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5章 食人参,入龙宫
那人参果如三朝未满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咸备,极是生动。这人参果静止在婴孩跳跃的动作。
书中所言,这人参果尾间上是一个疙瘩,以此钉在枝头。在树上时,手脚乱动,点头晃脑,风过时有声。
应该是被金击子打下时,这人参果正自跳跃,因此就此定格了。
在托盘上另有一个葫芦,上面雕刻着龙虎纹路,便是老君为首魁所备下的龙虎大丹。
这龙虎大丹出自老君手笔,自然也是不可多得的宝物。
五庄观的诸多高真,面色平静,但是眼睛中望向人生果与龙虎大丹,心难自抑,望向李长生的目光,深羡无比。
李长生控背躬身,一揖到底,双手高举过头,作虚捧状,接过镇元子捧来的丹盘。
授完了人参果,老君与镇元子又寒暄客套了几句。
老君师徒二人便是离开了五庄观,入了八景之舆。
老君说道:“徒儿,今晚宿歇了,命明日便起程,离开五庄观。”
“师父,我们接下来去哪?”
“回我道场。”老君笑道。
“师父,您也有道场么!”李长生问道。
“那是自然。东胜神洲无何有乡,太清八景宫。”老君说道:“你如今已超凡脱俗,可以腾云驾雾,我明日带你而去。带你认一回路。”
李长生心中怦然而动,不知道师父的道场,太清八景宫是何等样子,比之这五庄观何如。
李长生奉上丹盘,诚心道:“人参果乃是天地异宝,徒儿不敢专享,师父请您服了吧。”
“你有此心,为师很是欣慰。”老君笑道:“这人参果为师在天地未开之际,便已经服过多次了。味道甚美,你自己服用了。你如今修行将之关隘,这人参果与你有大好处。”
李长生听闻此言,便不再推脱。
老君笑道:“这人参果用清水化开食用,药力最大。干嚼食用,果肉香嫩甘滑,滋味甚佳。你可以分两次食之。其实,用火烤焦,别有一番风味,只是那便完全无用了,你就不必那般吃了。”
“太专业了。”李长生心中暗想:“师父不愧是吃过见过,遍尝百味,还研究出这一果两吃之法。”
李长生躬身说道:“多谢师父指点。”
李长生正要离开静室的时候,忽的转身道:“师父,我得那龙虎大丹,可否给些给我那徒儿杨戬服用。”
龙虎大丹虽然珍贵,但是对于之前把丹药当成是炒豆来吃的李长生来说,也只是锦上添花。
对于徒儿杨戬,李长生这穷嗖嗖的师父,一直没给啥贵重礼物。
而且,过去老君给李长生丹药,李长生也不好拿给徒儿。让你吃自助,你还往外处带,怕是影响不好。
“那龙虎大丹,为你所赢,你自行处理即可。”老君说道。
李长生回到自己房间,将那丹盘放置在桌上,将那人参果拿在手中。
轻轻一嗅,便是能嗅到,果肉散发花果香与奶香交织的气息,如开蜜桃般释放香气分子,鼻腔充盈自然芬芳。
那香气由鼻子进入身体,使得浑身暖融融的,如同雪冬浸泡在热水之中,十分惬意。
“这好香啊!”李长生心底中不由自主冒出了一句:“闻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
李长生可不会如同原书中的猪八戒,囫囵吞咽下肚,连什么味道都不知道。
“终于可以一尝人参果的滋味了。”李长生对西游原文中诸多水果,第二想吃的便是这人参果了。
李长生轻咬一口,细嚼慢咽,闭目慢慢尝出滋味。
人参果初入口,果肉脆嫩如蜜瓜,又带着黄瓜,汁水丰盈似水蜜桃,混合着奶香与青柠的清新。
细嚼慢咽了半晌,李长生将人参果吃了一半。
“好吃,真好吃!”
翻看西游记有千百遍,无数次幻想过人参果的滋味。无数次幻想,都没有这一次亲身体验来得好吃。
“绝了,这人参果太也好吃了。”李长生心中忽道:“这人参果都这般好吃,那吃了可与天地同寿的蟠桃,更不知是何样滋味。味道还不得起飞!”
李长生取来瓷器,清水化开那剩下的半个人参果。
那清水便是如同牛奶一般,浓稠醇厚,奶味果香扑鼻,绵润无比。
李长生一口气喝完了这人参果水,便是盘腿坐回床塌上,运转造化会元功,开始消化药力。
那纯粹的草木精华入腹,四肢百合得到滋养,周身缭绕着无比磅礴的生命精气。
内观之中,悟空乐得是抓耳挠腮,喜不自胜。手下那些猴子猴孙,一个个也是肉眼可见得变得强大。
肉身之中精气滚滚沸腾,精气神格外旺盛,澎湃磅礴,堪胜龙象。
肉身这一宝药,越发雄壮起来。
心猿自然也是欢喜不已。猴王正喜间,忽对众说道:“我这口刀着实馕糠,不随我意,何如?”
光是自饮刀圭已是不足,心猿遇求神兵利刃。
猴众有一猴说道:“大王乃是仙圣,凡兵是不堪用,但不知大王水里可能去的?”
心猿道:“我自闻道之后,有一百零八般变化;诸般腾云驾雾神通;善能隐身遁身,起法摄法;上天有路,入地有门;步日月无影,入金石无碍;水不能溺,火不能焚。那些儿去不得?”
那猴道:“大王既有此神通,我们这水帘洞下,水通东海龙宫。大王若肯下去,寻着老龙王,问他要件甚么兵器,却不趁心?”
心猿闻言甚喜,道:“等我去来。”
好猴王,使一个闭水法,捻着诀,扑的钻入波中,分开水路,径入东洋海底。
这海底对应的乃是海底轮,乃是产生先天之炁之所,海孕育无数生物,极为广大。
先天一炁逆如海底,十分艰难,海底属于水,而心猿属火,因此更是艰难万分。
而且,这海底何等广大,一猴想要找到水晶宫,并不如原文中那般容易。
心猿正自海中游荡之际,外面听得老君唤道:“长生,该起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