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交叉与融合:创造性未来教学模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随着知识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高质量、高水平、多元化创新的教学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广泛诉求,每年以改革教学模式为契机提升教学质量,是各国大学达成的广泛共识。在此背景下,各种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已成为各国大学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我国的高等教育随着经济社会对人才要求程度的日益提高,目前正面临着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质量亟需不断改进与完善的问题。如何改革我国大学本科教学模式、促进大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以培养创新人才、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大学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研究新时代背景下国内外大学本科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的优势,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内高等院校创造双一流的大学起到推动作用。

近年来,国外在大学本科及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改革方面积累了不少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这反映在大学本科教学模式的类型、组织设计与教学实践等方面。国际间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研究也较活跃,各国间相互借鉴已日趋频繁。因此,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交叉学科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共生效应”是构建学术共同体的基础和支柱,交叉学科教学与研究的“协同融合”取决于各领域的特色与限度。

我国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也十分重视对教学模式的改进与研究,在理论与方法层面已取得很大进展,但对国内外大学本科学科交叉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交叉课程研究还不够深入,这反映在缺乏能够较为全面和系统地认知大学本科设计类交叉学科在教学上的相关课程、实践、项目合作等交叉的模式、框架及其交叉后融合的方法、措施及策略上最新进展的研究等方面。

本书从纵横两个方面梳理当代国内外大学本科交叉课程教学模式的发展与变革。从纵向来看,本书探讨了国内外大学本科交叉课程教学模式的历史演变过程,分析了当代国内外大学本科交叉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特点,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从横向来看,本书在研究对象上选取了国内外知名综合性大学、设计类专业本科及研究生教育中交叉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实际调研,并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应用案例来说明各学科在交叉过程中,其教学目标、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师匹配及学生学习能力等环节所存在的优点和问题点。

在研究方法上,本书以“问题逻辑”为研究路径,对学科交叉后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研究。从发展的角度探讨国内外大学本科交叉课程教学模式的历史演进过程,分析当代大学设计类专业交叉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的背景和动因,以便把握来龙去脉,促使各学科间相关知识的“隔离”变为知识“系统整合”,并相互借鉴与活用;同时也注重运用横向比较的方法,对国内外大学设计类专业交叉课程教学模式的内涵、特征、理论基础与组织设计原则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交叉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点进行总结与评价。

书中还将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相结合,选取了具有典型性的国内外大学的个案,以勾勒出当代国内外大学设计类专业交叉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新面貌。并提出在面临多元教学“融合”挑战的同时,概括、归纳并总结出影响设计专业交叉课程实施方案改革的要点因素,着重强调学科交叉的科教结合是本科教学体系重构的有力支撑,提出“为创造性而教”“为未来型而学”的设计交叉与融合的教学模式,提出从设计视角下系统整合地培养具有创造性的未来人才的无限魅力,为推动我国高校本科设计类专业交叉与融合的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由于笔者时间和水平所限,书中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2021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