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1章 铁柱晋升,李默入职
就在苏文成功将技术天才钱浩“拐”到麾下,并在主客司站稳脚跟的同时,另一条线上的好消息,也如期而至。
京营。
这个庞大的、拱卫京师的军事机器,内部同样充满了竞争和机遇。
而张铁柱,这颗原本蒙尘的璞玉,在苏文的精心打磨和“暗中助力”下,终于开始绽放出属于他的光芒!
自从上次军中小比一鸣惊人之后,张铁柱在右哨所的地位便截然不同了。
他不再是那个被人随意欺负、嘲笑的“傻大个”,而是成为了众人眼中勇猛过人、实力强悍的“狠角色”!
再加上苏文持续不断地传授他更精妙的枪法、搏杀技巧,甚至是一些基础的带兵理念,张铁柱的进步可谓一日千里!
他不仅个人武力在整个右哨所都名列前茅,在日常操练和执行任务中,也展现出了惊人的悍勇和……一丝苏文刻意培养的“服从命令听指挥”的优良作风。
这一切,自然都被右哨所的都头(相当于营长)看在眼里。
这位都头也是个惜才之人,见张铁柱是块好料,便有意提拔。
恰在此时,一个绝佳的机会出现了。
边关传来消息,大夏与北境某个游牧部落,在边境线上发生了一场小规模的武装冲突。
虽然规模不大,但京营作为拱卫京师的战略预备队,也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并选拔精锐,以备不时之需。
右哨所都头借此机会,向上级汇报了张铁柱的出色表现,并着重强调了他“勇猛过人、忠诚可靠”的优点。
而这份汇报,又“恰好”被某些人看到了。
或许是周侍郎在兵部的朋友顺水推舟?
或许是苏文通过胡然打通了某个关节?
又或许……仅仅是张铁柱自身的实力和运气?
总之,结果是喜人的!
在一份最新的京营人事调动命令中,张铁柱的名字,赫然在列!
擢升右哨所队正张铁柱,为锐健营第七都(营)——百户!
百户!
正七品武官!
虽然品级与苏文之前的主事相当,但在军队这个讲究实力和实权的地方,一个手握百人兵权的百户,其分量,远非一个文职主事可比!
这意味着,张铁柱正式脱离了底层士卒的行列,迈入了低级军官的门槛!
他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立营房!拥有了调遣麾下百名士卒的权力!拥有了参与营中议事的资格!
当苏文得知这个消息时,心中充满了欣慰和自豪!
好!太好了!
铁柱这孩子,果然没让自己失望!
他立刻让胡然备了些酒肉,亲自去了一趟京营,为张铁柱庆贺。
在张铁柱那间虽然简陋但却属于自己的营房里,苏文看着眼前这个依旧憨厚耿直,但眼神中已经多了几分坚毅和自信的汉子,心中感慨万千。
谁能想到,几个月前,他还只是一个在底层苦苦挣扎、任人欺凌的小兵?
如今,却已经摇身一变,成了手握兵权的百户大人!
“苏大哥!”张铁柱激动得脸膛发红,端起酒碗,声音有些哽咽,“俺知道,没有您,就没有俺张铁柱的今天!俺……俺嘴笨,不会说话!但这碗酒,俺敬您!以后,只要苏大哥您一句话,俺这条命,就是您的!”
说着,他将碗中烈酒一饮而尽!
苏文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铁柱,说这些就见外了。你能有今天,是你自己努力得来的。我不过是……恰好发现了你的闪光点而已。”
他顿了顿,语重心长地说道:“当了百户,责任更重了。不仅要管好自己,更要管好手下的弟兄。我教你的那些东西,要多琢磨,多运用。记住,勇猛固然重要,但懂得如何带兵,如何打仗,才是为将之道!”
“俺明白!苏大哥!”张铁柱用力点头,“您放心!俺一定好好干!绝不给您丢脸!”
看着张铁柱那充满干劲的样子,苏文知道,自己在军方的布局,算是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虽然一个百户,在庞大的京营体系中依旧微不足道,但这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起点!
这意味着,他苏文,开始在军中,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嫡系力量!
这股力量,虽然现在还很弱小,但假以时日,未必不能成长为一股足以左右局势的……虎狼之师!
当然,苏文也清楚,张铁柱的晋升,必然会引来一些人的注意和……挑战。
军中,从来都是靠实力说话的地方。
一个靠着“关系”(在某些人看来)上位的寒门百户,想要真正站稳脚跟,服众立威,恐怕……还需要经历更多的考验!
不过,苏文对此并不担心。
他对张铁柱的实力和忠诚,有着绝对的信心!
张铁柱在军中崭露头角的同时,苏文在文官系统这边的布局,也迎来了关键性的突破!
目标人物,自然是他寄予厚望的“智囊”——李墨!
李墨的才华,毋庸置疑。其【过目不忘(顶级)】和【文思敏捷(高级)】的天赋,简直是为文书工作量身定做的!再加上经过苏文这段时间的“点拨”和“改造”,他那原本过于刚直的性格,也变得圆融了不少,懂得了如何在坚持原则的同时,运用一些“技巧”来达成目的。
这样的人才,如果一直待在国子监,简直是暴殄天物!
必须尽快让他进入体制内,发挥出真正的价值!
但是,科举之路,并非坦途。以李墨寒门的出身,即便才高八斗,想要按部就班地通过科举进入核心部门,也需要漫长的时间和……一点点运气。
苏文等不及!
他需要李墨尽快进入一个能够接触到核心信息、发挥其文书才能的位置!
于是,他开始动用自己现有的人脉和资源,为李墨铺路。
他先是找到周侍郎,旁敲侧击地表达了自己对李墨才华的欣赏,并“无意”中提及了李墨在国子监那篇关于“漕运改革”的惊艳策论(这篇策论后来果然被祭酒荐于高层,引起了一些讨论)。
周侍郎何等精明?自然听出了苏文的言外之意。
对于这个自己颇为看好的年轻人想要提携后进的想法,周侍郎并未反对,反而乐见其成。
毕竟,苏文现在也算是他“麾下”的人才,苏文的势力增强,某种程度上也等于他自身影响力的延伸。
于是,周侍郎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却在一次与吏部官员闲聊时,“恰好”提及了国子监有个叫李墨的年轻人,才思敏捷,文笔老练,是个可造之材。
有了周侍郎这句“金口玉言”的铺垫,再加上苏文通过胡然进行的一些“必要打点”和“信息疏通”,比如将李墨的优秀策论和诗词,“不经意”地送到某些关键人物的案头。
很快,一个“机会”便降临了。
礼部仪制清吏司(没错,就是苏文之前待过的那个部门),因为前任郎中王德发倒台,内部进行了一番人事调整,恰好空出了一个掌管重要文书档案的“典籍官”的职位(从八品)。
这个职位虽然品级不高,但却极其关键!
因为仪制司掌管着国家大典、礼仪规章、官员品阶服饰等核心制度的制定和记录!这里的文书档案,涉及面极广,很多都属于机密!
而且,这个职位,可以直接向郎中汇报,有机会接触到更高层级的事务!
在周侍郎的“默许”和苏文的“运作”下,吏部以“才学出众,特恩录用”的名义,直接下了一纸调令!
李墨,这个还在国子监苦读的寒门学子,竟然……破格入仕了!
虽然只是个从八品的典籍官,但对于一个尚未参加科举的学子来说,这简直是天大的恩典!一步登天!
当李墨接到吏部调令的那一刻,整个人都懵了!
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自己……竟然……当官了?!还是直接进入了礼部核心部门?!
巨大的惊喜和激动,让他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
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苏文!
他知道,这一切,绝对离不开苏大哥的帮助!
怀着无比激动和感激的心情,李墨第一时间找到了苏文。
“苏……苏大哥!”李墨的声音都有些颤抖,“我……我……”
苏文看着李墨那激动的样子,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李兄,恭喜!你的才华,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这……这都是苏大哥您的提携!”李墨眼眶微红,对着苏文深深一揖,“若非苏大哥,小弟……小弟还不知要在国子监蹉跎多少岁月!”
“你我兄弟,何必言谢。”苏文扶起他,眼神中充满了期许,“仪制司典籍官,职位虽不高,但位置极其重要!你务必要好生把握!”
“我明白!”李墨重重点头,眼神坚定,“苏大哥放心!小弟定然兢兢业业,不负所托!日后,苏大哥但有所需,小弟定当竭尽所能,提供助力!”
苏文满意地点点头。
很好!
张铁柱在军中崛起,李墨在文坛落子……
他的布局,正在一步步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