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情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东方式修行的奥秘

1970年11月初的一个清晨,菩提伽耶的佛塔塔尖被不远处尼连禅河边升起的晨雾笼罩,消失在视野之中。佛塔旁生长着一株菩提树,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就是坐在这株菩提树下入定成佛的。

透过蒙蒙晨雾,丹尼尔瞥见一位年长的僧人正缓步围绕着圣迹做黎明后的转经早课。僧人剃着灰白的短发,戴着可乐瓶底一般厚的眼镜,他一边手捻念珠,一边口中默默诵念经文,称颂佛祖为“正觉智者”——梵文中称为“牟尼”:“牟尼,牟尼,摩诃牟尼,摩诃牟尼耶,娑诃!”

时隔数日,丹尼尔恰巧跟随朋友一起去拜访那位僧人。他居住在一间非常简陋的斗室里,房间内没有供暖设施,水泥墙上折射着晚秋的寒意。一块厚木板既作床,又作日间休憩的榻,在其一侧还有一张小床几,用来放置诵读的经文,除此之外,几无他物。与一名僧人的身份相符,房间内没有一件私人物品。

从清晨一直到深夜,僧人就坐在那张床上,他面前总是放着一卷打开的经书。无论何时有客人突然造访——这种情况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他始终以和蔼可亲的神色与温暖如春的话语热情相待。

僧人的品性——对所有访客都目光慈爱、神态轻松、态度温和,让丹尼尔感到非常不同于他在哈佛大学攻读临床心理学学位时所一直研究的人格特质,而且远比那些人格特质要积极得多。他的那些研究更关注消极方面:神经质类型、不可抗拒的负重感,以及纯粹的精神病理学。

另外,僧人身上默默彰显出人性美好的一面。比如,他的谦卑总是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故事是这样的:寺院的住持为了表彰他的精神状态,为他提供了寺院顶楼的一套房间作为住所,并派人照顾他的生活起居,但他谢绝了,他更偏爱他那间狭小简朴的僧人室。

僧人受到佛教各派别的敬仰,而这样的大德高僧寥寥无几。许多冥想大师求教于他,以获得关于寂天菩萨所撰的《入菩萨行论》(Bodhicharyavatara)的开示,这是一部关于菩提萨埵(简称“菩萨”)慈悲为怀生活的指南。

在遇见僧人之前,丹尼尔曾经跟随印度瑜伽修行大师尼姆·卡洛里巴巴(Neem Karoli Baba,巴巴意为“苦行僧”)几个月,而最初正是他吸引丹尼尔来到印度的。尼姆·卡洛里,以尊贵的“马哈拉吉”“马哈拉吉”在印度语中意为“印度圣哲”。——译者注而闻名于世,近年来他作为拉姆·达斯(Ram Dass)的精神导师在西方声名鹊起。那些年,拉姆·达斯曾带着催眠术游历印度,他从理查德·阿尔珀特(哈佛大学教授,因与同事蒂莫西·利里试验迷幻剂而被解雇)的崇拜者转变为这位瑜伽修行大师的虔诚信徒。1968年哈佛大学圣诞节放假期间,丹尼尔与拉姆·达斯偶遇,当时拉姆·达斯刚刚结束与尼姆·卡洛里在一起的时光从印度返回。那次偶遇最终促成了丹尼尔去寻找尼姆·卡洛里的印度之行。

1970年秋,丹尼尔设法争取到了前往印度的哈佛大学准博士旅行奖学金,并在喜马拉雅山山脚下的一所静修之处找到了尼姆·卡洛里巴巴。马哈拉吉过着苦行僧的生活,他仅有的世俗财产似乎是他在炎热的夏日里脚上穿的白色棉布袜,以及在寒冷的冬日里身上披的厚厚的花格羊毛毯。他没有特定的日程安排,没有组织,也没有任何固定程式的瑜伽姿势或冥想禅修。像大多数的苦行僧一样,他云游四方,行踪不定。多数情况下,每到访一处静修地,无论是寺院还是民宅,他都会在门廊上悬挂一只喇叭。

马哈拉吉似乎总是全身心地投入长时间安静的凝神参禅中,而矛盾的是,与此同时他又随时注意到谁同他在一起。西方人对于他们所认识的尼姆·卡洛里巴巴有着万花筒式的感受,详见:Parvati Markus, Love Everyone: The Transcendent Wisdom of Neem Karoli Baba Told Through the Stories of the Westerners Whose Lives He Transformed (San Francisco: Harper One, 2015)。对于马哈拉吉,丹尼尔感触颇深的是他十分平和的心境和他亲切和蔼的为人。他对每一位来访者——从政界高官到街头乞丐,无论贵贱,一视同仁。

丹尼尔从马哈拉吉身上感受到一种妙不可言的心灵状态,这是他之前从未在任何其他人身上体会到的。无论马哈拉吉在做什么,他似乎都可以毫不费力地处在一个充满幸福和爱的空间里,始终保持轻松自在。马哈拉吉所处的任何一种状态,似乎都不是脑海中的一个临时绿洲,而是一种持久的生存方式:一种完全健康的人格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