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0年的盛世才与他治理下的新疆
——读《盛世才上莫斯科斯大林报告书(1940)》
2013年春季,应台湾中兴大学王明珂教授的邀请,我在位于台中市的中兴大学访问三个月。在此期间,通过台湾政治大学的张中复教授得知《新疆风暴七十年》的作者张大军先生就住在台中,立刻就想到要去拜访他。1980年由台北兰溪出版社出版的《新疆风暴七十年》共12卷长达7429页,我在十多年前就读过,是一部详细记述民国时期新疆政治社会状况的极具史料价值的巨著,如果能有机会见到这位当年新疆政治风云的亲历者,于我自然是一件喜出望外的事。
从网络上查阅《新疆风暴七十年》的评论,我看到有关张大军先生的一段简介:
张大军,原系国民党叶成部上校参谋,在新疆9·23和平起义后,用了十几头骆驼将上万卷新疆历史档案载运走,随叶成经南疆,途中历尽艰苦,转道印度到台湾,几乎扔掉了全部随身物件,但没有丢弃一份档案材料。回到台湾后,张大军潜心研究新疆历史,于1980年出版了500余万字的《新疆风暴七十年》,记载了由1909年至成书之时,新疆之历史进程。作者利用了从新疆带走的省政府的档案资料,以及大量的报刊、回忆录和他本人的采访及调查资料,该书资料丰富,其中对英国和中国新疆关系也有较全面的研究,如领土、勘界、商贸和英侨等。此书是研究新疆现代史的权威之作。
这些宝贵的历史档案文件,在战火中能够保存下来实属不易。据张大军在《盛世才上莫斯科斯大林报告书(1940)》的“主编者序”中提到“尚有许多俄文致莫斯科文件,不幸在经过喀喇昆仑山时,马匹坠入山涧遗失,仅存此约四十余年的密档”,可见当年的旅途是何等之艰难,这些留下的史料是何等之珍贵。
2013年3月一个晴朗的上午,我们在张大军先生寓所见到这位102岁的老人,可能是出身行伍的原因,他的身体依然很健康,对20世纪40年代的许多往事记忆得非常清楚,也许是平时很少有人与他谈及民国时期的新疆,老人很兴奋也很健谈。这位百岁老人本身就是一部活历史,借着这个难得的机会,我们向老先生请教了许多问题。临别时,老先生一直送我们到大门外,一直站在那里看着我们离去,远远地看着老人在门旁伫立的身影,想到国共内战和两岸沧桑,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2013年3月摄于台中张大军先生寓所
在交谈中,老人送给我们一本1997年由他主编出版的另外一本书,这就是本文主题中的《盛世才上莫斯科斯大林报告书(1940)》(中亚出版社),并题字留念。回到北京后我一直忙于上课和其他杂事,直到2014年暑假才抽出时间来阅读这本书,发现这份史料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第一是历史真实性,它是完全根据新疆密档中的原稿刊印的;第二是这些看似琐碎的案情陈述和原始笔录,字里行间透露出当年新疆党政机关内部的运行规则,特别是生动地展示了苏联顾问和苏籍人员在新疆各级政府和军队中的位置与作用;第三,盛世才本人向斯大林的长篇“陈情自白”也有助于我们认识这个统治新疆十二年的铁腕人物和他的政治观念。也许这些写给斯大林看的文字并不完全是他的真心话,但是至少表明他把这套“斯大林式”的政治概念和思维逻辑已运用得极为纯熟。
在民国政府地方军政首领当中,盛世才确实与众不同。1938年8月,盛世才以就医为名,秘密前往莫斯科,斯大林曾先后三次会见盛世才。盛世才所受到的接待,是以前任何一位中国政要不曾得到的。正是在此次莫斯科之行中,盛世才签署了服从莫斯科政治局的宣誓书,被秘密吸收加入苏共。
本文试图通过对这本书中介绍的部分内容讨论几个问题,看看这些原始档案材料能否帮助我们认识盛世才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民国时期在他治理下的新疆是个什么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