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9章 初见(上)
周末,利姻缘,何逹看了看系统里的天气预报,接下来几天都是大晴天,没毛病。
一大早,何逹便起床给自己捯饬了一番,澡是昨天去大澡堂洗的,呢子大衣是前天收了第三个徒弟后,去刚试营业的地安门百货买的。这身行头,放在后世也很有范儿。
“爸,你这捯饬的,是准备去相亲吗?”何雨柱拧着毛巾,问道。
“也差不多,早饭午饭,你和雨水想办法解决,晚饭前,我应该能赶回来。”何逹整了整衣袖,不忘提醒,“今儿,你把自行车练一练,自行车我就不骑了!”
说完,何逹便兀自出了院子。
在交道口找了家早点铺,喝了碗地道的豆汁儿。就是这个味儿,习惯了,还有点上头。
吃完早点,何逹腿着去了东直门汽车站,坐上了早上第一班前往昌平的汽车。
本以为在车上能保持住自己的这身造型,没想到汽车出了京城地界,一路上都是颠簸的石子路,差点没把何逹给颠散架。
到达昌平兴寿镇秦家屯时,时间都快到上午11点了,三十多公里的路竟然要开两个半小时,也是让何逹大开了一番眼界。
现在要去哪儿找秦淮茹?何逹想了想,决定先找人打听打听。
冬季正是农闲的时候,不过一路走来,何逹发现不少人家还种着冬小麦。他没遇到大人,却在田间地头看到了几个到处撒野的小孩儿。
何逹从荷包里拿出一颗水果糖,朝个子最高的一个小孩招了招手。
“你是谁,来我们屯做什么?”这时候,各地还有不少敌特,孩子们对村里来的陌生人相当警惕。
何逹笑道:“我是京城来的,轧钢厂里的采购员,我有介绍信,来你们屯,是想询问你们这里有没有山货可卖?”
一个袖子裤腿都缝满补丁的小孩插话道:“京城我知道,老师说京城里有紫禁城。”
个子最高的孩子犹豫了片刻,走了过来,仰着头问道:“我家有腌兔肉,大叔你收吗?”
“收,不过你先得回答我几个问题。”何逹将糖果塞进小孩哥手里,又见其他孩子眼巴巴看着自己,他只好一人给了一颗。
“你们这儿有没有一个叫秦淮茹的?”何逹问。
一个虎头虎脑的孩子抢先答道:“有呀,她是我二叔家的邻居,人可好了!”
一听这话,何逹心里有底,总算没白跑这一趟。
另一个孩子也道:“我哥和秦姐的弟弟还是同班同学呢!”
何逹又问:“秦淮茹有几个弟弟?”
“两个,秦光友是哥哥,现在在读初中,秦光明是弟弟,在读小学,他比我高一年级,还打过我。”说话的是一个记仇的。
没想秦家兄弟和刘家兄弟一样,都是光字辈。何逹心里想着,再问,“秦淮茹现在找对象了没?”
“不知道,没听说!”个子最高的小孩哥摇了摇头,表示最近是有人过来相亲,但成没成,他不知道。
“大叔,秦家是木匠,他家没山货。”另一个小孩哥好心提醒。
何逹心说我这也不是冲着山货来的呀,“你们能带我去秦淮茹家吗,等到了地方,我再每人给一颗糖!”
“大叔,我给你带路!”
“大叔,秦家就在前面,距离这不远。”
有糖拿,几个小孩自然乐意。
就这样在几个小孩哥的护送下,何逹进了秦家屯。
……
秦淮茹家在当地条件还是不错的,因为秦长山和秦长海两兄弟都有木工的手艺,所以农闲时还能帮忙盖房、做家具,家里也因此新盖了两间青砖大瓦房。
小孩们在前指着路,来到秦家,便朝屋里喊,“秦婶,有城里人来找。”
秦母听到喊声,快步走了出来,一眼就看到一身时髦打扮的何逹。
“您是?”秦母也不确定自家丈夫认不认识面前这人。
“我叫何大清,来自京城,是轧钢厂的采购员,本是想在这里购买一些山货,不想听说您家有木工手艺,刚好我有房子在装修,便想找您家帮忙打一套家具。”
“是打家具呀,那行,不过我家那口子出去了,还没回来。”
一听城里人也找老秦打家具,秦妈顿时感觉有面儿,急忙朝屋里喊,“淮茹,你去二叔家看看,看你爸在不在,在的话赶紧把他叫回来。”
一个十八九岁,相貌秀气的少女听言,放下手里的针绣活,应了声,便迈着小碎步往屋外跑。大冬天的,只见她穿着一身靛蓝色的棉衣,却挡不住哇塞的身材。
“郝老师,你是我的影迷。呸,我是你的影迷。”何逹看着还有些青涩的秦淮茹,心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把糖果给小孩们分了分,个子最高的小孩哥却不愿走,“大叔,我家的山货,你还收吗?”
何逹道:“收,等我这边的事忙完,便去找村长商量收山货的事,到时候少不了你家的!”
听何逹这么说,那个子最高的小孩哥才肯离去。
秦母急忙将何逹引进屋招待,这年岁,城里人连高碎都难喝上,村里就更不可能有好茶了,秦母只得给何逹倒了杯热水,说了句不好意思。
何逹没太在意,随意看了看秦家的布置,三间茅草房,一间做了厨房,一间是正堂,另一间则是夫妻俩在住,新盖的两间青砖大瓦房是子女在住。
“何师傅看起来也有三十好几了吧?”秦母随意拉家常,问道。
何逹没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道:“我也有儿有女了,不过我媳妇六年前便因病离世,我至今都是一个人拉扯着两个孩子。”
“一个大男人拉扯两个孩子可不容易,何师傅你怎么不再找一个?”
“之前是没遇到合适的,现在孩子们都大了,我是有再找一个的想法。”
秦母点了点头,没再继续问何逹的私事,而是打听道:“何师傅,这城里小年轻找对象好不好找?”
何逹道:“都是父母或者媒婆介绍,不过城里讲究门当户对,男孩子一般二十三四,女孩子一般二十左右才成家。”
“那有没有城里找乡下的?”秦母磨叽了半天,这才问出了正题。
何逹心说我等的就是你这句话,他想了想才答道:“城里找乡下的,自然有,不过一般都是家里条件不好的,或者身体有缺陷的,才会在乡下找。”
“这样呀!”听何逹这么说,秦母觉得自家淮茹想在城里找个好人家,希望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