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卿相:大宋柳永浮生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经典场景

场景1:汴河夜宴(1009)

夜幕降临,汴河两岸灯火通明,一艘艘华丽的船只缓缓驶过,船上载满了达官贵人和歌妓舞女。柳永站在岸边,望着远处缓缓驶来的封禅船队,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柳公子,你瞧,那便是宋真宗的封禅船队。”陈师师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她身着一袭淡青色的长裙,如梦似幻。柳永微微一笑,点了点头。他看着船队上悬挂的华丽灯笼,心中却在想,这封禅之举,不过是帝王的虚荣罢了。“师师,你可愿听我吟一首《鹤冲天》?”柳永轻声问道。陈师师点了点头,目光中透出一丝期待。柳永清了清嗓子,缓缓吟诵起来:“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歌声在夜空中回荡,引得四周的歌妓和文人纷纷侧目。有人赞叹,有人嘲讽,但柳永却毫不在意。他只觉得,这世间,唯有诗词,才是他真正的归宿。

场景2:苏堤春晓(1023)

余杭的春天,湖光山色,美不胜收。柳永站在苏堤上,指挥着工匠们种植桃树和柳树。他望着远方的湖水,心中充满了感慨。“柳公子,你这苏堤,日后定会成为余杭的一大美景。”苏序站在他身边,微笑着说道。柳永点了点头,轻声道:“苏公,我这苏堤,不仅仅是为了一时之景,更是为了百姓的福祉。若能为百姓谋些福祉,便是被外放,又有何妨?”苏序点了点头,心中对柳永的敬意又增添了几分。两人并肩而立,望着远方的湖水,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希望。“柳公子,你说这‘词为艳科’,是否有些过于偏激?”苏序突然问道。柳永微微一笑,说道:“苏公,词本源于民间,本就带有几分俗气。若一味追求雅正,反而失去了词的本真。我虽被斥为‘下里巴人’,但只要能写出百姓心中所想,便是‘下里巴人’又何妨?”苏序沉默了片刻,心中若有所思。他知道,柳永的这番话,或许是对未来的一种预言。

场景3:大晟府夜宴(1044)

大晟府的夜宴上,灯火辉煌,丝竹声声。柳永坐在主位上,手中拿着一把琵琶,眼神中透出一丝落寞。“柳大人,今日夜宴,还请大人奏一曲,以助雅兴。”周邦彦起身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柳永微微一笑,点了点头。他轻轻拨动琵琶,一曲《戚氏》缓缓响起。琵琶声如泣如诉,仿佛诉说着他一生的坎坷与无奈。“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间。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

歌声响起,周邦彦也不禁为之动容。他即兴填词《兰陵王》,与柳永的琵琶声相和。两人一唱一和,将夜宴的气氛推向了高潮。评弹艺人见状,也纷纷加入,传唱起柳永的《望海潮》。琵琶声、歌声、评弹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将整个大晟府都笼罩在一种奇妙的氛围中。众人沉浸其中,忘却了身份的高低,只被这词曲的魅力所折服。“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评弹艺人的声音婉转悠扬,将杭州的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引得在场众人纷纷拍手叫好。柳永手中的琵琶声渐弱,他抬起头,目光扫过在场的众人,最终落在周邦彦身上。周邦彦微微一笑,举杯向柳永致意。这一刻,两人之间的竞争似乎暂时被搁置,只剩下对诗词的共同热爱。然而,柳永的心中却并不平静。他深知,自己与周邦彦之间的理念分歧,绝非一场夜宴所能化解。他所追求的,是词的本真与民间的烟火气;而周邦彦,却更倾向于雅正与规整。这种差异,或许永远无法调和。夜宴散去,柳永独自一人走在回府的路上。月光洒在他的肩头,映出他孤独的身影。他心中默默吟诵着《戚氏》,那词中的每一句,都像是在诉说着他一生的坎坷与无奈。“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他轻声自语,嘴角露出一丝苦涩的微笑。他知道自己这一生,注定要在市井与庙堂之间徘徊,无法找到真正的归宿。但即便如此,他也不会放弃对诗词的热爱,不会放弃用文字表达自己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