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讲透黄帝内经(上下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生命基础

【原文】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

——《灵枢·本神》

天赋予我的是生机,地赋予我的是精气,天之生机与地之精气相互交融媾和,万物就化生了。

能够化生生命、与生俱来的叫做精,阴阳之精互相搏结就叫做神。

【原文】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灵枢·经脉》

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先要禀受父母的先天之精,精再发育就生成脑髓。然后,以骨骼作为支柱;以经脉来营养全身;坚劲的筋如同绳索,约束着全身的骨骼;肌肉就像墙壁,保护着脏腑和筋脉。此后皮肤坚实而毛发生长,胎儿的身体就形成了。

人出生后,五谷入胃,化生精微而营养全身,使全身的脉道得以贯通,血气才能运行不息。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何失而死,何得而生?岐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

——《灵枢·天年》

黄帝问岐伯:我想知道,人的生命刚刚孕育的时候,是以什么作为生命的基础?又凭借什么作为生存的外卫?失去了什么会死亡?得到了什么能维持生存?岐伯回答说:以母亲的阴血作为生命的基础,以父亲的阳精作为生存的外卫;人失去神气就会死亡,得到神气就能生存。

【原文】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

——《灵枢·刺节真邪》

人体的元气,来源于父母先天之精与后天水谷精微,在生命活动中,与水谷之气共同充实滋养身体。

【原文】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岐伯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何谓气?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灵枢·决气》

黄帝说:我听说人身有精、气、津、液、血、脉之分,我原以为这些是一种气罢了,现在却把它分为六种,我不知道这是什么道理。岐伯说:男女交合,阴阳之精相互搏结,就会产生新的生命,这种在形体尚未形成之前便具有的物质叫做精。

黄帝问:什么叫做气呢?岐伯说:上焦散布水谷的精微,它能温煦皮肤、充实身体、滋润毛发,就好像雨露滋润草木一样,这种物质叫做气。

【原文】何谓津?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何谓液?岐伯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

——《灵枢·决气》

黄帝问:什么叫做津呢?岐伯说:肌肤疏泄太过,汗出过多,这样的汗液就叫做津。

黄帝问:什么叫做液呢?岐伯说:水谷入胃后,化为精微之气而充溢全身,此时就形成一种物质,可渗入骨髓,使得骨骼关节屈伸自如,脑髓得到补益,皮肤得到润泽,这种物质就叫做液。

【原文】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何谓脉?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灵枢·决气》

黄帝问:什么叫做血呢?岐伯说:中焦脾胃接纳了食物,吸取其中汁液的精微,再转化成红色的液体,这就叫做血。

黄帝问:什么叫做脉呢?岐伯说:像堤坝一样能约束营血之气,令其不向外扩散的,就叫做脉。

【原文】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

——《灵枢·本脏》

人的气血和精神,是用来滋养身体以维持正常生命运动的物质基础;经脉则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它能使气血运行于身体的上下里外,从而润泽筋骨,滑利关节。

卫气的作用是温煦肌肉,充养皮肤,营养腠理,且主管汗孔的开合;意志的作用是统驭精神,收摄魂魄,适应气候,调节情绪。

【原文】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

——《灵枢·邪客》

五谷进入胃中经过消化后,分化为糟粕、津液、宗气三路。其中宗气积聚在胸中,从喉咙而出,贯通心脉,推动心血和呼吸的运行。营气由宗气而化出,分泌津液,灌注于脉道中,化而为血,润泽四肢百骸,滋养五脏六腑,运行不息,与昼夜时辰相应。卫气是一种剽悍迅疾之气,运行于四肢末梢、肌肉及皮肤之间,没有休止。

【原文】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素问·经脉别论》

水液入胃,经游溢布散,其精气上行于脾。脾再次布散传输,上归于肺。肺气运行,通调水道,又下输于膀胱。

如此则水精四处布散,五脏之经脉也得到灌输。

【原文】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素问·生气通天论》

人身的阳气,就像自然界的太阳一样,如果阳气失去了正常的运行轨道,不能发挥作用,就会折损人的寿命以致夭折,轻者也会造成生命力的暗弱不足。

太阳普照天地,人的阳气也如太阳光明一般,在上、在外,保护肌体,抵御外邪入侵。

人的阳气,在操劳过度的时候,就会亢盛而向外发散,造成阴精逐渐耗竭。

人的阳气,既能够养神使精神清爽,又能够养筋使诸筋柔韧。

【原文】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素问·生气通天论》

人体的阳气,在整个白天的时间里主管体表。

清晨的时候,阳气开始活跃起来,向体表扩散。

中午的时候,阳气达到最旺盛的时段。

太阳偏西的时候,体表的阳气就渐渐虚弱减少,毛孔也开始闭合。

到了晚上的时候,阳气内敛,拒守于体内,所以,这时候不应扰动筋骨,也不要接近有雾露的环境。

如果不遵循一日这几个时间的阳气活动规律,身体就会被邪气侵袭,变得渐趋衰弱。

【原文】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此人之所以具受于天也,无愚智贤不肖,无以相倚也。

——《灵枢·本脏》

五脏,是用来贮藏精神气血魂魄的器官;六腑,是用来转化水谷、输送津液的器官。脏腑的这些功能,都是自然界赋予人的,无论人愚笨、聪明,有才、无才都没有差别。

【原文】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酸,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

——《灵枢·决气》

精脱则耳聋;气脱则视物模糊;津脱则腠理不固,汗大出。

液脱,则骨节僵硬,屈伸不利,面色晦暗,脑髓不满,小腿发酸,耳鸣时作;血脱,则面色苍白,枯槁无光,其脉道空虚下陷。

【原文】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灵枢·天年》

血气调和,营卫之气通畅,五脏形成。

神气敛藏于心,形完神具,心智稳定,才成为一个健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