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我只想带儿女走正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出路

次日,官德标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上午九点多了。

刚清理好个人卫生,大女儿官永梅就跑过来喊道:“阿爸,吃饭了。”

“嗯,知道了!”

官德标应了一声,把毛巾放好,便跟大女儿一起走向老屋的厨房。

这个时间点,他们一家仍然在老屋的厨房那里做饭吃,新建的这三间平房就只是居住。

原本,官德标是打算在平房旁边再搭建一间厨房的,可惜他的父亲和大哥大嫂都不同意,这事就只能不了了之,直到几年后扩建第二层的时候,才拥有了新厨房。

此时的老屋,是在两广这边流传了上千年的那种泥砖屋,目前在老屋这里居住的是他的父母和两个还没成家的弟弟。

“二哥。”

“吃了没?”

“刚刚吃了。”

跟官德标打招呼的,是比他小十岁的弟弟官德武。

看到这个一向崇拜他的弟弟,官德标心中也忍不住叹气,如果按照前世的发展轨迹,他两个弟弟都会在往后的几年里受到他的影响,陆续沉迷于赌博一道,且一辈子也没能戒掉。

而这个最小的弟弟在赌博上颇有他几分天赋,巅峰时也拥有过百万身家,只可惜这一行想要久盛不衰,一直站在巅峰,是真的没几个人能够做到,就连官德标自己都做不到,更别说是他的小弟了。

最终在五十岁之后,小弟的生活也是越来越难,时不时的就需要官德标救济一下。

这一世,有机会重来,他不仅要彻底断了儿女们赌博的心,也要拉他这两位弟弟一把,不能让他们如前世一样受他的影响走上赌博这条路了。

当然了,现在说这个还早,一切等他的事业有起色了再说。

进入厨房,官德标看到妻儿已经坐在饭桌前等他了,他走过去问道:“阿福还没放学回来吗?”

陈小莲应道:“也差不多回来了。”

官德标点了点头,端起老婆给他盛好的白粥,说道:“那就吃吧!”

儿女们闻言,都跟着开动,包括虚岁才四岁的二儿子,也都是自己动手吃,这个年代的人可不像后世那么惯着孩子,孩子七八岁了还要端着个碗追着喂。

官德标不喝酒的时候,吃饭是非常快的,尤其是吃白粥,基本几口就一碗粥,时间才过去一分多钟,他就结束了战斗。

把碗放下,看到老婆正在喂小女儿,官德标不由得开口道:“你吃吧,我来喂。”

陈小莲闻言露出了吃惊的表情,要知道她嫁给官德标八年了,给他生了四个儿女,但除了生第一个儿子的时候他帮着带过,其他几个儿女出生,他是很少管的。

现在他不急着去赌钱,居然愿意帮着喂孩子,还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不管是什么原因,既然丈夫难得想帮忙喂喂孩子,陈小莲自然不会拒绝,便把小女儿递给他,说道:“行,那你来喂。”

官德标接过已经满周岁的小女儿,便开始一勺又一勺的喂她吃那种炖得粘稠的白粥,刚喂了几口粥,大儿子也放学回来了。

在双旺乡这边,小学生上课时间基本是早上七点多开始,到九点钟便放学回来吃早饭,然后十点多又回学校继续上课,再到中午十二点左右放学,然后下午两点半左右上课,下午四点多放学。

大概就是这样,具体的时间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因为离学校有十多分钟的路,再加上还要上早操,官永福六点半左右就得起床去上学了,这么早自然是没有早餐吃的,不止是他没早餐吃,除了乡镇小学以外,其他村小基本都没有学生吃早餐的。

这也是学校九点就放学让学生回来吃早饭的主要原因。

官永福没吃早餐,现在肚子也是饿了,回来跟爸妈打了个招呼后,便自己盛了一碗粥,就着青菜和咸菜大口大口的吃起来,他的弟弟妹妹也是如此,都大口大口的吃着。

很快,官德标便把那小半碗粥喂完了,这个时候他老婆也吃饱了,他便把小女儿递给她,说道:“我等会要去双旺,你有什么东西要买的吗?”

陈小莲闻言笑道:“方便的话你就买点杨梅和三华李回来吃。”

官德标嗯了一声,便来到新屋推出了他前几年买的凤凰牌高价单车,然后踩着单车朝双旺赶去。

既然决定了要到双旺圩开饭店,那他自然得先去找一找,看看这个年代有没有适合开饭店的地方。

前世的他,是九十年代末才到双旺圩开饭店的,那个时候双旺供销社已经倒闭了,他租的正是供销社的铺面,现在人家供销社还做着生意呢,肯定是没办法租了,只能看看有没有其他合适可以租的铺面。

深水田村离双旺圩不算远,大概用了二十分钟的时间,官德标便赶到了双旺圩。

双旺圩在县城南部,距县城有77个公里,圩舍依小岭岗而建,南北走向,主街只有一条,成之字形聚落。

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双旺圩在全县的圩镇中确实是吊车尾的,不值一提,但供销社、粮管所、食品站、邮电所、银行营业所、税务所、工商所、综合厂、书店、卫生院、道班等部门与建筑还是齐全的。

因为这个时候的双旺圩就只有一条主街,所以官德标没花多少时间,就把圩舍给逛了一遍。

逛完之后,官德标心中不由得感慨,想要开饭店位置最好的还真就是供销社,其他地方包括现在还在营业的供销社饭店,位置都不如供销社的这几个门面。

他不单单是看中了供销社这几个门面那得天独厚的位置,还有门面前那足足有两个篮球场大的宽广区域,这片区域不仅可以方便客人们停车,还可以合理的利用起来,以后能做的生意多着呢!

只是,人家供销社还做着生意呢,想租人家的门面那是不可能的。

因此,官德标只能把目标放到了供销社对面那一排砖瓦屋。

这排砖瓦屋,其实是供销社的职工房,官德标想的是能不能花钱把这些职工房给租下来,然后稍微改造装修一下,就可以搞成一家不错的饭店了。

想到这里,官德标便决定去找在供销社当副主任的堂侄问问这事可不可行。

很快,他就来到了堂侄官永雄工作的办公室。

看到官德标,官永雄率先打招呼道:“阿标叔,你怎么来了?”

“过来找你打听点事。”

官德标一边回答,一边打量着他这个堂侄。

前世他之所以租下供销社的门面开饭店,就是他这个堂侄给他提的建议,事实证明要是官德标踏踏实实的干,就算发不了财也能让自家过上不错的生活。

只可惜前世的他还是有些好高骛远了,饭店才刚有了起色,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做大做强,匆匆忙忙的把饭店搬到了县城,最终落得亏损关门的下场。

当初他要把饭店搬到县城的时候,他这个堂侄也劝诫过他,让他不要着急,先在双旺站稳脚根再说,只是他没有听进去,现在回头想想,他是应该听一听这个堂侄的意见。

毕竟,堂侄官永雄,也算是他们深水田村最有出息的几个人之一了。

尤其是八十年代,身为供销社副主任的堂侄,绝对是全村最风光的人,没有之一。

哪怕官德标成为大缸师傅后,赚到的钱比这堂侄还要多,他在村里的地位也没办法跟堂侄比。直到进入九十年代,供销社开始没落,他这位堂侄在村里的地位才逐渐下降,然后被村里其他人超越。

“阿标叔,你要打听什么?”官永雄掏出一根烟递过来,问道。

官德标接过烟,说道:“我想租几个门面做点生意,想问一下你们供销社对面那些职工房,能不能租给我?”

官永雄闻言有些惊讶,一边给堂叔点烟,一边问道:“阿标叔,你不赌钱了?打算做什么生意?”

官德标吐了口烟,摇头道:“我已经想清楚了,赌博毕竟是违法行为,不能真的以赌为生,最好的出路还得是做买卖,所以我以后不会再参赌了,打算老老实实找门买卖来做,看看能不能混口饭吃。”

官永雄眼中的惊讶之色更盛了,显然他也万万没有想到这位赌了几年的堂叔会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来,他当即赞同道:“阿标叔,你这么想是对的,赌博始终不是正道,那些职工房,都是分配给职工的,你要租的话,就得职工们自己同意才行,我可以帮你问问看。”

“嗯,那你就帮我问问,价格方面肯定不会让他们吃亏。”

“行,你稍等一下,我这就去帮你问问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