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于廑《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古埃及的“金字塔时代”是指(  )。[2015年统考真题]

A.早王朝时期

B.古王朝时期

C.中王国时期

D.新王国时期

【答案】B

【解析】“金字塔时代”属于早期的法老文明,它开始于公元前2700年左右,结束于公元前1750年。这个时代大致上持续了1000年,对应于现代历史学家所称的古王朝时期。

2埃及法老尼科曾雇用什么人乘船绕航非洲获得成功?(  )

A.希腊人

B.腓尼基人

C.罗马人

D.赫梯人

【答案】B

【解析】腓尼基人,以善于航海闻名于世。2600年前,埃及法老尼科把几位腓尼基最优秀的航海家召集到王宫里来,令他们去开辟一条从没有人走过的航线。他们进行了第一次环绕非洲的航行并取得成功。

3《汉谟拉比法典》现存于(  )。

A.开罗博物馆

B.大英博物馆

C.巴黎卢浮宫

D.阿什摩林博物馆

【答案】C

【解析】《汉谟拉比法典》的石碑是1901年12月至1902年1月由摩尔根率领的法国考古队在埃及古都苏撒遗址发现的。石碑上部刻有太阳神、正义之神沙马什授予汉谟拉比王权标的浮雕,下部是用阿卡德语楔形文字刻写的法典铭文,共3500行,石碑现存巴黎卢浮宫。

二、名词解释

1伊浦味陈辞[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研]

答:伊浦味陈辞又称伊浦味箴言、莱顿纸草,因藏于荷兰莱顿博物馆而得名。发现于孟斐斯附近的萨卡拉墓地。本文首尾已损毁,中间亦多阙文。作者伊浦味描述了中王国末期(约公元前18世纪中叶)一次贫民和奴隶大起义的情景,还提到起义者打开档案库,取走公文书的情节。文献的作者伊普味是统治阶级人物,他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以教谕的口吻描述了第二中间期所发生的贫民奴隶大起义。陈辞充满了对起义者的谩骂和攻击,字里行间无不渗透对大起义的仇恨。但透过他的描述可以看到这次起义的规模和声势,因此该文献成为研究这次起义的重要资料。

2楔形文字[2015华中师范大学研]

答:楔形文字是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古老文字,这种文字是由约公元前3200年左右苏美尔人所发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在其约3000年的历史中,楔形文字由最初的象形文字系统,字形结构逐渐简化和抽象化,文字数目由青铜时代早期的约1000个,减至青铜时代后期约400个。已被发现的楔形文字多写于泥板上,少数写于石头、金属或蜡板上。书吏使用削尖的芦苇杆或木棒在软泥板上刻写,软泥板经过晒或烤后变得坚硬,不易变形。

3《吉尔伽美什史诗》

答:《吉尔伽美什史诗》是古代两河流域起源于苏美尔时代,至巴比伦时代编定成书的一部文学作品。该史诗将主人公乌鲁克城邦首领吉尔伽美什描绘为半人半神的英雄,他历经苦难得到了永生的仙草,但是最终因仙草被蛇偷吃而无功而返。史诗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人们探索生死奥秘这一自然规律的愿望,也表现了人们反抗神意但最终难免失败的悲剧色彩。同时,史诗中一些内容也体现了城邦首领和贵族会议的冲突。

4《乌尔纳姆法典》

答:《乌尔纳姆法典》是乌尔第三王朝的第一位国王乌尔纳姆制定的法典。乌尔是两河流域南部一个著名的城邦,第一、二王朝属于城邦政权,乌尔第三王朝时期,重新统一了两河流域(苏美尔和阿卡德地区),建立了王国。《乌尔纳姆法典》是基本内容为不准非法占用他人的田地;不许女奴擅居其女主人的地位和对女主人出言不逊;反对行巫术;对逮住逃奴的人,主人要给予一定报酬等。该法典是已知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法典,现存部分残片。

三、论述

1论述地理环境对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的影响。[2015年北京大学研]

答:(1)地理环境对埃及的影响

作为“尼罗河赠礼”的埃及,古埃及文明属于大河文明。尼罗河下游谷地河三角洲则是人类文明最早发源地之一,古埃及诞生在此。

尼罗河流域,它的西面是利比亚沙漠,东面是阿拉伯沙漠;南面是努比亚沙漠和飞流直泻的大瀑布,北面是三角洲地区没有港湾的海岸。在这些自然屏障的怀抱中,古埃及人可以安全地栖息,无须遭受蛮族入侵所带来的恐惧与苦难。

尼罗河最下游分成许多汊河流注入地中海,这些汊河流都流在三角洲平原上。三角洲面积约24000平方公里,地势平坦,河渠交织,是古埃及文化的摇篮,也是现代埃及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2)地理环境对两河流域文明的影响

两河流域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区域,主要指这两条河中下游区域,希腊语中称这块地方为“美索不达美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两河流域全年雨水稀少,但每年3~7月份两河都定期泛滥,而南部的苏美尔人正是掌握了这个规律,在泛滥后充分利用其肥沃的土壤,大力发展了农业。

大约公元前5000年前,两河流域兴建堤坝,利用河水进行人工灌溉,形成了较为初步的灌溉系统;而在农业上两河流域的人们大量种植了大麦、小麦、芝麻、豆类;大大丰富了人类生活。而在大规模的生产中,无形地增强了区域与区域之间居民的相互交往与联系,推动了各种技术的相互交流,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生产规模的扩大,加速了国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