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7章 白面馒头,真香!
秦卫东摆手:“不用大娘,你这是照顾我生意,给一块钱就行,要是觉得好吃,下次再来。”
“好好好,小伙子,你说媳妇了没,要是没说,大娘给你介绍个棉纺厂正式工,保证你满意。”
孙大娘乐得合不拢嘴,方才那一丝不悦烟消云散,甚至还想给秦卫东介绍对象。
秦永春在旁边看着自家儿子谈笑风生,待人接物毫不拘谨的样子,神情恍惚。
大东变化好大,这孩子长大了。
……
日头上到头顶,最后一斤麻辣鱼虾卖完,秦卫东朝排队的酒厂职工扬起空空的搪瓷盆。
“各位大哥大姐,对不住,卖完了,等晚上,晚上我还来。”
六十斤的麻辣鱼虾都卖完了,只不过麻辣田螺却无人问津。
只有最开始的孙大娘,和为数不多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小年轻试着买了点,十斤田螺还剩下一半。
“又卖完了啊?”有职工遗憾摇头。
“唉,昨天晚上买了半斤,回去吃完以后就想这一口,后悔了,早知道今天不够卖,我昨天多买点就好了。”还有职工直呼后悔。
见东西都卖差不多了。
秦永春收拾收拾,准备回家。
就是可惜了那田螺,做的麻烦,买的人却少,秦永春心里想着要不明天喊大东不炒田螺了,就在此时,却听见自家儿子吆喝道。
“各位大哥大姐,我这还剩三五斤麻辣田螺,如果不嫌弃,可以尝尝,觉得好吃就买,不喜欢就算了。”
绝大多数排队的职工明显不想吃麻辣田螺,或者说是不敢尝试,零零散散离开。
另外有一小部分觉得排这么久,来都来了,那就试试呗。
闻那味道,感觉也不差。
“嗯?”谁晓得其中一人,尝了以后顿时眼前一亮,就像发现了新大陆。
“好吃,好吃,你这田螺味道比鱼虾还好,给我来半斤……不,来一斤!”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
不消片刻功夫,剩的一半田螺也被一扫而空。
……
人都走完,秦卫东乐呵呵道:“爹,咱们要不数数钱啊!”
“好。”
望着搪瓷缸里满得都要溢出来的钱,秦永春激动的浑身颤栗,手都发抖。
“乖乖,伢啦,你晓得一共挣了多少钱吗?”
“多少?”秦卫东笑得眯起眼睛,故意问道。
其实东西就是经他手卖的,他能不清楚吗?
但是父亲在这,能让他开心,自己何乐而不为。
“连粮票带现钱,差不多三十块,你爹我在公社刨土上一年工都挣不到的钱,被你一中午就挣来啦!”秦永春激动道。
“爹,现在你信我了吧?”
秦永春欣慰点头:“信了,信了,我家大东有出息,比他爹有出息!”
又经过一番简单清点,抛出多送的,八十斤麻辣鱼虾足足卖了23块钱,还有十六斤粮票。
麻辣田螺做得少,只有十斤,但也卖了三块钱,还有一斤粮票。
合起来一共是26元钱,外加十七斤庐东粮票。
父子俩中午没吃饭,秦卫东的意思是想带着爹去下个馆子,却被秦永春严词拒绝。
刚挣到几个钱,就分不清东南西北啦!
秦卫东拗不过秦永春,最后在镇上供销社花一斤二两粮票外加一角二分钱,买了六个白面馒头。
父子俩一人三个。
蘸着搪瓷盆里剩下的辣油,秦永春吃的那叫一个香。
望着爹开心,秦卫东也开心,他已经很久没看到父亲由内而外,发自内心这么开心的笑容了。
……
回去家的路上,秦卫东还去了一趟乡里供销社。
找黄牛票贩林小阳买了一大堆票。
这小子挺有眼力见,鬼精鬼精的,知道秦卫东不好糊弄,因此给他倒腾的粮票、工业券,都是最合理的价格。
这一波操作把秦永春看的一愣愣的。
那个白白瘦瘦的售货员已经见怪不怪了,毕竟这都是第三次见到秦卫东了,秦卫东也知道了她的名字,叫黄萱,和自家小妹一样,名字里都带有一个萱字。
黄萱笑吟吟的问道:“这次还要买些什么?”
秦卫东想了想,家里调料其实还够两天的量,就没再买。
转而又买了二十斤玉米面,二十斤大米,。外加五斤白面,一斤猪肉。
玉米面是0.12元一斤,大米是0.18元一斤,都还好。
白面贵,是有名的富强粉,0.25元/斤,猪肉则肥膘占据多数,一斤0.92元,瘦肉较少。
加起来一共花了8.17元。
这年头老百姓买肉就喜欢肥膘多,多了好炼油,如果瘦肉多了售货员都容易挨骂。
秦永春在一旁看的心疼的直皱眉,但是也没阻止。
他晓得大东这是想改善家里的伙食。
但是一想到自家儿子辛辛苦苦挣的钱,要被弟媳妇王翠糟蹋,秦永春心里又不太舒服起来。
“大东,今天挣的钱和买的东西都收好,别让庄里其他人看见,至于白面……回去先放你屋,别让你老婶知道。”
出来的时候,秦永春交代道。
财不露白,以王翠的性格,别人两句话就能套出来,秦永春不放心。
买好东西走出门的时候,
秦卫东像是想起什么,又折返回去,买了10颗大白兔奶糖。
“你买这个干啥,多贵呀!”
因为含乳粉成本高,一颗大白兔奶糖,就要0.1元。
并且还得要糖票。
“答应了卫萱、卫吉,给她俩带的。”秦卫东笑道。
“爹,来一颗。”
“不要不要,一口一毛钱,县太爷也不能这么造啊。”秦永春头摇得就像拨浪鼓,“你小子,以后结婚了手里不能存钱,刚挣点,就不知道自己信什么了。”
“爹,钱就是用来花的嘛,能花才能挣。”秦卫东剥了颗奶糖扔嘴里。
这时候的大白兔奶糖很好吃的,虽然硬,可越嚼越软,还有一层薄薄的透明糖衣。
后世的大白兔奶糖因为厂区更换,技术革新,老一批机器下线后,生产出来的口味却反倒没有之前的味道了。
“就你小子歪理多。”
父子俩一边走,一边斗嘴,回家路上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