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年画:赏年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6 老子骑青牛出函关

老子,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曾做过周管理藏书的官员,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对中国两千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老子的道家思想与儒家、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

公元前516年周王室内乱,各诸侯国热衷于权力争夺,战争频繁,民不聊生,老子对周室失望透顶,于是决定辞官西行。汉人刘向在《列仙传》说,老子西游即将经过函谷关。把守函谷关的关令尹喜是个善观天象的人,他看见一团紫气聚集,由东向西滚滚而来,十分惊喜,认为必有圣人将从此经过,赶忙迎接。果然见一位白发老翁骑着青牛徐徐走来,这老翁红颜大耳,双眉垂鬓,胡须拂膝,身着素袍,道骨仙貌,非同凡人,他就是老子。这就是成语“紫气东来”的由来,后遂以“紫气东来”表示祥瑞,如杜甫《秋兴八首》其五就有“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的诗句。

尹喜热情款待老子,又拜老子为师,每天恭恭敬敬地向老子学习。老子要出关西行了,尹喜想请老子写点什么留作纪念,老子推辞不掉,便把他用毕生心血所撰写的《道德经》赠给了尹喜。据记载,老子留书之后,就骑着一头大青牛,继续西行,从此杳无音信。

清代四川绵竹年画《老君案子》

清代四川绵竹年画《老君案子》描绘太上老君天庭饱满,鹤发童颜,两耳垂肩,眉长三寸,目光炯炯逼人,双手捧着阴阳八卦图,端坐在青牛背上。青牛似乎迈着有节奏的步伐,逍遥自在,悠然自得,左右有两个侍从,表现的是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的情景。

民国济南忠记电机织染厂月份牌年画《函谷关》、民国汉口茂记染厂月份牌年画《老君骑牛》都是以老子骑青牛出函关为题材的年画。

民国济南忠记电机织染厂月份牌年画《函谷关》

太上老君不仅是道教的象征,也是中国级别最高的神仙。清代北京纸马《太上老君》刻绘太上老君端坐,双眼含笑,须眉皓然,双手执芭蕉扇,身着描绘有八卦和星斗的宽袍,前有摆着香炉烛台的案桌,左右有四侍神。太上老君的神态和蔼可亲,目光深邃睿智,形象生动逼真,传神入画。

民国汉口茂记染厂月份牌年画《老君骑牛》

大概老君炼丹的缘故,那些大凡与金属器、炉火有关的行业都将老君奉为炉神,尊奉为他们本行业的祖师爷。河南滑县年画《老君火炉》刻绘老君怀抱如意居中盘腿而坐,左右各站一童子,下方一铁牛炉,上印“老君火炉”,是旧时金银铜铁锡及一些冶铸行业所供奉的神祇。

清代北京纸马《太上老君》

河南滑县年画《老君火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