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新青年·新文化:中国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现象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青少年社交网络使用行为本节数据未特别标注的均来自针对416名青少年的深入访谈式调查。

为了更加有针对性地考察青少年的社交网络行为,我们对416位青少年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访谈式调查。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考察青少年使用社交网络发布信息的频率时,青少年选择“偶尔”发布信息的最多,占到75.85%的水平,经常发布信息的为18.12%,而选择“频繁”或者“从不”发布信息的青少年都属于很少的群体,仅仅占到3.86%和2.17%。这是因为在社交网络上,如果青少年发布的信息比较频繁,容易引发他人的反感情绪,而如果在社交网络上一直处于沉默状态,不发布任何信息,又不利于维持其社交圈的活跃度和稳定性。因此,更多的青少年选择偶尔或者经常性地发布一些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维护其社交圈。

信息发布的性别差异、平台选择和自我认同

经过深度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女性青少年发布相关信息的热情都要比男性青少年来得更高。在我们的调查中,对于各种类型的社交网络上发布的信息,都有超过50%的女性青少年表示曾经或经常发布,其中美食美景和心情感受类信息最受偏爱。而男性青少年在社交网络中大都更为沉默,大部分男性青少年表示较少在社交网络中发布信息,即便是男性青少年发布信息较为集中的新闻类和实用类信息,他们的发布频率也低于女性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与男性相比,女性更乐于与他人进行分享、互动和交流,而在互联网社交网络之中,这种差距又被进一步强化和放大了,主要体现在女性青少年信息传播发布的内容类型更加宽泛,女性获得了更大的话语权和自主空间。不少女性青少年受访者表示,在传统社交网络中她们很少会谈及新闻时事信息,但是在互联网社交网络之中,她们更有可能因为看到相关新闻信息而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者评论。

在平台选择上,微信和QQ是青少年最常发布信息的社交平台。QQ一直在社交平台的使用上占据不败之地,而微信作为“后起之秀”,势头也很强劲。微信和QQ的好友来源多数是亲人朋友同学等,是与自己的社交圈进行沟通交流的“强关系”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青少年发布诸如“心情感受”“美食美景”等信息,更能受到亲朋好友的关注及反馈,这些能帮助青少年进一步地“社会化”,从而融入社会群体之中;微博作为“弱关系链”的社交平台,其中的好友可能更多的是陌生人,人们更多的是浏览自己关注的公众人物发出的信息;而论坛、贴吧则是小部分兴趣的聚集地,适用范围没有那么广。

从社交平台的使用率来看,在考察“你使用过哪些社交网络?”时,微信和QQ的使用率最高,分别为95.41%和95.17%;微博紧跟其后,为76.81%;而论坛、贴吧、其他的使用率都很低,仅仅为4.11%、11.11%、2.66%。从对社交平台的信任度来看,微信、QQ、微博、论坛分别为3.1、2.75、2.46和1.37,微信和QQ仍然拔得头筹;从青少年用户每天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信息的频率(“频繁”“经常”“偶尔”“从不”)与使用过哪些社交网络交叉分析来看,不管发布信息频率如何,微信、QQ都占据很大的比例,维持在90%左右。因此,青少年热衷于选择微信和QQ作为发布信息的平台,对它们的信任度也最高。

随着我国网络的普及,社交网站和智能手机的盛行,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加入到了网络社交行列,网络社交产生的网络环境将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青少年发布的信息如果得到积极评价,会增加他们自我认同感。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如果青少年发布的信息得到别人的积极评价,在男性青少年中,69%的人选择“会获得认同感”,“无影响”的比例仅仅为22%,73%的女性青少年会获得认同感,“无影响”的则为12%。青少年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渴望得到积极评价,收获认同感,从而建立良好的形象和人际关系。而当青少年发布的信息收到他人负面的评价时,在男性青少年中,62%的表示无影响,仅有10%的表示会受到打击;而在女性青少年中,45%的表示无影响,18%的会感觉受到打击,比男性青少年受到的影响更大。

而女性青少年发布信息之所以更加希望获得他人的正面反馈并能从中获得更多的认同感,是因为女性青少年本身是一种“社交动物”,她们更多地将社交网络看成是一个偏向私人化的情感交流平台,更渴望得到他人的正面评价。

丰富而复杂的信息获取和反馈

根据现有社交网络的特点,在对416名青少年的深入访谈式的调查问卷中,我们设置了在社交网络的信息接收内容有“心情感受”“美食美景”“实用信息”“新闻信息”选项和受访者需自行填写的选项“其他”(最多选两项),有效填写人次共414次。选择“实用信息”和“新闻信息”的最多,分别占到总体的66.43%和54.83%,这是因为社交网络的时效性和传播力强,能够更迅速地筛选出青少年感兴趣的关于“实用信息”和“新闻信息”的热度较高的资讯,对于青少年的生活和社交帮助较大。其次是“心情感受”“美食美景”和“其他”,各占40.34%、23.91%和2.9%。其中,在选择“其他”一项的受访者中,所占比例较高的是“阅读其他用户撰写的作品”和“关注偶像动态”两类,这也与社交网络的个性化设置有关,青少年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订阅和参与反馈,充分满足了青少年对于个性化的要求。

除了接收信息内容的差异,青少年在社交网络上所接收的信息内容的主次排序也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既存在客观原因,例如,(1)受访者使用的具体的社交网络的特点、主要功能、用户定位等因素;(2)不同的社交网络上青少年可接收的信息有明显差异,如,微信更侧重熟人动态等,微博更侧重公共事务等。也存在主观原因,即受访者使用社交网络浏览信息的时间、个人的偏好和对信息的个性化选择等。

从上面的分析也可以看出,社交网络的普及为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带来了变革,信息的接收者正在由被动接收、单向接收的“受众”向主动选择、多向传播的“使用者”进行转变。社交网络自带的功能使信息接收者储存加工信息的能力和传递反馈信息的能力都得到了强化。

青少年对正面信息更易作出反馈

信息反馈,是指由控制系统把信息输送出去,又把其作用结果返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在社交网络上则表现为对其他使用者所发布的信息做出反应。在调查问卷中,我们设置了“正面信息”和“负面信息”来考察青少年在面对这类信息时作出的信息反馈。

问卷中的“正面信息”是以提问“在浏览信息时,您接触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时所作出的反应”展开的,指信息接收者愿意看到、乐于看到或感兴趣的信息。问卷最后的统计结果是:青少年用户中,不做出操作上的反应的人占6.76%;愿意点赞的人占到30.92%,点赞已经渐渐异化为青少年维持其社交圈的快速便捷的方式之一,甚至成为一种“义务”式的存在;选择转发或评论的人数最多,占总数的40.1%,如今的青少年愿意在社交网络上表达自己的态度和倾向;而选择收藏该条信息的是22.22%。除少数受访者外,大部分青少年社交网络的使用者都愿意做出基于平台操作的反应,该结果表明大多数的受访者乐于积极回应自己所感兴趣的信息,使用“点赞”方式表达对信息发布者的支持赞许,使用“转发”的方式传播给更多用户,对信息内容进行“评论”抒发个人见解,或是“收藏”以备日后查看。

这里的“负面信息”是提问“在浏览信息时,您接触到自己不喜爱的信息时所作出的反应(代购、广告等)”,指代的是朋友圈代购、广告、过激言论等信息接收者不乐于见到的信息。在正常的社交网络使用中,大部分的用户都能够接触到使自己“产生好感”或是“产生反感”的信息,鉴于多数社交网络针对好恶的功能存有差异,问卷将两者分开,并针对中间状态设计“无反应”选项。根据调查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其中选择进行屏蔽的人数最多,占到43.24%;选择无操作的比例高达41.55%,基本与选择进行屏蔽的人数持平;仅有12.8%的人会明确表示其反感;而选择弃用软件的人数最少,占总数的2.42%。如果将受访者对正面信息的反应结果与受访者对负面信息的反应结果进行对比,易得出受访者对负面信息做出的反应远小于对正面信息所做出的反应的结论。尽管就正面信息与负面信息的传播速度比较,负面信息的传播速度往往是一种病毒式的传播速度,能够在短时间内收获大量的阅读量,但是,由于社交网络上信息的多元化,青少年对于负面信息也产生了更强的“免疫力”,愿意针对此类信息作出回应的青少年也就只有少数人了。

信息接收反馈与信息发布反馈的关系

青少年使用社交网络时,以正面信息为例,在浏览信息时的反应(“无反应”“点赞”“转发或评论”“收藏”)与发布信息后对他人反馈的心态(“获得认同感”“向别人炫耀”“激发发布信息的热情”“无影响”)存在正相关性。如表2-2-1显示,偏好回应他人信息的受访者更希望能够得到他人的回应,且能够切实影响他们在社交网络上的信息发布行为。对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做出操作反应的青少年在自己发布信息收到正面回应时获得认同感的人数明显大于对正面信息无反应的人,选择“炫耀”一项的受访者在接触正面信息时明显愿意点赞。

表2-2-1 青少年发布信息得到他人正面反馈的反应

同样,结合表格2-2-2,未在浏览正面信息时进行反应的受访者在自己发布正面信息得到正面反馈无影响的概率大于其他三项。他们在自己发布的信息遭到他人负面的回应时,无影响的概率也高于其他三项。

综合上述分析,可得到这样一个结论:青少年在浏览信息时更愿意对正面信息做出反馈;在发布信息时,则更容易受到负面反馈的影响。青少年正处于塑造自己社交形象的阶段,他们积极地在社交圈中“扮演”着自己想要呈现的形象,他们需要获得他人对自己的认同,并通过这种正面的反馈来指导自己进一步地进行“扮演”。

表2-2-2 青少年发布信息得到他人负面反馈的反应

信息内容接收中的差异性

根据交叉分析显示,受访者浏览信息的种类与其使用社交网络的目的有关联。尽管在不同的使用目的下,选择“实用信息”和“新闻信息”为主要浏览信息类型占的比重很大,但是,以“结交新朋友”为使用目的的受访者在社交网络上选择关注他人的心情感受的比例最高,达到31.94%,而“维持现有亲友关系”“即时通信”“获取信息”选择关注他人心情感受的比例分别为22.84%、18.92%、20.24%。这类青少年希望在社交网络上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减轻自己的“孤独感”,并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来实现自己社交圈的拓展和维护;同时,使用目的会带来浏览信息类型的差异,浏览信息类型差异又会继续对使用目的产生影响,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论坛(如豆瓣、天涯)和贴吧一类开放度较高、封闭性较差的社交网络上,“心情感受”的浏览量明显低于封闭性更高的社交网络,仅为23.53%和32.61%,而在微信、QQ、微博、其他上浏览心情感受的比例分别为41.27%、40.1%、39.94%和36.36%。这是因为心情感受相比其他信息更容易涉及个人信息,对他人准确理解、正面反馈的需求也更高,更需要接收到“熟人”群体的关注。因此,心情感受类信息多少随着社交网络的开放度递减。“心情感受”外的其他内容,在各个社交网络平台中无显著差异。

如图2-2-1表明,我们以“对于之前从来没有关注过的信息出现多少次会引起你的兴趣?”来考察信息重复对于青少年的影响。从同一种信息类型来看,尽管信息的重复次数会对青少年的兴趣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在重复1~10次的情况下,心情感受类信息的关注度会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而当重复次数达到10次以上时,关注的比例又呈现了下降的情况。然而,与重复度不会引起青少年兴趣变化的情况相比较,心情感受类信息的关注比例并没有出现较大的波动,关注比例幅动维持在3%之间,相对稳定。“其他”信息也是如此。但是,美食美景、实用信息和新闻信息的关注比例出现了8%以上的变化,说明青少年网民对这些信息更加敏感。

图2-2-1 不同重复次数会引起兴趣的青少年浏览信息类型

选择浏览“其他”信息的青少年中,有33.33%选择了不管社交网络上原本他并不感兴趣的信息,重复出现多少次都“不会”引起他的注意,这些受访者在使用社交网络时有更强的目的性和偏好性,因此更不容易被影响。

但是,就整体而言,选择不受重复影响的人的比例仅为20%,可见对大多数青少年而言,同样的信息重复出现,是增强传播效果的方法之一。一个人接触某一信息的次数越多,越容易接受它,在多次的接受之后,信息的接受者有可能改变之前的态度,尤其是在重复出现的信息并不是完全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丰富、更具有体验性的情况下。

青少年社交网络信息接收行为值得注意的问题

首先,是反馈不当的问题。一般来说,反馈不当可以分为零反馈、反馈不足、反馈失实和反馈过度四种情况,反馈不当的影响因素既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调查显示:青少年在使用社交网络时,对负面信息的处理态度与正面信息迥然不同,大多数的受访者选择了无视。这里的无视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视若无睹,即虽然不乐于看到,但也没有到积极回应的地步;另一方面是屏蔽,即看不到即可,这一现象中很可能存有不足的反馈或一定程度上的消极回应,这与青少年使用社交网络的心态相关。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积极的一方面来阐释这一现象。使用过激言论诱使信息的接收者争论、反驳以实现信息的病毒式传播的现象,在社交网络上十分常见,不转发并对其进行抨击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遏制负面信息传播的积极作用。

其次,是获取信息的可选择性。对用户来说,社交网络的优点在于信息丰富,能够将有某种相似之处的人们聚集在一起,能够帮助青少年实现群体生活中的个性化。社交网络使用的普及,使信息的接收者也有可能成为信息的处理者与信息的发布者,传统的传受关系由此逐渐解体。社交网络简单的操作方式和庞大的用户数量让使用者可以在短时间内低成本的获取信息、交换信息、发布信息。

但比较现实中的社交,社交网络上的社交是虚拟的、不完全的。这集中表现为社交网络上的信息是经过筛选的,并不是完全的个体用户真实生活中的样子;可使用的表达好恶的操作手段有限,途径单一;信息的数量多,具体内容质量良莠不齐。大部分的青少年没有特别明确的使用目的,容易受到影响,虽然能够进行选择,但社交网络上可供选择的有价值的信息是有限的,投入大量的时间或沉迷其中往往得不偿失。

自我呈现的双向互动与线下社交依托

根据问卷调查可以看出,84.54%的青少年都会在社交网络上发布自己的“心情感受”,而发布“实用信息”“新闻信息”“美食美景”的则分别占39.13%、28.99%、9.9%。这说明大多数社交网络的青少年用户都是愿意甚至乐于在社交网络上对自我的性格、生活进行展示的,我们称之为“自我呈现”。

自我呈现,是指个体为使他人按其愿望看待自己而展示自我、影响他人的努力。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提出,人际交往和舞台表演一样,是存在前台和后台之分的,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在“前台”和“后台”的表现也存在差异。[美]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大多数人都有工作和家庭区域,而这区域决定了他们每天生活中的行为。每个区域都有不同的行为标准,它们规定了表演者呈现的各个方面。人们之所以要进行自我呈现有很多原因。首先,自我呈现是为了促进社会交往,很多社会交往受社会角色统御,每个人都要扮演一定的角色,以使社会交往顺利进行下去;其次,自我呈现是为了获得物质或社会奖赏;最后,自我呈现是自我建构的过程,是为自己建构一个特定的身份,让别人相信自己拥有某些品质或特性,反过来满足个人自我增强的需求。

这种自我呈现也是双向和互动的。一方面,用户积极向自己的信息受众做出展示;另一方面,受众的反应反过来也会满足用户的需求,甚至受众的积极或消极的反应也会间接引导用户后期的信息发布。可以说,大多数自我呈现的人实质上还是想得到他人的关注、评价,甚至以此评价为导向,去修改调整自己所发布的信息。72.71%的用户在发布的信息得到受众积极肯定时,极容易获得认同感;11.59%的用户则容易激发再次发布信息的热情。这样积极的反馈,会形成良性的循环,对用户的信息内容、发布频率起到引导作用。

反之,如果用户得到的是消极的反馈,反作用依旧明显。但这种作用与积极反馈所带来的正面反应不一样。消极评价会让青少年用户一定程度上受到打击,产生自我否定的情绪,从而减少信息发布的频率。问卷调查显示,如果用户发布的信息得到消极评价,15.7%的用户会受到打击;31.16%的用户会以此为导向,减少发布信息的频率,也就是说,产生消极反作用的几乎占据大半。但是毕竟是在虚拟的网络上,青少年性格鲜明,因为他人评价而自我否定的只占到了4.35%,高达48.79%的用户并不会受到受众消极反馈的影响。

我们还发现,社交网络上好友的构成不同会导致用户对不同社交网络的信任度不同。在对众多社交网络的信任度调查中,以0~5进行评分(0表示特别不信任,5表示特别信任),“微信”的信任度高居榜首,达到3.1的权重。微信往往以电话号码为账号,建立在以电话号码为基础上的人际关系往往是熟人关系,从而导致用户对亲友所发布的信息信任度较高。QQ和微博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分别为2.75和2.46。论坛这种建立在兴趣爱好集合的社交关系的基础上的社交网络获得的信任度最低,仅为1.37。

用户在使用社交网络时,会考虑到不同社交网络上受众构成、信息来源等的不同。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将青少年社交网络上好友来源的构成和使用社交网络的目的进行交叉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由更多“强关系”构成的社交网络,即好友来源是“亲友”和“学习工作关系”的青少年用户,更偏重于使用社交网络来与自己的社交圈进行“即时通信”,占比分别达到37.22%和36.69%,而“结交新朋友”的比例仅仅为4.5%和4.4%。也就是说,用户更多的是真实的人际关系的延伸,主要的功能是即时通信、获取信息、维持现有亲友关系。而好友来源选择“弱关系”的青少年,即选择“陌生人”和“其他”选项的部分,则更偏重于“结交新朋友”,比例达到12.77%和10.53%,“即时通信”的比例下降为29.79%和21.05%。针对这类受众较多的社交网络平台,信任度的不同和受众构成的不同,使得用户在发布信息时,会主动对受众进行选择,心理产生预设的既定受众。

不同接收主体和接收情境的反应差异

我们的调查发现,不同的接收主体对社交网络上的不同信息会做出不同的反应。

对于“社交网络上出现的商品宣传(如微博、微信的商品推荐,豆瓣的商品介绍)会对您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一问题,36%的调查对象选择了“先确认信息真假再说”;选择“相信并购买”的只有0.9%,由此可见社交网络的使用者对待网络上的商品推荐相当谨慎;43%的调查对象选择了“从来不购买”这一选项,也就是说,接近半数的网络使用者在面对社交网络上的商品推荐时,无论真假,都不会接受。结合“从来不”这一选项的数据考虑,青少年对待社交网络上商品的态度,不仅是谨慎,更抱有明显的怀疑态度。联系新闻中不时曝出的网商卖假货的事件,网络用户抱持这种怀疑态度不难理解。

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男性和女性对待社交网络上的商品宣传有着不同的态度。53%的男性表示自己从来不购买社交网络上推荐的产品,而在女性群体中,始终不为所动的比例明显低于男性,为40%。由此可见,女性更容易被社交网络上的商品宣传鼓动,女性的购物欲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天生”的欲望,购物也一定程度上起到促进女性进行社会交往的作用。对于蔓延到社交网络上的商品信息而言,大部分女性仍然是缺乏抵抗力的,她们会产生购买商品的欲望,也因此,对社交网络商品宣传真实性问题的反应对比鲜明——女性选择“确认信息真假再说”和“从来不”的比例分别为39%和40%,男性则分别为28%和53%。显然,相比较女性而言,男性青少年在购买商品上更理性。

此外,浏览信息时,青少年接触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时的反应及对自己发布的信息收到的评价的反应,也对购买行为有影响。对接触到的各种信息没有明显反应,对自己收到的评价不在意的群体,面对社交网络上天花乱坠的商品宣传也表现得不为所动,选择“从来不”的人数接近50%。受众对待网络商品打折信息、代金券发布信息的态度和面对网络商品宣传的态度呈现出高度的统一性,直接忽视代金券等消息的群体中67%的人从来不购买网上宣传的商品,而另一方面,关注代金券等信息的受众有很大可能会进行消费。代金券等虚拟优惠券的发布和实体优惠券一样,能够起到刺激消费的作用。由此可见,网络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以现实为模板,受众依据现实而选择网络活动的行为在根本上是受现实生活经验的影响而产生的。

我们还发现,不同的接收主体对社交网络上的新闻事件也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对社交网络上出现的政治事件、新闻事件(如灾区祈福活动)等,64%的受众选择持续关注事件,只有19%的人会参与其中,0.4%的人会号召他人一起参与。从以上三个数据可以看出,在新闻事件方面,青少年使用社交网络的主要目的仍是获取信息,参与度并不高。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

其一,性别和学历的影响。男女性对社交网络上的新闻事件都表现出了高度的关注,大部分人都选择了“持续关注”,其中男性达到56%,女性达到68%,女性甚至呈现出高过于男性的关注度。但在参与度上,两者存在差距,男性中有21%选择参与其中,而女性略低为19%,在有关新闻事件的活动中,男性的行动力高于女性,这与现实生活中,两性在政治领域不同的活跃状态相符合。不同的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受教育水平塑造不同程度的思想觉悟,青少年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度也随学历的提高呈递增趋势,高中以下、本科、研究生及以上,三个群体中选择持续关注事件的比例分别为56%、64%、75%。

其二,参与程度的影响。在我们的调查样本中,选择“号召别人一起”参与新闻事件的群体,在面对“对于社交网络上出现的商品打折,发布代金券等信息,你会产生什么影响”这一问题时,全部选择了“带动好友一起”,体现出高度的统一性。

在关注与参与之外,有15%的受访者选择了“根本不关心”这一选项。和第一部分十分相似,在对接触到的各种信息没有明显反应,对自己收到的评价不在意的群体中,不关心社交网络上发布的新闻信息的人的比例要比其他群体更高。

表2-2-3 青少年对社交网络上商品促销信息的态度与对新闻事件的态度关系

其三,自身发布内容的影响。在社交网络上发布内容的不同,对用户是否关心网上新闻信息也有影响。在网上发布的信息主要内容为“新闻信息”的群体中,有29%的人完全不关心社交网络上的新闻事件报道。虽然同样为不关注新闻信息,但与其他不关注的原因显然不同,前者是因为对网上信息不感兴趣,后者则是因为已经拥有消息来源,不需要再关注。

与上述情况相应的是,不同受众参加线下活动后在社交网络上的反馈情况也呈现出各种差异。网络影响到现实生活的一大例子便是线下活动,比如各种同好会(由于相同爱好聚集在一起的活动),如定期举行的二次元展会,贴吧论坛的同城见面会等。调查显示,20%的社交网络用户表示自己没有参加过线下活动;11%的用户参与线下活动后,不会在网上反馈意见。与之相对,30%的人愿意在参加活动后在线上反馈自己的感受;20%的活动参与者愿意和别人交流讨论;14%的参与者会关注后续活动;另有3%的参与者会对活动提出建议。由此可见,青少年也从曾经的单纯接收信息的“单向度的人”成为了愿意反馈的人。

参加线下活动的不同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的影响:一是学历的影响。参加线下活动后,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青少年更乐于在社交网络上表达自己的感受(32%,高于平均值30%);高中及以下学历的群体则更乐于和别人交流讨论(38%,高于平均值20%)。由此可见,学历越高的青少年,越愿意在社交网络上发表自己关于某一问题的看法和观点。

表2-2-4 不同学历青少年参加线下活动在社交网络上的反馈

二是使用目的和参与度的影响。以结交新朋友为使用目的的用户在参加活动后,更倾向于和别人讨论该活动。青少年使用互联网的不同行为最终都会指向他最根本的使用目的。而对没有特定使用目的的受众来说,他们对网络的使用度、依赖性比其他群体要低。比如,对获取到的信息、获取到的评价反应冷淡的用户群,参加线下活动后不在网上进行反馈的比例达到了51%,远远高于11%的平均值。

综合分析上述三个部分,我们可以看出,不同使用目的的人群在线上线下的行为具有统一性,比如关注网上购物信息的群体,会对代金券、打折消息进行积极的反应,更愿意根据网上的商品宣传购买产品。而对网上某几种信息反应冷淡的受众,对其他信息、网上组织的线下活动的反应也一如既往的保持着冷淡疏离的态度。例如,从来不购买网上宣传商品的群体对网络上的新闻事件关注度低,根本不关心的比例达到21%,高于平均值15%。这一群体对线下活动的参与热情也比其他群体低,没参与过活动和参与活动不反馈的比例分别为28%和16%,高于平均值的19%和11%。与之相反,愿意考虑购买网上宣传商品的群体对网上新闻事件和线下活动参与度都相对较高。因而,青少年在使用社交网络时,各行为间相互联系,网络行为在现实中的反应也有迹可循,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性别、年龄、学历以及使用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