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方程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雨中的解

初赛前三天,秋雨不期而至。

陈初楚站在图书馆屋檐下,望着如注的雨水击打在地面上,溅起无数水花。她抱紧怀中的文件袋,里面装着她熬了三个通宵整理的竞赛资料——数据分析、模型构建、参考文献,每一页都凝聚着她的心血。

“天气预报没说今天会下雨啊...“她小声嘀咕,看了眼手表。下午四点二十,距离和许奕泽约好讨论的时间还有四十分钟,但雨势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

陈初楚咬了咬下唇。从这里到她家需要步行十五分钟,如果冒雨跑回去,资料肯定会淋湿。但如果不回去,她就无法拿到备份的U盘,而明天就是提交初赛材料的最后期限了。

“不管了。“她深吸一口气,将文件袋紧紧搂在胸前,准备冲进雨幕。

就在这时,一阵引擎的轰鸣声由远及近。陈初楚抬头,看见一辆黑色摩托车划破雨幕,稳稳地停在她面前。骑手摘下头盔,露出一张熟悉的脸——许奕泽的头发被雨水打湿,凌乱地贴在额前,却丝毫不减他眼中的光彩。

“需要搭个便车吗?“他嘴角微扬,声音在雨声中格外清晰。

陈初楚愣住了:“你...骑摩托车?“

“临时借的。“许奕泽拍了拍后座,“上来吧,我送你回家拿备份。“

“你怎么知道我要拿备份?“陈初楚惊讶地睁大眼睛。

许奕泽笑了:“你这种人怎么可能不留备份?“他指了指她怀里的文件袋,“而且看你的表情,就像要上刑场一样。“

陈初楚犹豫了。她从未坐过摩托车,更别说是在这样的暴雨中。但眼下似乎没有更好的选择。

“快点决定,课代表大人。“许奕泽递给她一个备用头盔,“再站下去你会感冒的。“

雨水已经打湿了陈初楚的鞋子和裤脚,冰凉的感觉从脚底蔓延上来。她深吸一口气,接过头盔戴好,小心翼翼地跨上后座。

“抓紧了。“许奕泽话音刚落,摩托车便冲了出去。

陈初楚惊呼一声,本能地抓住了许奕泽腰侧的衣服。风夹着雨水拍打在脸上,冰凉刺骨,却又有一种奇异的畅快感。许奕泽的后背为她挡去了大部分风雨,在这样近的距离下,她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薄荷香气,混合着雨水的味道。

“左转还是右转?“在一个十字路口,许奕泽微微侧头问道。

“右转!第三个路口左转!“陈初楚不得不提高音量以压过引擎声。

雨水模糊了视线,但许奕泽骑得很稳,仿佛这条路他已经走过千百遍。几分钟后,摩托车停在一栋老旧的居民楼前。

“等我五分钟!“陈初楚跳下车,匆忙跑进楼道。

当她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时,眼前的景象让她停下了脚步——许奕泽站在雨中,脱下了自己的外套罩在摩托车座位上。雨水顺着他的白衬衫往下淌,勾勒出他精瘦的身形。他的头发完全湿透了,水珠不断从发梢滴落,但他似乎毫不在意,只是专注地检查着文件袋是否被保护好。

“你...怎么不找个地方躲雨?“陈初楚走到他面前,声音不自觉地软了下来。

许奕泽抬头,水珠从他的睫毛上滚落:“怕你回来找不到我。“他轻松地说,仿佛这再正常不过。

陈初楚的心突然漏跳了一拍。她默默递上刚从家里拿来的伞:“给你。“

许奕泽摇摇头:“不用,反正我已经湿透了。“他指了指她怀里的U盘,“拿到了?“

陈初楚点点头,突然想起什么:“等等,你怎么知道我家住这儿?“

许奕泽的动作顿了一下,随即若无其事地戴上头盔:“上次交贫困生补助表的时候,看到你的地址了。“他跨上摩托车,“走吧,回学校把材料整理完。“

回程的雨更大了。陈初楚这次主动环住了许奕泽的腰,她能感觉到他背部的肌肉在湿透的衬衫下绷紧。雨水打在脸上,她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许奕泽,“在等红灯时,陈初楚突然开口,“谢谢你。“

许奕泽没有回头,但她看到他耳尖微微泛红:“别客气,搭档。“

初赛当天,阳光明媚,仿佛前几日的暴雨从未发生过。

明德高中的代表队被安排在第三考场。陈初楚穿着整洁的校服,将铅笔、橡皮、计算器一一摆好。许奕泽坐在她旁边,难得地穿着规整的衬衫,领口却依然随意地敞开着。

“紧张?“他小声问道。

陈初楚的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有点。“她确实紧张,不仅因为比赛,更因为昨晚她发现许奕泽给她的U盘里,除了备份资料外,还有一个名为“给初楚“的文件夹,里面是他整理的历年竞赛优秀论文分析,每一篇都做了详细批注。

许奕泽轻轻碰了碰她的手肘:“别想太多,就当是平时练习。“

监考老师开始分发试题。陈初楚深呼吸,翻开试卷——是一道关于城市交通信号灯优化的题目,恰好是他们准备过的类型。

她迅速浏览题目要求,在草稿纸上列出关键点。当她抬头想和许奕泽讨论时,却发现他已经开始在答题纸上画流程图了。

“等等,“陈初楚压低声音,“不应该先确定模型吗?“

许奕泽头也不抬:“用元胞自动机模型,考虑车流密度和相位差。“他的笔在纸上快速移动,“你来计算最优周期时长,我负责模拟不同策略下的通行效率。“

陈初楚眨了眨眼。这正是她准备提出的方案,许奕泽却像能读懂她的想法一样抢先说了出来。更令她惊讶的是,他口中的专业术语和思路与她如出一辙,完全不像平时那个看似随意的许奕泽。

接下来的三个小时里,他们配合得如同共用一个大脑。许奕泽负责构建模型框架和编写算法,陈初楚则进行精确计算和结果验证。每当她卡在某个计算环节时,许奕泽总能适时递来一张写有提示的纸条;而当许奕泽的思路过于天马行空时,陈初楚的严谨又能将他拉回正轨。

“最后检查一遍。“交卷前,陈初楚小声说道。

许奕泽点点头,两人快速浏览答卷。他们的解题方案既保持了学术严谨性,又加入了创新的模拟方法,这在高中生竞赛中实属罕见。

“时间到。“监考老师收走了试卷。

走出考场,陈初楚长舒一口气:“我们做得不错。“

许奕泽笑了:“岂止不错,简直完美。“他夸张地伸展手臂,“我敢打赌我们能进前三。“

陈初楚忍不住也笑了:“别太自信,其他学校也有强手。“

“那就等着瞧吧。“许奕泽眨眨眼,“为了庆祝,我请你喝奶茶?“

阳光透过梧桐树叶,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陈初楚突然发现,许奕泽笑起来时,右眼角有一颗很小很小的痣,平时被刘海遮着几乎看不见。

“好啊。“她听见自己说。

奶茶店里,许奕泽点了两杯招牌珍珠奶茶,特意要求将陈初楚的那杯做成温热、半糖。

“你怎么知道我喜欢这样喝?“陈初楚惊讶地问。

许奕泽递给她吸管:“上次班级聚会,你点的就是这个。“他顿了顿,“还有,你每次思考难题时,都会用左手转笔,转三圈停一下;喝热水时一定会先吹三下,不管烫不烫;紧张的时候,右脚的脚尖会不自觉地在地上画圈...“

陈初楚的奶茶差点掉在地上:“你...你怎么会注意到这些?“

许奕泽耸耸肩,眼神却飘向远处:“观察力是数学家的基本素质。“

一周后,初赛结果公布。明德高中代表队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晋级复赛。当班主任林老师在班上宣布这个消息时,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陈初楚和许奕泽同学配合得非常出色,“林老师推了推眼镜,“他们的解题思路获得了评委组的高度评价。“

下课后,同学们纷纷围上来祝贺。李梦瑶挤到陈初楚身边,兴奋地说:“太棒了!我就知道你们能行!“她压低声音,“话说,你和许奕泽最近走得很近啊?“

陈初楚的脸突然热了起来:“只是比赛需要。“

“是吗?“李梦瑶促狭地笑了,“那他为什么一直往这边看?“

陈初楚抬头,正好对上教室后排许奕泽的目光。见她看过来,许奕泽迅速低头假装看书,但耳尖却明显红了。

那一刻,陈初楚感到心脏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雨中的摩托车、考场上的默契、奶茶店里他如数家珍般说出她的习惯...这些碎片在脑海中闪过,拼凑出一个与她最初印象完全不同的许奕泽。

复赛的准备比初赛更加紧张。每天放学后,图书馆的角落成了他们的固定据点。许奕泽不再迟到,反而常常比陈初楚到得更早;陈初楚也不再一味否定许奕泽的想法,而是学会欣赏他独特的思维方式。

“你的思路很跳跃,“一天晚上整理资料时,陈初楚突然说,“但往往能直达问题的核心。“

许奕泽停下手中的笔,抬头看她:“而你总能把我那些疯狂的想法变成可行的方案。“他笑了笑,“我们挺配的,不是吗?“

陈初楚的心跳突然加速,手中的资料差点滑落。她急忙低头假装整理纸张,不敢看许奕泽的眼睛:“只...只是在数学上。“

许奕泽没有回应,但陈初楚感觉他的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很久,像阳光一样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