景深、曝光、白平衡、ISO与快门速度是摄影的基本术语,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通过网络百科相应词条学习相关知识(本书配套电子课件中有部分学习素材可供读者参考)。

ISO即相机感光材料的感光度,对数码相机来讲,ISO指感光材料的感光敏感程度,一般用数值来表示。常用的ISO值有50、100、200、400、800和1000等,低于100的感光度称为低感光度,高于400的感光度称为高感光度。低感光度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使用,高感光度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使用。

3.2.4 光线与拍摄环境

一张成功的商品照片与拍摄时的光线与环境密不可分。一般来说,拍摄小件商品时,选择有自然光的环境即可;拍摄大件商品时还需要借助辅助器材合理调整拍摄环境的光线。

3.2.4.1 光线

光线分为自然光和人工光,光线具有强度、方向、色彩等属性。摄影中光线的应用称为布光,布光是指在室内外环境下,通过摄影灯改变光线的方向和强度,以对被摄物进行造型,从而达到拍摄要求。好的布光是让拍摄的物体形象更具有表现力的关键因素,根据相机、物体与光源位置三者之间的关系,布光方式可分为顺光、逆光、侧光、前侧光、后侧光等,如图3.9所示。在室内拍摄商品时可以运用不同的布光方式来表现商品的软硬、粗细、轻重、薄厚甚至冷热的视觉感受,使消费者直观地看到商品的不同形态,由此去联想在使用商品时可能获得的感受。

图3.9 布光方式

由于商品在结构、质地和表面肌理上各不相同,吸收光和反射光的能力也不同,根据不同质感商品表面对光线的反射情况,可以将其大致分为吸光体、反光体和透明体三种类型,在商品拍摄时,拍摄者不仅需要对光线有充分的理解,还要具备一定的布光能力,针对上述三种类型的商品,可以采用以下布光方式进行拍摄,可达到较好的商品展示效果。

小贴士

摄影用光的艺术魅力

1.吸光体的布光方式

吸光体包括毛皮、服装、布料、粗陶、橡胶、亚光塑料等,它们的表面通常是不光滑的,因此对光的反射比较稳定,即物体的固有色比较稳定、统一,而且通常这类商品自身的视觉层次也比较丰富。为了再现吸光体表面的层次质感,布光的灯位通常以侧光、顺光、前侧光为主,这样可以使其层次和色彩都表现得更加丰富,如图3.10所示。

图3.10 拍摄吸光体的布光方式

2.反光体的布光方式

反光体的表面非常光滑,对光的反射能力也比较强,犹如一面镜子,所以拍摄反光体时一般要使其出现“黑白分明”的反差视觉效果。反光体多是一些表面光滑的金属饰品,或是没有花纹的瓷器,要表现出表面的光滑质感,避免一个立体面中出现多个不统一的光斑或黑斑,最好的方法是采用大面积照射的光或利用反光板照明,光源的面积越大越好,如图3.11所示。

图3.11 拍摄反光体的布光方式

大多数情况下,反射在反光体表面上的白色线条可能并不均匀,但必须保持线条的统一性和渐变效果,反光体布光的关键在于对反光效果的处理,特别是一些有圆弧形表面的柱状和球状物品,在拍摄中通常要使用黑色或白色卡纸来打反光,以加强物体表面的立体感。

3.透明体的布光方式

透明体表面非常光滑,这种清澈、透明的材质,能够自由地传导光线而不改变其特征,从而具有玲珑剔透的艺术效果。透明体大多是香水、化妆品等液体或者玻璃制品,在拍摄前,需要设计拍摄方案,预想拍摄效果,拍摄时根据需要对每盏灯逐个进行测试,同时不断变换灯位,最终确定能产生最佳效果的布光方案,如图3.12所示。

图3.12 拍摄透明体的布光方式

3.2.4.2 拍摄环境

小件商品适合在单纯的环境里进行拍摄,这类商品本身体积很小,在拍摄时不必占用很大的空间,微型摄影棚就能有效地解决拍摄环境问题,免去了布景的麻烦,还能拍摄出漂亮的、主体突出的商品照片。如果没有摄影棚,则应尽量使用白色或者纯色的背景(如白纸和纯色、清洁的桌面等)来代替。

拍摄大件商品可以选一个室内或室外空旷的场地,拍摄时要尽量选择整洁和单色背景,除了衬托商品而使用的参照物或配饰除外,照片里不宜出现其他不相关的物体,如图3.13所示。

图3.13 拍摄大件商品的布光方式

3.2.5 取景与构图方法

一张照片是否美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取景和构图的好坏。取景是指选择把哪些景物摄入镜头的过程,而构图就是把摄入镜头的景和物进行合理组合,使其变得更加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也使画面显得更为美观的过程。一般来说,取景和构图是同时完成的,但后期还要对照片进行裁剪、取舍等处理和加工,后期制作结束后才算真正完成构图环节。取景和构图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因此在这方面要经过系统化的学习。下面介绍一些取景和构图的基本知识。

3.2.5.1 取景要点

要拍出好的商品照片,取景是第一步。在按下快门之前,首先要明确拍摄的主体是什么,想要体现主体的哪些特点。取景的要点是突出主体、合理组合、删繁就简、适当布局,简单归纳就是要做到“取、组、舍、布”。

(1)取。根据拍摄目的选取拍摄的主体对象和表现方式。

(2)组。将拍摄主体、背景和装饰进行合理组合,做到烘托主体、主次分明。

(3)舍。取景时要学会删繁就简,避免画面杂乱无章。

(4)布。适当布局,使主体和配饰在画面比例上分布得当。

3.2.5.2 构图方法

构图也有基本的原理和方法,以下介绍四种基本的摄影构图方法。

1.黄金分割法构图

使用黄金分割法构图,画面的长宽比例通常为1:0.618,这一比例也称黄金比例,如图3.14所示。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采用这个比例,如电影和电视屏幕、杂志等。画面几何中心右侧偏上的位置是放置拍摄主体最佳的位置,以此形成视觉中心。黄金分割线可以是横向的也可以是纵向的,即画面可以为上下结构或左右结构。

图3.14 黄金分割法构图

2.三分法构图

三分法从黄金分割法引申而来,用两横、两竖线条把画面均分为九等份,也叫“九宫格”,中间四个交点成为视线的重点,也是构图时放置主体的最佳位置。这种构图方式并非要求必须将画面主体占据画面的四个视线交点,在这种1:2比例的画面中,主体占据任何一个交点都可以,如图3.15所示。

图3.15 三分法构图

3.对称法构图

对称法是为了突出主体,在拍摄时将主体放在画面的中间,左右基本对称的构图方法,也称均分法构图。实际拍摄时为了防止画面显得过于呆板,往往在对称之中略有偏移,如图3.16所示。

图3.16 对称法构图

4.疏密相间法构图

当我们需要在一个画面中摆放多个物体进行拍摄时,最好是将它们放置得错落有致、疏密相间。如图3.17所示,将被拍摄的水果切片适当地相连或交错,往往会让画面显得更加紧凑、主次分明。

图3.17 疏密相间法构图

图3.14原图

图3.15原图

图3.16原图

图3.17原图

小贴士

构图在摄影中的重要性仅次于光线,它也是摄影师必备技能之一,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构图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