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稳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否极泰来

军医脑子还没有转过来,指着跪在地上的亲兵骂道:“狗娘养的,何千户生前把你们当亲兄弟,如今他才刚刚过世,你的心就向着姓陈那小子……你说啥?谁醒了?”

李文忠一众人也懵了,齐刷刷地盯着那位亲兵。

亲兵再次说道:“何千户醒了,陈公子救的。”

这次众人都听的很清楚。

李文忠心里顿时升起一种失而复得的感觉,他一把将亲兵提起来:“你刚刚说的全是真的?”

“千真万确。”

李文忠又看向发呆的军医。

军医满脸不可置信,双腿发软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大都督,我没有说谎,我说的都是实话,何千户的伤真的是无药可救。”

李文忠没理会军医,率先进了营帐,来到床前,看到何昌祖眼睛是睁着的,还是喘着气的,李文忠心里就松了口气,活着就好。

“昌祖,你没事就好,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真不知道该如何向你爹交代。”

“李叔,让你担心了。”

李文忠这时又想起了什么,道:“让跪在外面的那个家伙滚进来。”

军医看到病床上活着的何昌祖像见了鬼似的:“不可能,这不可能……”

王汉上去对着军医屁股就是一大脚:“你不是说咱大侄子死了嘛,怎么现在活的好好的,你今天要是不把话说清楚,老子治你欺骗上峰之罪。”

“我……我……”军医只能瑟瑟发抖地跪在地上。

“叔,你别难为他,他说的都是真的。”何昌祖苦笑一声:“我中了鞑子的埋伏,一刀划开了我的肚子,肠子都露了出来……就连我自己都以为自己死定了。”

李文忠凝重道:“让我看看你的伤口。”

说着便揭开纱布,当看到那一道狰狞可怖伤口时,就是李文忠也不由倒吸一口冷气。

“这样的伤,你是怎么活下来的?”

何昌祖幸庆道:“多亏九江带来陈公子,是他救了我。”

李文忠心里咯噔一声,喃喃自语:“那小子居然还精通岐黄医术。”

突然,地上的军医抬起头:“大都督,属下有要事禀报。”

“说吧。”

“是。”

军医:“大都督,陈正公子的治疗外伤的手法非常奇特,闻所未闻,这也是我误会他的主要原因,小的想请陈公子将这个方法向全军推广,这样就能救治更多将士的性命。”

李文忠眼眸不由发亮,军中刀剑之伤最多,其中八九成将士都死于感染。

如果这个方法能推广全军,将会大大减少了士兵的死亡率。

这对整个大明军队来说实在太重要了!

只要能够全军推广,大明军队将会变得更强大。

需要禀明皇上,尽快向全军推广。

这一次自己是真的捡到宝了,李文忠嘴角不由上扬,那弧度连AK都压不住,他哈哈大笑:“你说的有道理,由你配合陈正将此方法推广全军。”

说到这里,李文忠看了一眼四周,道:“陈正人呢?把他叫进来,本都督要重赏他。”

王海来到李文忠身边低声说道:“大都督,刚才你下令要将陈公子明正典刑。”

李文忠搓着手,口里说道:“刚才的军令不算,嗯,是本都督太草率,没弄清楚情况,再说了,这也不是我的错,是军医弄错的,那个……那个……去将陈正请过来,态度要好,不要怠慢了他。”

“陈公子走了啊!”亲兵看着李文忠,心虚的道。

“走了?”李文忠瞪眼睛:“他去哪里了?快将他找回来。”

亲兵道:“是少将军,他嚷着要给千户报仇,带着陈公子还有斥候营的八百兄弟去找鞑子报仇。”

李文忠的身体开始发抖,这种感觉就如同云巅坠入幽谷。

他都已经想好怎么写奏折给李景隆请功了,毕竟是他给大明带来了一位大才,功不可没,结果奏折还没写,李景隆就拉了一坨大的。

北元大军虽被他们打的节节败退,但整体实力还是存在的。

要不然大明也不会动用三路大军,几十万人北伐。

李景隆带着八百斥候就敢去找北元大军,这跟送死有什么区别。

那个混账死了不要紧,大号废了还可以练小号,可要是陈正死了,对大明来说就是大大的损失。

李文忠脸上露出了痛苦之色,捂住胸口道:“逆子……逆子啊!我就不该生下他……老天呐……我李文忠到底做错了什么,让你这么惩罚我……”

众人听到李文忠撕心裂肺的吼声,一个个低着头,不敢出声。.

京城皇宫里面。

朱元璋近来的精神不是很好,不过非常勤勉,即便是精神欠佳,依旧在挑灯处理政务。

不久之前,他收到了李文忠的奏章,里面写着大军已经解决了水源问题,并且和常遇春徐达形成围攻之势,很快就要对北元残军发起总攻。

朱元璋精神顿时振奋,喜出望外。

进来叫朱元璋就寝的马皇后看到丈夫捧着奏章发笑,好奇问道:“重八,什么事这么开心。”

朱元璋连忙冲着她招手,笑道:“妹子,你快过来,保儿来信,大军缺水已经解决,不日就要发起总攻。”

马皇后有些意外,好奇道:“上次保儿来信,说北元污了水源,大军无水可用,这才几天就解决了缺水问题,他是怎么做到的?”

“保儿信中说是一位叫陈正的小子弄了一套过滤消毒之法,把有毒的河水变成能喝的水。”

马皇后从朱元璋手里拿过奏折,啧啧称奇:“世间竟有这样的奇术,至此之后,我大明军队再也不用担心水源被污而带来的困境。重八,你要重赏这位叫陈正的奇才。”

“要赏,肯定要赏。”朱元璋想了一下:“回京之后,让他去工部做事,先当个七品。”

去工部,算是专业对口。

马皇后道:“七品是不是低了?”

朱元璋道:“那个陈正才十六岁,七品已经不低,将来若是再立功,咱再给他升官。”

就在两人说话之际,一位太监捧着奏折一路小跑进来:“陛下,李都督八百里加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