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章 好奇心与兴趣
赵姨娘话里话外所交代的都是要贾环机灵些,防范王夫人,讨贾政的欢心,然后再利用贾政的欢心从荣国府里捞好处。
她说这些话时,只是母爱之下自然的本能的交代,但此时贾环却觉得这一点与他所谋甚是相同,他倒是有些赞赏赵姨娘的见解了,更是认为后世对于赵姨娘“蠢而俗艳”的评价极为不妥。
唠唠叨叨了一阵子,赵姨娘突然起了身,口中一边说着:“那老虔婆得快回来了,我不能让她看见。”一边站了起来,匆匆往外而去。
贾环起身目送,外面阳光万道,反射的雪光晃的人眼前白茫茫一片,贾环眨了眨眼,适应了一下,却见赵姨娘正惦着绣花鞋,顺着墙根风一般的而去。
贾环知道在整个荣国府里,赵姨娘是唯一全心全意对他的人,甚至是为了他可以不顾一切的人,眼前居然是这般境地,见自己的儿子居然像做贼!忽然之间贾环心生怜悯。
……
而如赵姨娘所预料的一样,只是须臾院子里就传来了脚步声……
荣国府的早点也是有定制的,冬天一般是小包子、春卷之类的,再配着些鸡汤、蛋汤,有选择的余地,具体吃什么,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
喝完鸡汤,贾环对着王夫人行了个礼,说道:“孩儿玩去了。”
王夫人平时对贾环管理的其实比较松泛,只有在想找贾环的麻烦时比较严格。这既与此时的社会规则有关,也与王夫人对贾环的定位有关。
这个时代毕竟是男主外、女主内的,一个男孩子圈养起来不合适,就荣国府而言,她若这样做了,贾母与贾政也都不会答应。
至于对贾环的定位,王夫人心里其实是很明确的,那就是贾宝玉的助手、最好是工具人,毕竟她子嗣淡薄,现在只有贾宝玉一个,她还是很希望以后贾环能够为贾宝玉护锤的,当然最好是无偿的护锤。
当然王夫人的这一点想法在这个时代是很正常而又普遍的,也因此在日常上王夫人对贾环的管理并不怎么苛刻。
“你去吧!”王夫人闻言随口说了句,实际上日常贾环在她屋里她也觉得碍事。
“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痛!”
昨儿还因字写的不好,被罚跪了一场,现在不思进取,还要出去玩,这过时就忘的本领,虽然很符合贾环以前的行事风格,但彩云、彩霞、金钏、玉钏心里还是感觉有些无语了。
出了月亮门,迎着一片艳阳天,贾环直往二门而去。这一点其实与王夫人、彩云、金钏等所想的不同,她们还以为贾环会像以前一样,去迎春那里,或者找惜春、莺儿、小红、雪雁等小丫头玩耍。
而贾环要出门,原因则很简单,人都有好奇心,前世的贾环好奇心就比寻常人强烈,既然穿越到这红楼世界了,对于这个历史上未知的王朝他当然要探索一番。
当然那这也是这一世的贾环在这些方面遗留给他的信息比较少的原因。上一世贾环所遗留的信息只是先祖威风赫赫,跟随高祖对外驱逐后金多尔衮于九边,对内扫平李自成余孽,一洗乾坤。
至于其它的东西,比如大周都城神京的样子,有什么好玩的等等之类的东西,或许是久在其中,不觉其嗅,原来的贾环并没有遗留什么有用的信息。
当然其实此时贾环心里还有许多上一世关于《红楼梦》里的谜团想要解开,比如秦可卿的真实身份、妙玉的真实身份,贾元春到底是怎么死的等等。
只是他也明白要想知道这些谜底,大概率的要看机缘了——他估计这些谜底,他强求也不一定能够得到。并隐隐间感觉若真是强求了可能会有杀身之祸。
到了二门,看门的,穿着一身花花绿绿的门婆王婆子正倚在门口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但看到贾环出来,立刻把脸往里一转,假装没看见。
打招呼,献殷勤有什么意思呢,贾环没钱没势没好处的,只会浪费表情,并且二门对于内宅的男爷们向来是随意进出的。
王婆子假装看不到贾环,贾环对她自然也是视而不见,径直出了二门,到了通往西便门的小道。荣国府通往外面的出口并非只有大门二门,实际上通道颇多,还包括便门、偏门、角门等通道。
而在二门之外,西便门通道的南面有一排后罩房,它的用处主要是给听候差遣的提供歇脚之地。
贾环出来时,李贵、钱启、张若锦、赵亦华、周瑞、兴儿、隆儿等都在后罩门处,一边说笑着,一边等候着贾宝玉、贾琏等人的差遣。
只是当他们看到贾环时也立刻像王婆子一样,扭过了脸,假装没有看见。他们的心思大抵与王婆子相同。而实际上以贾环此时在荣国府的地位与处境,贾环若是招呼了他们,他们会自认为今天倒了霉的。
贾环当然没有招呼他们……而实际上贾环还是有一个出门的长随的,那就是赵国基,他的亲母舅。
只是他现在并不打算让赵国基跟随,原因很多,一是赵国基跟着他行事并不方便。第二则是心里别扭也于心不忍,赵国基毕竟是他的亲母舅,让自己的舅舅做下人,作为一个现代的灵魂,贾环心里迈不过这个坎。
并且赵国基现在病怏怏的,来自于后世贾环也知道赵国基将不久于人世,如此他也不忍心差遣赵国基。
而这实际上也明显的体现出了贾环与贾宝玉在荣国府待遇上的差别,贾环出门,长随、伴当连个替换的都没有,身边也没有专门服侍他的丫头。而贾宝玉身边不仅丫鬟、小厮成群,外出时的伴当更是有李贵、钱启、赵亦锦、周若华等九个之多。
笑声依旧人渐去……
《红楼梦》里的神京就是明代的北京,只是被大周的开国皇帝陈霸都改了名字。
也因此神京的规划与明代并无二致,以紫禁城为中心,东边是达官显贵,公侯王爷居住的居德坊、礼乐坊。紫禁城前是各部衙门,再往前则是钞库街,太学与鸿胪寺所在,街上来来往往多是高冠广袖的儒生与奇装异服的外国使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