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早在旧石器时代,绍兴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便有史称“建德人”的人类在此驻足、繁衍生息。
这里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深埋地下七千余年的稻谷出土的那刻依然是那么地饱满,那是河姆渡文化的一束;大量精雕细琢的玉器令人叹为观止,那是良渚文化对世人的展现。
早在夏朝时期,这里被称之为“於越”,这里的人们亦被称之为“於越族”,经过祖祖辈辈辛苦劳作,勤劳的於越民族在春秋时期,在今天的绍兴府山建成了越子城,并以它为中心建立了国家,史称越国。在秦朝时期,这里成为了东南地区的郡邑,称会稽郡,此后随着朝代更迭,越州与会稽郡名称交替使用,直到南宋高宗赵构取其敕书“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之意,于建炎五年(1131)改元绍兴,将越州更名为绍兴府,成为“绍兴”这一名称的由来,并一直沿用至今。绍兴自公元前490年建城以来,2500多年来其城址一直未变,由此成为中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这更是一片俊杰辈出、荟萃的土地:手持耒锸,足蹬草鞋,那是为了救民于水患的大禹。他忍丧父之悲,置新婚妻子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以疏的方式治理了滔滔洪水,死后葬于会稽山麓,千百年来受着世人的瞻仰。口尝苦胆,身卧柴草堆,那是越王勾践。在争霸中被吴国打败的越国,并未气馁,而是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将昔日的劲敌踩在了脚下,如今,勾践投下出征美酒的投醪河水依然潺潺地流淌着。袒腹仰卧、怡然自得,那是书圣王羲之。他不因达官显贵来选婿而拘谨,反而成就了佳缘,史称“东床快婿”,一千多年过去了,他和友人曲水流觞,写下《〈兰亭集〉序》的兰亭,茂竹修林依旧,引来无数游人来此寻踪。
“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这首毛泽东作于1961年9月的《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的诗形象地描绘了钱塘江畔、越国故地曾出现的众多如鲁迅一样的铮铮铁骨,也显现了这是一块拥有深厚人文气息的沃土。
绍兴的山山水水养育了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悠久的历史文化又带给这里的人们一种从远古而来的基因,使这里的人们有着有别于其他地域的精神面貌。1881年,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就诞生在绍兴城内一个姓周的大户人家,一直生活在这片古老而深厚的土地上,直到十八岁那年才第一次离开故土,到南京去求学,此后断断续续放假、省亲、工作、搬家,可以说,他生命中的三分之一时间是在故乡度过的。但对于给了他生命的故乡这片土地,鲁迅却一直是抱有一种疏离的态度,在给挚友许寿裳的信中,屡次吐露想离开故乡,另觅他处的想法:
他处有可容足者不?仆不愿居越中也[1]
越中棘地不可居,倘得北行,意当较善乎?[2]
甚至有时对故乡抱有强烈的厌恶情绪,并发出了诅咒之声:
越中亦迷阳遍地,不可以行……近读史数册,见会稽往往出奇士,今何不然?甚可悼叹!上自士大夫,下至台隶,居心卑险,不可施救,神赫斯怒,湮以洪水可也。[3]
如果说在给挚友的信中,更容易有那种激愤之情,也许对故乡的厌恶之情有夸大之嫌,那么记录本人当时当地真实心情的日记应该会更容易体现这个人不同时期的喜恶了吧。
从现存鲁迅日记中可知,最早记述故乡的日记,是在1912年5月13日:“午阅报载绍兴于十日兵乱,十一犹未平。不测诚妄,愁绝,欲发电询之,终不果行。夕与季茀访燮和于海昌会馆。”那时的鲁迅,刚刚随教育部从南京迁到北京,居住在山会邑馆,还不到十天。从报上得知绍兴发生兵乱,非常担心家人的安危,想立刻发电报询问,不知道什么原因,最终没发,但心里依然“愁绝”,坐立不安,傍晚和许寿裳相约到同为教育部同仁、海宁人张邦华处打听消息。第二天想想还是不放心,一早就发快信给周作人,“询越事诚妄”,但迟迟得不到周作人的信,也没有其他任何消息,在19日的日记中出现了“苦望二弟信不得”的记载。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对故乡不是没有思念的,但更多的是因为那里有他的家人,兵荒马乱之际,家人安危应是第一位的,他作为家里长子长孙所要肩负起的责任,就是他来拿主意,决定在那样的状况下,怎么样安置好母亲和弟弟们,这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没有母亲、弟弟们在绍兴,故乡的兵乱应该不会引起他如此急切的关注和重视。
所以,当1919年年末,周氏兄弟卖掉聚族而居的祖屋离开绍兴,奉母携眷搬迁到他们定居的北京去后,鲁迅一次也没有回过故乡。哪怕和许广平定居于上海十年,上海离故乡绍兴只有两百公里左右的距离,也一次都没有回去过。就是在1928年夏天,为了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休息一下,也可说是度蜜月,鲁迅和许广平在许钦文的陪同下到杭州游玩,杭州毗邻绍兴,在这种天时地利的状况下,鲁迅都没有回绍兴看看。作为普通人,一般总是希望他的妻子和孩子看看他生活过的地方,以这种形式让他们参与到他的生命中。但自1919年始,鲁迅自己是一次都没有回过故乡,更遑论陪同妻儿回去了,而且现有的史料上也未有鲁迅向孩子提到故乡绍兴的话语,可见鲁迅对故乡的厌恶到了何种程度,由此也可以看出,故乡的人、事对鲁迅的伤害至深,让他对故乡到了这种决绝的程度。也许是爱之深恨之切吧。
不过,这片土地给他的影响已深深地融入了他的血脉中:
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4]
故乡山阴道的风景也常常进入他的梦乡:
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
……
……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5]
作为一位文学家,其作品更是他最好的心声。整理故乡先贤的著作,成《会稽郡故书杂集》:“……叙述名德,著其贤能,记注陵泉,传其典实”,殷殷故乡情溢于言表。集二十余年的时间和精力,多次校勘《嵇康集》,除了认为“嵇康的论文,比阮籍更好,思想新颖”鲁迅:《而已集·魏晋风度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33页。,赞赏他的“非汤武而薄周孔”的态度,和好发议论,拒绝与当权者妥协的精神外,应该也源于嵇康虽不是绍兴人,但他的祖籍是会稽上虞,鲁迅与他一样,身上同样有着“於越故称无敌于天下”的铮铮铁骨。
他的笔下不但有故乡的地域地貌、风土人情,更有融入他本人以及故乡民众的血脉精神,而这种贯穿着古越精神风貌就是通过一个个文字符号传递给众多读者的。创作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小说集《故事新编》即是其中之一。从1922年起至1935年止,《故事新编》创作时间长达十三年,在取材和写法上都不同于鲁迅的另外两部小说集《呐喊》《彷徨》。在这部小说集中,鲁迅创造了“古今杂糅”的艺术手法,“从古代和现代都采取题材,来做短篇小说”,形成了“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的总集。还运用“油滑”的写作手法,形成了“洗炼、峭拔而又幽默”的个人风格(茅盾语)。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及其王也,巡狩大越,见耆老,纳诗书,审铨衡,平斗斛。因病亡死,葬会稽。苇椁桐棺,穿圹七尺;上无漏泄,下无即水;坛高三尺,土阶三等,延袤一亩。”[6]鲁迅在绍兴任教之时,就曾带着学生凭吊,大禹陵如今还在迎来络绎不绝的各地游客。古越之地的东南沿海,是最早萌芽资本主义的地方之一,墨子主要代表了手工业劳动阶层,他的“非攻”“兼爱”思想更为这里的人们所接受和采用。吴越争霸时期的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更使这里的人们拥有刚柔相济的胆剑精神。偏于东南一隅,环境恶劣与面向大海,也使这里的人既具有理性务实的行事作风,又有勇于创新的博大胸怀;险恶的环境又使这里的人们以一种独特的幽默化解着生活中的不平和压抑。
正如鲁迅自己所言:“文学有普遍性,但有界限;也有较为永久的,但因读者的社会体验而生变化。”[7]众多的读者因自身所接受的学识、所经历的生活体验、生活阅历的不同,从《故事新编》中看到了诗意、现实批判性、复仇、爱,等等,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故事新编》中,鲁迅也不时地融入和流露出他生于斯长于斯的越国故地的人文精神。
注释:
[1]鲁迅:《100815致许寿裳》,《鲁迅全集》第十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3页。
[2]鲁迅:《110307致许寿裳》,《鲁迅全集》第十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5页。
[3]鲁迅:《110102致许寿裳》,《鲁迅全集》第十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1页。
[4]鲁迅:《朝花夕拾·小引》,《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6页。
[5]鲁迅:《野草·好的故事》,《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0—191页。
[6][东汉]袁康、吴平辑录:《越绝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7页。
[7]鲁迅:《花边文学·看书琐记(一)》,《鲁迅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