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到伦敦:一个金融白领的移民生活纪实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icon1

自序

Preface

对小孩子吃饭时拿筷子的姿势,老一辈人很有说法:握住筷子下端的,以后会老老实实守在父母身边;握住筷子中段的,为人稳当,不会离家太远;握住筷子最上端的,将来会离家远远的。自小,看着我握筷子的样子,母亲就说我:“这是个以后不安分的,会像千里马一样越跑越远。”父亲就会很开心地大笑,并说道:“凌儿,凌儿,凌云壮志,我就希望她自由翱翔在天空!”

的确,我是一个不安分的人,有太多自己的想法,而且会坚定不移地去实践这些想法。失败了,伤心一阵;成功了,欣喜一场,然后又开始向下一个想法进发。

在剑桥读书是我诸多想法中最持久、最坚固的一个,称得上是梦想。2006年公派出国,没敢申请它,留着遗憾回来了。2011年我自费申请出国读书,终于梦想成真。

从我个人的事业发展上,剑桥经历并未带来多少直接“效益”,在很多人看来,反倒是在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的大潮中,损失了一年半的个人发展与经济效益。然而,这段经历向我打开了另一扇窗,展现了一个不同的世界,并促使我决定,趁自己年轻要到这个世界去探游一番。

这个决定多少出乎亲人和大部分朋友的意料。别人移居国外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工作,为了更好的生活,而我是放弃了令多少人艳羡的工作与家庭,从头开始。

可是,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我的性格决定了我的人生就是在不断发掘新事物、向往新世界中变化。所以,我义无反顾地要来到英国。也许,这里也并不是我能长待或者说安定的地方,几年之后,不知我又会飘向哪里。

但是,既然现在安顿在这里了,就要把生活好好继续,用笑容迎接每一个清晨。这也是写本书的最初动机,用自己的笔,记录下生活中触动我心弦的点点滴滴。

我要在此真挚地感谢一个人,也是我最好的朋友——赵宏。他开启了我人生最重要的大门,因为在他的支持下,我才能走出迈向世界的第一步,才能毫无后顾之忧地做我想做的事。

在此也衷心感谢本书的策划姜伟先生及夫人崔含女士,从鼓励我开始创作这本书,到后期编排,无不凝聚了他们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