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2章 干预选角?
一名工作人员打开门,垂头丧气的走了出来。
“杵在门口干什么?”
孙经理在里面,从他的视角只看到助理,没看到宁言。
“你去忙吧,”抬手让助理离开,宁言面带微笑走进去。“什么事让孙经理发这么大火。”
“宁导来了,来,坐。”
孙经理抬头看到宁言后,瞬间变换了脸色,高兴引导他就坐。
“也没什么事,一个导演想要拍电影,题材敏感过审难。”
“你说说现在的导演,净想着拍一些不好过审的电影,还怪我们不给他们资金支持。”
给宁言添了一杯茶,嘴里多有抱怨,坐回座位后,想起来对面就坐着一位导演呢,赶忙补救道:“当然我不是说宁导。”
“没事,我明白的,孙经理。”摆摆手让他不用在意。
宁言注意到桌子上资料封底标注的预算:120万。
“这数字还不够冯小缸拍电影租三天斯坦尼康呢。”心里吐槽了一句,目光注意到垃圾桶里露出的照片一角。
俯身捡起,发现是张山西矿区的照片:三个少年蹲在煤堆旁啃冷馒头,背后是歪斜的“安全生产“标语。
“看来果然是盲井。”
既然来中影的目的已经达到,就不和孙经理兜圈子了。
“这李扬的电话,孙经理你有没有?”
宁言的话,让孙经理眉头一挑,“宁导对这事有兴趣?”
“谈不上兴趣,公司不是刚成立吗,正是用人的时候。”
孙经理的瞳孔微微放大,随即恢复职业笑容:“宁导果然有魄力,不过这类现实题材……”他扫了眼垃圾桶,“过审风险太高。”
“试试总比错过好。”宁言起身告辞,照片边角在阳光下泛着微光。
“行,那你记一下。”
晚上,后海酒吧的假山石背后,宁言见到了李扬。
这个戴黑框眼镜的男人正用德文写分镜稿,手边摆着半瓶牛栏山。
“我在波鸿煤矿拍过纪录片,”他推了推眼镜,“矿工把老鼠当瓦斯探测器,老鼠逃命他们就逃。”
宁言放下手中剧本,“说说为什么要拍这部电影?”
李扬拿出一本小说——《神木》,指着说道:“我看了这本小说,对里面的真实案例有感而发,决定把故事拍出来。”
李扬认为,作为中国人,有义务通过电影呈现社会中被忽视的黑暗角落,唤起公众对底层生存困境的关注。
他说:“通过电影表达对金钱至上、道德崩塌的批判,是艺术家的责任”。
“我创作《盲井》的初衷,既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也是对艺术真实的坚守。”
宁言静静地听着,笑着为他鼓鼓掌,然后说道:“风尚传媒会提供资金帮你拍这部电影。”
“我?”李扬的眼中有着疑惑,带着不解说道:“宁导为什么会支持我?中影都不看好这个题材,甚至很可能拍出来也没法上院线。”
“你说的话打动了我,这部剧我投了。”
“真的吗?宁导?”李扬还有些不可置信。
“明天来这个地址签约。”留下地址后,宁言起身离开。
一夜过去,刚到公司,李念念就对他讲有个人一大早公司还没开门就来了,现在在会客室,赵副总在陪着。
走进会客室,宁言对着李扬说道:“来的这么早,是怕我反悔?”
李扬站起身,手掌放在身体两侧,上下搓动,尴尬的被人看出了心思。
“坐吧”
“既然是谈合作,李导先讲讲吧。”
李扬握着纸杯,态度有些拘谨。
“宁导,盲井的预算大概是 120万,版权这些都可以给宁导,只要宁导愿意把它拍出来。”
“李导,不用紧张,”宁言安慰了一句,“风尚给你150万,导演和编剧给你算30万,版权归我,电影上映其他销售收入,我给李导留一成。”
“李导,先坐这考虑考虑。”
宁言刚想走。
“不用考虑了,”李扬猛的起身,双手撑着桌子,“我签。”
宁言愣了一下,然后让赵副总去准备合约。
“合作愉快,真的很感谢宁导。”
“合作愉快,后面的事情你跟赵副总对接。”
资金的事情搞定,李扬急急忙忙的走了。
“老板,这题材要是真按照剧本拍出来,上不了院线吧,很容易亏本。”
赵鹏举原来就在院线工作,电影能不能上映,他还是能看出来的。
宁言拍了拍他肩膀,笑了笑走了,留下他一人不解的挠头。
……
陈今飞推开四合院的雕花木门时,紫铜香炉刚吐出第三缕青烟。檀香混着雨前龙井的涩味,在仿古电暖器的热风里发酵成某种粘稠的暗示。
他瞥了眼腕表,秒针卡在“劳力士“的皇冠标志上——这是他在十年前澳门赌场赢的彩头,表盘裂痕像道未愈的疤。
“陈总尝尝这普洱。”包厢内,中影的孙经理提早到了这儿,推来盏紫砂杯,杯底沉着片老茶梗,“勐海茶厂九十年代的老料,比咱们上次喝的熟普更有劲道。”
陈金飞没接茶,拇指摩挲着黄花梨茶几的鬼脸纹。
窗外槐树影子投在青石地砖上,恍惚间像是个福字。他忽然笑起来,金丝眼镜滑到鼻梁:“孙老弟,我听说北影厂要翻修录音棚?”
孙经理斟茶的手顿了顿,滚水在杯口晃出个危险的弧度。“陈总消息灵通,”他抽出帕子擦溅到合同上的水渍,“不过这事儿归基建处管......”
“我在东坝有块地。”陈金飞摘下眼镜哈气擦拭,在他眼中,镜片上好似浮出块模糊的规划图,“离中影基地就隔条高速,拿来建影视配套产业园正合适。”
他摸出钢笔抽来一张纸巾,简略的在上面画出地块轮廓,笔尖戳破纸张时,一滴墨汁正好落在轮廓的中心。
孙经理的喉结动了动。他知道那块地皮的价值,去年万达想用三倍市价收购,被陈金飞一句“留给自家闺女当嫁妆”挡了回去。
现在突然想出手了?
他眼神疯狂闪烁,不知道这位陈总突然约自己吃饭,又给自己送这么一份大礼,他究竟想要干嘛?
穿旗袍的服务生端上清蒸鲥鱼时,陈金飞已经换了话头,正在讲刘艺菲的纽约往事。
“十四岁的小姑娘,大雪天在林肯中心跳《胡桃夹子》,谢幕时她妈妈才发现舞鞋正渗血。”
他筷子尖挑开鱼腹,银鳞下的脂膏泛着琥珀光,“这鲥鱼鳞片金贵,去了就失味,跟有些天赋一样。”
孙经理盯着随鱼附上的鉴定书——《长江禁捕前最后一批野生鲥鱼》。
他知道这是对自己刚才沉默的警告:有些资源就像濒危物种,过期不候。
这人到底想干什么?孙经理心中思绪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