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生活起居(4)
香囊:熏燃香料之外,古人还有佩戴丝织香囊的风俗,如东晋的谢玄就特别喜欢佩戴紫罗香囊。香囊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和端午节联系到一起。五月俗称毒月,根据《风土志》记载,农历五月五日为阳极之日又叫中天节,有制造各式各样避邪物的风俗;而在《荆楚岁时记》,也记载着每逢端午节这一天,以艾草剪成老虎的形状,或者剪裁布做成小老虎,来避除一些有毒的东西。另外,《风俗通》上面记载,用五色彩线系绑在小孩子的手臂上,可使他长命百岁,叫作长命缕。慢慢的这两项风俗逐渐合而为一,演变成用五色彩线系着一个装满艾草、雄黄和檀香粉末等混合香料的小香囊给小孩挂在胸前,防止小孩被毒虫侵扰,有袪毒避邪的功用,并成为一种保命吉祥的象征。香囊在《诗经》的一些篇章里已有描述,说明早在约3000年前就有了香囊。屈原《离骚》中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江离、辟芷、秋兰均为香草。纫,乃连缀之意。佩即佩帏,在这里既指香囊,也含佩戴之意。全句的意思是把装满香草的佩帏带在身上。这说明香囊早在屈子所处的战国时代已是一种饰物了。
汉代以前,未成年的男女都是佩戴香囊的,他们晨昏叩拜父母,必须佩戴香囊,香囊这时,在礼仪上起着一定的作用。魏晋以后,香囊才逐渐成为女人、儿童的专用品。在宋时,官吏开始在朝服上佩戴香囊,香囊的礼仪作用愈加凸显。宋之后,香囊成为馈赠佳品,特别是相恋男女以此作为馈赠的信物。
香枕:唐宋时代,还比较流行一种“菊枕”,它是用晒干的甘菊花做枕心,据说有清头目、祛邪秽的作用。倚着这样的枕头读书、与朋友闲谈,是很清雅的享受;枕着一囊杂花入睡,连梦境都是在花香的弥漫中绽开,自然神清气爽,做噩梦的机会减少,睡眠质量提高。所以,古人提倡这种“香花芯枕”,不仅是为了给生活增添诗意,也是保健、养生的一种方式。在西汉马王堆一号墓中,便出土了一只用天然香草做枕心的华丽枕头,这只枕头的面料奢侈得吓人,是用起绒锦、茱萸纹锦和彩绣三种料子拼成,缝成方方正正的枕头里面填满了佩兰,也就是蕙草。蕙草是古代最重要的天然植物香料之一,有很强烈的香气,拿它充当枕心做成的枕头既充满芳香,又柔软舒适。到了南北朝以后,各种各样更优质的天然植物香料被开发出来,像蕙草这样的古老香草变得过时了,香枕头的芯子里也有了新内容。
香印:唐宋时还有一种香具叫“香印”,是用金属、乌木、花梨乃至象牙制成的香篆模子,有点类似如今的蚊香。“香印”点燃后,香气缭绕回旋,不但能计算时辰,余烬也可以烧出美丽的图案或者吉祥的字迹。香印的制作纹路连绵,有“篆烟烧遍一盘花”的,也有“回环恍若周天象”的,最为繁复者是明代的一种“定时香篆金几炉”,特定时分香从表示不同时刻的孔洞冒出,甚为神奇。
一缕幽幽的香贯穿了整个古代中国,那些精致奢华的世俗生活,完好地保存在出土文物与文献作品的字里行间。中国香文化是璀璨华夏文明的一部分,每个有心人都可以尽情走近它,发现它的美。
2.如厕——香枣何劳问石崇
与古人追求香氛相对,如厕是臭的,然而却是人们日常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甚至有人打趣地说“历史有时就是臭气熏天的”。由于古人所穿的服装都很拖沓,因此很早以前的有钱人家,上厕所是要换衣服的。南朝首富石崇家的厕所修得富丽堂皇,有十多个身着艳丽服装的婢女准备好了沉香汁、新衣服等站在门口迎候。从这一细节不难看出,为什么古人会把上厕所称为“更衣”。
1)厕筹
最初,古人如厕时所用的并非是厕纸,而是厕筹。厕筹是用木片或者竹片制作而成,大约三到五寸长,用刀削好打磨光滑后,放在厕所备用。也有的地方使用芦苇做厕筹。唐之前,已有使用厕筹的记载。《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六《梁纪二十二》记载了北齐皇帝高洋的一个荒唐的做法:“虽以杨愔为宰相,使进厕筹,以马鞭鞭其背,流血浃袍。”
晋朝时,有个叫刘寔的人,去拜见当时的富豪石崇,他向石崇提出自己要如厕,石崇便命仆人引路。刘寔见有一绛纱帐大床,上面陈设得十分华丽考究,旁边站有两个侍婢持锦香囊,便转身就走,对石崇说:“乃误入卿室内。”石崇却笑答:“是厕耳。”刘寔便进去如厕,守厕的侍婢将手中的锦囊交给他,原来里面放的就是厕筹。
用厕筹之法随佛教而传入中国。
在早期的佛教诸律中,记载了释迦牟尼指导众比丘使用厕筹的事情,如《毗尼母经》卷第六:尔时世尊在王舍城,有一比丘,婆罗门种姓。净多污,上厕时以筹草刮下道,刮不已便伤破之,破已颜色不悦。诸比丘问言:“汝何以颜色憔悴为何患苦?”即答言:“我上厕时恶此不净,用筹重刮即自伤体,是故不乐。”针对这种情况,释迦牟尼佛说:“起止已竟,用筹净刮令净。若无筹不得壁上拭令净,不得厕板梁栿上拭令净,不得用石,不得用青草,土块软木皮软叶奇木皆不得用;所应用者,木竹苇作筹。度量法,极长者一磔,短者四指。已用者不得振令污净者,不得着净筹中。是名上厕用厕筹法。”
厕筹在造纸术还未普及的时代成为了居家百姓解决如厕问题的重要角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大家都用它做如厕的卫生用品,即使是皇帝也不例外。南唐后主李煜曾经亲自动手削竹作厕筹,以供僧徒如厕时使用,并用面颊检验质量,看看是否光洁爽滑。直到唐宋之间,纸已经不仅仅用于写字,还用作日用和焚烧祭鬼神。既然出现了日用的纸,那么人们用它拭秽也是顺理成章的了。
使用手纸的最早记载见于元朝。元朝的裕宗徽仁裕圣皇后伯蓝也怯赤当太子妃的时候,对婆婆昭睿顺圣皇后非常孝顺,她要在婆婆拭秽之前用自己的脸试试手纸的柔软度:“后性孝谨,善事中宫,世祖每称之为贤德媳妇。侍昭睿顺圣皇后,不离左右,至溷厕所用纸,亦以面擦,令柔软以进。”
明朝皇宫中专门负责后勤的机构名叫“四司”,据《明史》志第五十《职官三》记载:“惜薪司掌所用薪炭之事;钟鼓司掌管出朝钟鼓,及内乐、传奇、过锦、打稻诸杂戏;宝钞司掌造粗细草纸;混堂司掌沐浴之事。”其中宝钞司就是管手纸的部门了。
到了清代,用纸拭秽已经是普遍的现象了。《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有段刘姥姥拉肚子的文字:刘姥姥觉得腹内一阵乱响,忙的拉着一个小丫头,要了两张纸就解衣。众人又是笑,又忙喝他“这里使不得!”忙命一个婆子带了东北上去了。这段描写说明,在曹雪芹生活时期,无论是大观园还是乡下的人物,都已经使用手纸拭秽了。
2)便器
古人云:“人有三急,如厕第一。”民国初年的元老于右任是大诗人、大书法家,当时许多人都以得到他的片纸只字为荣。有一次,他挥毫写了“不可随处小便”六个大字。有人拿去经过剪裁、调整,装裱成“小处不可随便”的一帧条幅。有趣的是,古人还真的把与小便有关的东西像于右任的字一样变成了艺术。
厕所远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存在,最开始的厕所并不是我们在古代题材影视剧中看到的那种木制恭桶。现在发现的最早的厕所是在5000年前的西安半坡村氏族部落遗址中发现的一个土坑,极其简陋。从西周至春秋,这种状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公元前581年6月,晋景公准备品尝新麦时,突然觉得肚子发胀,去厕所,不慎掉进粪坑而死。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殉难于厕所的君主,由此也暴露了先秦时期宫厕的简陋。
汉高祖刘邦在群臣面前内急,为了节约时间继续朝会,同时也为了不至于掉进厕所中,竟让一个文官把帽子递给他,他背过身去,把帽子倒过来,将小便便在帽子内。或许是受了汉高祖用大臣帽子小便的启发,便壶应运而生。后世的皇帝们多半使用便壶来解决问题,而不亲自上厕所了。慢慢地,便壶也从宫廷流传至民间。汉朝宫廷用玉制成“虎子”,由皇帝的侍从人员拿着,以备皇帝随时方便。这种“虎子”,就是后人称作便器、便壶的专门卫生用具。可知,至迟从汉朝起,皇帝就不一定非得同厕所打交道了。
“虎子”后来变了称呼,唤作“马桶”,据说还是与皇帝有关。相传西汉时,“飞将军”李广射死卧虎,让人铸成虎形的铜质溺具,把小便解在里面,表示对猛虎的蔑视,这就是“虎子”得名的由来。可是到了唐朝皇帝坐龙廷时,只因他们李姓先人中有叫“李虎”的,便将这大不敬的名称改为“兽子”或“马子”,再往后便俗称“马桶”和“尿盆”了。
宋太祖赵匡胤平定四川,将后蜀皇宫里的器物全运回汴京,发现其中有一个镶满玛瑙翡翠的盆子,爱不释手,差点儿用来盛酒喝。稍后,他将蜀主孟昶的宠妃花蕊夫人招来,花蕊夫人一见这盆子被大宋天子供在几案上,忙说,这是先王的尿盆啊!惊得赵匡胤怪叫:“使用这种尿盆,哪有不亡国的道理?”马上将盆子击碎了。
尿盆与酒器难以分辨,这大抵是古人审美趣味不同造成的笑话。便器发展到清朝,已体现出极强烈的人性关怀特征,百姓如厕条件都好了,皇宫里的皇帝妃子们就更享受了。据说清代皇帝、后妃们使用的便器叫作“官房”,与现在的一般马桶相比,除了不能冲水之外,没有多大的差距。便器有专门的太监保管,需要时则传“官房”。皇帝、妃嫔们使用的“官房”是十分讲究的,分为长方形和椭圆形两种形式,用木、锡或瓷制成。木质的官房为长方形,外边安有木框,框上开有椭圆形口,周围再衬上软垫,口上有盖,便盆像抽屉一样可以抽拉,一般木质便盆都装有锡质内里,以防止渗漏。锡质官房为椭圆形,盆上有木盖,正中有钮;这种便盆要与便凳配合使用,便凳比较矮,前端开出椭圆形口,便盆放在下面对准圆口。便凳有靠背,包有软衬,犹如现在没扶手的沙发一般,坐在上面,并不比现在的马桶差,只不过不能冲水而已。
慈禧太后的“出恭”在一些史料中有零星记载。太后说要传官房,几个宫女就去分头准备,一个去叫管官房的太监,一个去拿铺垫,一个去拿手纸。太后官房是用檀香木做成的,外表雕成一只大壁虎,壁虎的四条腿就是官房的四条腿,壁虎的鼓肚是官房盆屉,尾巴是后把手,下颌是前把手,嘴微微张开,手纸就放在其中,壁虎的脊背正中有盖子,打开后就可以坐在上面“出恭”了。官房里放有干松香木细末。太监要把用绣云龙黄布套裹着的官房顶在头上送到太后的寝宫门外,请安以后,打开黄布套,取出官房,由宫女捧着送进净房(净房一般设在卧室床的右侧,明面上装一扇或两扇小门,里面是不足一米宽的死夹道,专门为便溺用)里,宫女把油布铺在净房地上,把官房放在油布上,再把手纸放进壁虎嘴里。太后完事后,由宫女捧出去,交给太监,太监仍然用布套包好,举到头上顶出去,清除完脏物后,擦洗干净,放入新的干松香木细末,等下一次使用。
清朝时皇室人员羁旅途中所用的卫生设备现在看来也是相当高级的。1903年3月,慈禧以恭谒西陵(在河北省易县西)为名,要乘上火车抖抖威风。卧室内,面对着车窗放置着特制的铁床,床上被褥枕头应有尽有,用幔帐围着。床的一侧有门,打开即是大小便用的如意桶。桶底铺着黄沙,再灌进水银,粪便落入不见痕迹。桶外用宫锦绒缎套罩着,看上去像一个绣花坐墩。这种如意桶便器,在当时称得上是登峰造极的高级卫生设备了。
3)趣闻
出恭由来:明朝盛行的科举考试要比今天的高考更为严格。除了监考不是一般的老师而是朝中的大臣外,光从皇帝亲自巡视考场这点看,它受重视的程度就可想而知。由于考试时间过长,考生需要方便的事在所难免。为了便于管理,考场设置了“出恭入敬牌”。凡需要出去方便者,要申请此牌,托于胸前,到指定地点去解决,速战速决,回来后交牌归位。
从这个牌的字面上看,“出恭入敬”,就是出入要恭敬,要遵守纪律,轻去轻回,快去快回,不得喧哗吵闹,干扰他人。虽然这个牌子是表示出去进来都要恭敬的意思,但牌子毕竟是用于入厕方便的。这事流传到社会上,大家也把入厕视为“出恭入敬”了。为了口头上表达的方便,人们干脆摘取“出恭入敬”的前两个字,这样,“出恭”一词便流传开来。“出恭”既然是入厕,善于引申的国人于是就把大便叫“大恭”,小便叫“小恭”,没屎没尿大小都不需要方便的放屁,则称为“虚恭”,就连便溺之桶也被称为“恭桶”了。
干枣闭气:西晋大将军王敦被晋武帝招为武阳公主的驸马,新婚之夕,头一回使用公主的厕所。初见时,觉得富丽堂皇,比之民间住宅的厕所强得多;进去才发现原来也是有臭气的,心下稍微平和了些。不多时,见厕所里有漆箱盛着干枣,只当是“蹲登坑食品”,便全部吃光;完事后,侍婢端来一盘水,还有一个盛着“澡豆”的琉璃碗,王敦又把这些“澡豆”倒在水里,一饮而尽,惹得“群婢掩口而笑之”。原来干枣是登坑时用来塞鼻子防臭气的,而“澡豆”则相当于近世的肥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