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室余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碑亭

弱冠就学杭州东城梅东桥两浙盐务中学,其北有水星阁,六角三层,晚近构。曾写生作画其下,距今四十年矣!阁前有三碑亭,中碑纪宋张循王(俊)孙张功甫(镃)舍宅为寺(广寿慧云寺),事在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由楼钥(大防、攻愧)作记,并题额,于理宗景定壬戌(1262年)重立。南碑纪水星阁原始,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立。北碑纪重修事,1924年立。其旁有大池,宋之南湖也。今称白洋池(俗讹没娘池)。

按张镃居杭州北城之南湖,《齐东野语》称其“园池、声妓、服玩之丽甲天下”,其治宅年代可考者:淳熙十二年(1185年)乙巳始为玉照堂,绍熙五年(1194年)甲寅成,见《齐东野语·十五》“玉照堂梅品”条及《癸辛杂志》后集;淳熙十四年(1187年)丁未,始为桂隐,庆元六年(1200年)庚申成,见《武林旧事·十》“约斋桂隐百课”:桂隐百课,备载桂隐堂馆、桥、池之名,有写经寮,在亦庵,与姜词“写经窗静”句合;又桂隐北园有苍寒堂,注“青松二百株”,《南湖集·五》有“苍寒堂梦松”及“苍寒堂”诗,《集·六》有“怀参政范公因书桂隐近事奉寄二首”,亦云:“最是今年多伟迹,百丛兰四百株松。”与姜词“种松”句合。此词当是贺桂隐落成。陈(思)谱定为淳熙十四年丁未(功甫)始舍宅为慧云寺时作,非也。嘉靖《仁和志》:“张镃之南湖,称白洋池者是也。张既以园为寺,今称张家寺。旧碑犹存。”成化《杭州志》:“白洋池在梅家桥东,周三里。”《浙江通志·山川一》:“白洋池一名南湖。宋时张镃功甫构园亭其上,号曰桂隐。后舍为广寿慧云寺,俗呼张家寺。”碑有镃舍宅誓愿文云:“秀踞南湖之上,幽当北郭之邻。”是也。

《南湖集》有桂隐纪咏四十五首。《蝶恋花·南湖》云:“门外沧洲山色近,鸥鹭双双,恼乱行云影。翠拥高筠阴满径,帘垂尽日林堂静。明月飞来烟欲暝,水面天心,两个黄金镜。慢飐轻摇风不定,渔歌欸乃谁同听。”张镃自号约斋居士,见《武林旧事·十》镃作《赏心乐事序》。《齐东野语·二十》“张功甫豪侈”条,记王简卿尝与功甫牡丹会,极称其声妓之盛。《浩然斋雅谈·中》,亦记陆游会饮于南湖园,酒酣主人出小姬新桃者歌自制曲以侑尊。《南湖集·十》有梦游仙词题云:“小姬病起,幡然有入道之志。”皆足与姜词“双成”之语相证。而史浩为《广寿慧云禅寺记》,则称其“闲居远声色,薄滋味,终日矻矻攻为诗文。自处不异布衣臞儒,人所难能”。《南湖集·五》自咏诗亦有“红裙遣去如僧榻”句,或其暮年生活耶?(上据夏瞿禅师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

南湖之西北俗呼小北门者,于1933年左右发现宋瓷甚多。予少时所见南湖,其北有水星阁,东南侧有土阜小池已围入大营墙内,余则菜圃桑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