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辩:从把袁家满门抄斩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9章 一箭三雕之计

“恭喜明公,贺喜明公~”

前将军府,面对着贾诩的恭贺,董卓脸上可谓是如同开了花一般灿烂。

不过即便如此,他还是连连摆着手,说着哪里哪里。

“得文和计,某家虽然得以重修和陛下的情谊,还参录尚书事,但这最关键的并州兵,终究还是棋差一着啊。”

董卓说着,语气很是感叹。

毕竟他马上就要随军出征,参录尚书事这职位说的好听,但前提是你得在朝廷里。

你在洛阳朝廷,你才能参与进尚书台的决策当中去。

可若是他一旦离开洛阳,这职位不过就是一个虚名。

更不要说这么多年的戎马生涯下来,董卓别的道理不明白,但有一个道理他是最为清楚的——手中有兵,才有说话的资格。

贾诩微微一笑道:“明公莫急,关于此事,诩或有一策可为明公用。”

“哦?不知文和有何良策?”董卓颇为好奇地道。

贾诩随便掐了掐手指,道:“算算时日,袁家出逃的那几位,如今应该已经到了汝南地界,相信不日便会正式发出檄文,举兵讨伐明公。”

听到这话,董卓原本还算开心的脸色,顿时蒙上了一层阴霾。

如今的洛阳,哪哪都好,甚至跟着陛下混,还能得到许多,之前费尽心思都得不到的东西。

现在让他走,他是真的不怎么舍得。

“明公若是仍依照往常之策,调原本的西凉精锐入洛阳,随后南下,这一来一往中间所耽搁的时日颇长。”

贾诩道:“袁家累世公卿,如果是不能将其快刀斩乱麻,必然遗祸无穷。”

董卓眼前一亮,大致明白了贾诩所说的意思。

不过为了以求稳妥,他还是厚着脸皮追问道:“文和可否说的再细致些?”

“明公若能此时上书朝廷调西园军,并州郡兵,以及吴张二将的兵马,共同随明公征讨汝南袁家。”

“不仅可以缩短这其中需要准备的时间,打袁家一个措手不及,还能就此将并州郡兵握为手中,此可谓一石二鸟之策。”

果然如此!

见贾诩所说,和自己心中所想一致,董卓激动的拍着自己的大腿道:“好,好计策哇!”

但董卓也就是激动了那么一会,等他冷静下来之后,又想了想这其中的利弊,不由得道:“如今陛下偏爱于我,我若是上书请求调兵,并州郡兵倒还好说,毕竟某家本身就是并州牧,执掌并州军理所当然。”

“重点是那西园军,皇帝岂会轻易与我?”

贾诩一脸轻松地道:“明公总要多要一些,方才有和朝廷讨价还价的余地嘛。”

董卓这时才恍然。

贾诩一开始就没有图谋那西园军。

毕竟对于如今的洛阳来说,最精锐的兵力,也无非就是自己手中的西凉军,和丁原带过来的并州军。

除了这两只队伍以外,其他的不过是土鸡瓦狗耳。

“文和所计甚好,不过还有一事,某家需要在出征之前办妥才行。”

“明公请讲。”

“文和今日与某家所说,要让陛下征辟百八十名郎官入宫,陛下闻之大喜,直接便允准了此事。”

董卓道:“可某家在这洛阳中毕竟时日尚浅,就这么离开,某家心中有些慌,文和得给某家想些人选,看看安排将谁留在这洛阳当中妥当。”

皇帝允准此事征辟郎官入宫的想法,其实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无非就是想借此培植自己的势力党羽罢了。

但问题在于,想走这样一条路,可谓是难上加难。

无论是他董卓,还是其他公卿,世家们都不可能让皇帝直接从外面挑人。

而都是要由他们推举入宫,方才作数。

既然已经经历了他们推举这一过程,那入宫的人选自然便已经是他们的人。

换句话说,皇帝想要借这些郎官,培植自己亲信党羽的行为,注定不可能成功。

甚至这些人,反倒可以成为他们监视皇帝的重要途径。

只要把人选选好,皇帝此举便相当于主动给自己加上了一层天罗地网。

自缚手脚!

“属下以为,徐荣徐玄平,当可任郎官。”

“徐玄平?”

听到贾诩的话,董卓不由得沉思了起来,“此人心向汉室,我若是将此人推荐于陛下,那不是主动为陛下献出臂膀吗?”

董卓本来是想让贾诩给自己推荐几个能力强,又对自己绝对忠诚的人,然后把这些人派到皇帝身边,作为自己的眼线,以便于自己身在外,也能随时知晓宫中之事。

却没想到,贾诩给自己推荐的第一个人,便让自己大出所料。

贾诩一脸郑重地道:“正是如此,所以才要推荐徐玄平入宫为郎官。”

董卓被贾诩说的越来越迷糊,不由得甩了甩头,“文和可否说的仔细些?”

“明公细想,朝中公卿和明公相比,谁的势力更大?”

虽然不是很想承认,但董卓在沉思了片刻之后,还是略有不甘地道:“我不如公卿也。”

“既然如此,此刻增强陛下的势力,于明公而言,便是福非祸,明公以为然否?”

好像……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董卓想了片刻之后,点了点头。

“然也。”

贾诩继续说道:“徐玄平心向汉室,若仍居于明公军中,将来明公和陛下心生嫌隙,军中有此一人,于明公而言,是福是祸?”

董卓思考片刻之后又道:“自然是祸事。”

“既然如此,明公何不顺水推舟,做个人情,将徐玄平推荐于宫中作郎官,既卖了个陛下的好处,也证明自己仍然心向陛下,是个大汉的忠臣。”

“甚至于还借此除掉了军中,在未来有可能与明公为敌之人,此乃一箭三雕之计。”

原来竟是如此。

董卓听闻这话,顿觉恍然大悟。

既整顿了自己军中,又和陛下处好了关系,甚至还能借着陛下的手,去削弱朝中的那些个公卿们。

董卓明白了,彻底明白了。

自己未来有一段时间内不在洛阳,陛下一个人面对这些公卿们恐独木难支。

毕竟当初皇帝就被几个宦官给挟持跑了。

要是趁着自己不在的时候,被朝中这些个公卿们再来复刻一遍。

董卓连肠子都能悔青。

唯有增强陛下的实力,方能让陛下撑到自己回来。

甚至搞不好,皇帝借此增强了自身的实力,还有可能和那些公卿们杀的个两败俱伤,正好让自己回洛阳捡漏。

“文和此计甚妙!”董卓一脸兴奋道:“一个徐玄平虽好,但尚且不够,文和再仔细想想,除了徐玄平以外,可还有他人能为陛下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