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2章 进化本能
混沌初分,天地始判,洪荒世界吞吐鸿蒙紫气,自有无量造化。天道演化从无止息,洪荒自开辟以来便吞吐混沌之气,地脉每刻都在延伸生长,恰似巨树根系穿透虚空。然大道五十,天衍四九,每逢十二万九千六百元会,必有量劫降世。劫云翻涌间,虽天地几近崩摧,却暗合天道轮转之机。
昔年道魔相争,须弥山下诛仙剑阵煞气冲霄,罗睺引爆西方地脉灵髓,八百万里灵山化作焦土。然魔祖败亡之际,魔躯轰然炸裂,滔天魔气竟化作三千魔道本源,于洪荒边缘开辟魔界。
龙凤初劫血染九霄,元凤泣血落南冥,祖龙身陨镇海眼。然四象圣兽应劫而生,青龙盘踞东极撑起苍天玉柱,白虎踞守西极吞吐庚金杀伐,朱雀振翅南极焚尽业火,玄武卧伏北极镇九幽寒煞。四极圣境隐现天地四维,每座大千世界皆有星辰般的地脉灵根蜿蜒生长。
待至巫妖量劫,虽有共工怒触不周山,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天河弱水倒灌三界。但也有后土祖巫身化九幽地府,六道轮回轰然转动,九幽地府十八层冥土层层铺展,与三十三重天阙遥相呼应,阴阳二气如太极鱼首尾相衔,洪荒本源竟暴涨三成有余。
劫火焚尽处,往往生出混沌青莲。诸位圣人凝望洪荒胎膜外新生的数十座附属世界,只见三千大道法则如金线交织,终是明悟天道深意——量劫非劫,实乃洪荒世界吞吐混沌、蜕变晋升之机缘也。
九霄云外的混沌罡风掠过洪荒胎膜,卷起亿万道紫霄神雷。那些陨落在量劫中的玄仙之流,顷刻间便似晨露蒸发于烈日,三魂七魄化作点点星屑,被罡风裹挟着坠入归墟裂隙。他们修的是洪荒既成之道,身死时连真灵都未曾镌刻半分烙印,倒像是被天地收回借出的灵气。
可若是证得本命大道的金仙,真灵里镌刻的道痕都会被天道剥离,化作本源海中翻涌的浪涛。轮回深处隐现六色漩涡,金仙真灵裹着残存灵光投入其中时,黄泉路上必有三道紫气垂落。
待其转世重修至玄仙境界,顶上三花绽开的刹那,前世道果化作的星辰便从命运长河跃出,却再不能融入新生的元神——那星辰早已成为天道基石,只将斑驳记忆映在修士灵台,如同观摩他人撰写的道藏。
更有那太乙境修士陨落时,天地间必生九重血色漩涡。他们的不朽真灵裹挟着本源,被三十六条混元锁链拖入归墟海眼。在那里,太乙修士化作擎天玉柱镇守混沌裂隙,每道袭来的外魔触须都化作功德金砂。
他们的不朽本源结成周天星斗大阵,每道真灵都化作阵眼处的青铜巨柱,柱身缠绕的锁链贯穿三十六重混沌壁垒。有太乙金仙燃烧本源斩灭天魔,功德便如金砂渗入锁链锈迹;若遇混沌潮汐卷来,整根青铜柱都会泛起血色纹路,那是天道在抽取镇压者的本源御敌。
天道最是无情也最公,归墟海眼深处矗立的十万八千根镇魔柱,每根柱底都镌刻着血色铭文——那是太乙修士与混沌厮杀时,用本源之火烙下的生死契。柱身裂纹每增一道,便意味着某位修士功德圆满,柱顶金铃响彻三十三重天时,混沌潮汐都会退避三千里。
曾有修炼庚金大道的太乙金仙,以本源凝成十万八千剑阵,一劫之内斩落三百万混沌生灵,剑痕竟在归墟石壁上刻出半部《杀劫道章》;而某位精研造化之道的修士,枯守十二万九千六百元会才攒够归乡功德,出关时袖中已孕出三千小世界雏形。
也曾有修成九转玄功的太乙修士,七劫之内斩落十二万九千六百混沌魔神,其功德金砂凝成的巨舟险些撞破归墟天门。然更多太乙困守黑渊百万年,功德簿上仍不及兆分之一数,直到无量劫至时,他们与混沌来敌同坠劫火,方才见得洪荒日月——却已是新纪元初开的晨曦。
金仙者不炼气海,专修紫府。其元神常驻大道长河支流,每悟出一缕新道韵,洪荒本源海便泛起九重浪涛。有金仙闭关三万载,不过在大道碑林添半阙残经,施展神通时足下青莲不过三品;亦有惊才绝艳者,在混沌中劈出全新道途,抬手便见九万里庆云翻涌,三千道则化作璎珞垂落——此等修士吐纳间引动周天星辉,法力岂是寻常玄仙可窥其项背?
金仙顶上三花流转的早已不是灵气,而是三千大道枝桠交织成的虚影。他们每在洪荒立下一脉道统,虚空深处便多一颗晦明星辰,那是天道在吞吐新生的法则。有金仙枯坐东海三千年,悟出的不过鱼龙变化小道,施展神通时仅能掀起千丈浪涛;却也有大能于昆仑巅观混元一气,立下的先天八卦道痕直透九重天外,翻掌间十万星河倒卷,连三十三天外的紫霄宫都为之震颤。
太乙金仙的命星早已烙在天道轮盘之上。他们在三十三重天外开辟的道场,实则是自身大道投射的虚影。当洪荒修士吟诵其道号时,昆仑山顶便会多生一株道韵青松;若人间王朝供奉其法相,九幽黄泉便多开一朵功德金莲。故而太乙论道常引动兆亿信徒香火,那恢宏道音实乃众生愿力共鸣。
太乙金仙脑后浮着的功德金轮,实则是天道镌刻的契书。当他们的本命大道被万千生灵诵读,金轮上便会浮现蝌蚪状的道纹——昔年镇元子创地仙一脉时,金轮化作百万里山河社稷图;云霄娘娘参透混元金斗玄机时,金轮迸发的清光直接冲开了九幽冥土。然此等道果皆已烙在天道根基,纵使太乙金仙也只能借来三分威能。
圣人指尖缠绕的鸿蒙紫气,实为斩断因果的权柄。圣人端坐蒲团的刹那,周身便缠绕着十二万九千六百道法则锁链。这些锁链另一端系在洪荒本源核心,故而圣人抬指可唤混沌潮汐,翻掌能截光阴长河。
女娲娘娘捏土造人时,轻轻一划便隔断妖族太乙与招妖幡的联系;通天教主青萍剑鸣响之日,截教万仙顶上金轮同时黯淡三息。然然当十二祖巫踏碎九幽唤出盘古真身时,法则锁链竟与开天斧光同频震颤——昔年天道本就脱胎于盘古意志,圣人又如何斩断这血脉同源的羁绊?开天伟力本就是万道源头,纵是圣人也需暂避锋芒。
周天星斗大阵亮起的瞬间,三十三重天外倏然垂下三百六十五条银河。妖帝手持河图洛书立于紫微帝星,每颗主星皆映照一尊妖神本命精魄。周天星斗大阵展开时,三百六十五道星幡刺入的何止是天庭气运,更是直接勾连天道运转的轨迹。
这漫天星辉实则是天道权柄具象化,妖皇帝俊披着河图洛书踏进阵眼那刻,整个洪荒都看见银河倒悬的奇景,每一颗星辰都化作太乙金仙全力一击。元始天尊的九龙沉香辇撞上星阵时,迸发的道韵在混沌中撕开九道永世不愈的裂痕——那是天道在与自己角力。此乃天道与天道的角力,又岂是修士间寻常斗法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