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晋文公遭迫害流亡
春秋五霸的头一个是齐桓公,第二位就是晋文公了,孔子《论语·宪问》对这二人的评价是:“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谲就是诡诈之意。晋文公的经历非常坎坷,因家庭变故在外流浪十九年,饱尝人间冷暖。所以,他的为人处事,用诡诈计谋的时候多,齐桓公则不是这样,他是世家贵族出身,为人处事都有绅士的派头。
晋献公是个昏庸的国君,宠爱妃子骊姬。他听信了骊姬的话,准备让骊姬的儿子奚齐继位,便处心积虑地谋害太子申生。申生死守着忠孝的封建伦理,承担着骊姬捏造的罪名而被迫自杀。清代天津杨柳青戏出年画《蜜蜂计》就是描绘骊姬设下蜜蜂计陷害申生。骊姬除掉申生后,又打算陷害公子重耳和夷吾,使他俩不得不逃亡到别国去。晋献公逐出诸子后,便立骊姬的儿子奚齐为太子。
清代天津杨柳青戏出年画《蜜蜂计》
重耳遭到骊姬的迫害,离开了晋国都城绛,开始了流亡的生涯。重耳在晋国算是一个有声望的公子,一批有才能的大臣如狐毛、狐偃、赵衰、先轸、介子推等文武精英都愿意跟着他。重耳带着他们在国外颠沛流离了十九年,先后辗转到狄国、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楚国、秦国等八个诸侯国。河南朱仙镇年画《重耳走国》刻绘的是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与楚王狩猎,山谷中窜出一兽,黑斑遍身,高大如马,似熊非熊,其鼻如象,足似虎,尾如牛,剑戟不能伤之。重耳的谋士赵衰认得此兽名貘,说它乘天地之生灵而生,好食钢铁,便溺所至五金皆化为水……楚王问怎么制服,重耳侍卫魏准徒手进前,那兽将魏准的鎏金腰带舔去一截。魏准气急,跃身跨上兽身,终于将其擒获。
河南朱仙镇年画《重耳走国》
重耳在外避难十九年,直至六十二岁才凭借秦穆公的力量回国即位做国君,称为晋文公。在位期间,他重用有才干的赵衰、狐偃等人,励精图治,发展生产,国力日益强盛,出现了“政平民阜,财用不匮”的局面。公元前635年,周王室发生内乱,周襄王逃出避难。晋文公利用这一机会兴兵勤王,打败了发起动乱的王子带,并护送周襄王回京城。为了感谢晋文公的恩惠,周襄王把河内、阳樊等地区赏赐给了晋国,这一举动大大提高了晋在中原诸侯中的威望。
晋文公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为了实现称霸天下的愿望,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与民同苦乐,减轻关市的征税,减轻刑罚,布施贫民,救济饥荒,使人民能安居乐业。他不断增强晋国的实力,坚守信用,建立起了自己的威信。当时与晋有力量争霸的是长江流域的楚国,晋文公想成就霸业,非与楚国交锋不可。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国为夺霸主地位在城濮大战,楚国战败,晋及齐、鲁、宋、卫等七国国君和周王室大臣王子虎订立盟约,正式称晋文公为盟主;不久又会诸侯于温,周襄王也被请赴会,任命晋文公为诸侯之长,命他安抚四方,监督和惩治危害周天子的人。于是晋文公主持践士之盟,从此当上了中原的霸主。清代年画四条屏《历史故事》之《晋楚更霸》就是描绘晋文公、楚庄王先后称霸。
清代年画四条屏《历史故事》之《晋楚更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