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里的水浒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章 醉歌行

金瓯潋滟倾欢伯,双手擎来两眸白。延颈长舒似玉虹,咽吞犹恨江湖窄。

昔年侍宴玉皇前,敌饮都无两三客。蟠桃烂熟堆珊瑚,琼液浓斟浮虎珀。

流霞畅饮数百杯,肌肤润泽腮微赤。天地闻知酒量洪,劝令受赐三千石。

飞仙劝我不记数,酩酊神清爽筋骨。东君命我赋新诗,笑指三山咏标格。

信笔挥成五百言,不觉尊前堕巾帻。宴罢昏迷不记归,乘惊误入云光宅。

仙童扶下紫云来,不辨东西与南北。一饮千锺百首诗,草书乱散纵横刘

注解

本诗为张旭所作

作者简介

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吴郡(江苏苏州)人。初仕为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其母陆氏为初唐书家陆柬之的侄女,即虞世南的外孙女。陆氏世代以书传业,有称于史。张旭为人洒脱不羁,豁达大度,卓尔不群,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与李白、贺知章相友善,杜甫将他三人列入“饮中八仙”。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草书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故又有“张颠”的雅称。后怀素继承和发展了其笔法,也以草书得名,并称“颠张醉素”。张旭性格豪放,嗜好饮酒,常在大醉后手舞足蹈,然后回到桌前,提笔落墨,一挥而就。有人说他粗鲁,给他取了个张癫的雅号。其实他很细心,他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所触到的事物,都能启发写字。偶有所获,即熔冶于自己的书法中。当时人们只要得到他的片纸支字,都视若珍品,世袭真藏。那时候,张旭有个邻居,家境贫困,听说张旭性情慷慨,就写信给张旭,希望得到他的资助。张旭非常同情邻人,便在信中说道:您只要说这信是张旭写的,要价可上百金。邻人将信照着他的话上街售卖,果然不到半日就被争购一空。邻人高兴地回到家,并向张旭致万分的感谢

金瓯:这里说金子做的大碗

欢伯:酒

玉虹:诗词中常以喻象虹一样的事物。喻明洁的瀑布或流水,这里说酒

都无:没有

琼浆、琥珀:酒还有酒的颜色

三千石:数量单位,可以理解为海量

东君:太阳神

三山:《史记·秦始皇本纪》载,“齐人徐巿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

千钟:千杯

草书: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草书分为章草和今草,而今草又分大草(也称狂草)和小草,在狂乱中觉得优美

白话译文

今天和你们喝酒,你们都说我喝多了,想当年我在天上和神仙喝酒的时候,谁敢这么说?有几个喝得过我的!神仙们都来劝酒,喝的我烂醉如泥,太阳神让我写诗,我当时指着三座仙山,就念了出来。写出了500字的长诗,累的我连头巾都掉了,所以写完以后我就昏迷过去了,也不知道是怎么回来的,总之,很厉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