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永安国际集团(1950~2008)
(一)动因和过程
20世纪的50~70年代末,随着外资从香港撤出,以永安百货为基础的香港永安国际集团的发展达到一个顶峰。但永安百货在1980年以后,有越来越多的分店相继结业,2000年以后关店速度更呈加速度。1994年,永安百货还有12家分店,但现在只有5家,员工750名。永安百货现由上市公司永安国际有限公司经营,主席郭志梁,副主席兼执行董事郭志桁。
经历百年演变,香港永安已由一家传统环球百货公司扩张为一个业务多元化、国际化的大型集团,目前经营项目遍及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业务除了百货以外,还有房地产、汽车代理及经销、证券及期货经纪等,在美国有三十多家汽车零售店。近年,在大陆的投资也在增多,在武汉、天津等地都有店铺。2004年开始,在广东投资1亿美元兴建永安酒店和永安花园。但百货业已经不再是郭氏家族企业的核心业务。永安曾经营的银行、保险等业务,现在也已完全放弃。
郭氏家族虽然以百货起家,但他们现在的财富主要来自地产,自郭泉、郭乐开始已不断购进物业,1993年度来自地产投资的利润占70%。1994年出售永安中区大厦和永安人寿大厦,获利2.76亿港元。又斥资3亿港元购入澳门3项物业作收租用途。
现在的香港永安虽然已经不是行业领导者,但是郭家的第三代、第四代仍然在为家族产业不懈努力。郭氏家族现有财富估值3亿美元,仍是香港有名的富豪,曾列香港富豪榜100名以内。
(二)资本
郭氏家族现持有永安国际集团44.58%的股份,并透过永安国际有限公司持有永安百货控股权。1990年9月,永安国际以3.56亿港元出售永安百货40%的股权给日本西武百货集团,组成合资公司。与西武的合资,标志永安百货店国际化进入到资本国际化的新层次、新阶段。此外,永安国际还拥有50%大昌行股份和其他地产、金融业务等。
(三)组织结构
现在的永安国际集团,虽然在法律形式上是标准的法人公司,但实质上仍然具有传统家族企业的典型特征,甚至比郭氏家族最初的永安果栏具备更加浓厚的家族色彩,因为郭氏家族不仅持有相当高的控股权,而且还直接进行决策和经营。
现在的永安国际有限公司,有10名董事,其中郭家占6席(5名第三代,1名第四代), 3名执行董事全部是郭家的第三代志字辈成员,而且全部是郭泉的直系后代。这种控股加控制的权力结构,使得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治理效率大打折扣。例如,曾经给永安银行造成重大损失的郭志匡,现在仍然名列永安国际有限公司的非执行董事。永安银行是郭泉创立于1931年的老牌银行,但1984年爆出丑闻,郭泉的孙子总经理郭志匡挪用1000万美元私用。1985年底,该行因无法收回贷给该行董事及行政领导人的贷款损失惨重,银行资不抵债。1986年,恒生银行注资永安银行,取得50.29%的股权。在恒生经营下,永安迅速盈利,1993年恒生出售永安银行给大新金融集团,永安银行正式消失。永安银行丑闻导致银行倒闭,似乎提醒了家族所有权与家族经营权适当分离有其必要性。当家族企业家能力充沛的时候,适当降低家族持股率是有利的,可以吸收更多社会资本;当家族资本充沛的时候,适当减少家族成员占据企业决策岗位,也是必要的,有利于吸收社会人才。
总之,保持外部市场(资本市场和人才市场)对家族企业的一定程度的压力,形成企业一定程度的紧张感和开放性,对于企业的成长是必要的。如果既有充沛的资本,又占据过多的决策岗位,可能会造成企业家的自满自足、自我封闭,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可能不是很好。由于对目前永安国际集团及其上市公司的资料了解很不充分,不再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