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5章 天下诸侯进京
虽帝辛为人皇,却也不能一言而定,不然四方不服。
若是,直接更改轩辕剑为人皇剑,而没有任何的过程,则必然引起圣人,甚至是轩辕的直接干预。
唯有召集四方诸侯皆来朝歌,在进行辩论,最终辩论之中,以绝对的道理,敲定平反之事,算是转移法统而撕开一个口子。
虽然帝辛为人皇,但是轩辕一脉依旧是庞大的人数。
东南西北四大诸侯,各自统领八百小诸侯,而每一个小诸侯,都有无数亿臣民。
朝歌虽为人皇掌控,但是却无法形成碾压性的统治。
而西伯侯,北伯侯,南伯侯三家,就统领两千四百小诸侯。
而朝歌所辖之地,约为两千四的半数,不过,朝歌掌管人族气运,其他诸侯自然臣服。
东伯侯姜恒楚为神农一脉,这便是必须要娶姜姓女为后之原因。
如今,纵然要行动,也不能鲁莽为之。
帝辛听后:“若是辩论,这辩论之事,寡人相信天下绝无能辩过皇叔者,一切全靠皇叔了!”
“请陛下放心,此乃是臣之本分,不久之后,祭祀圣母与祭祀上古英灵之事,又要开始了,不如,召集各方诸侯,一同祭祀,关其行为,对方必有异动,将其顺利引入九黎之事,之后再从朝会为九黎一族平反。”
“好,一切就依皇叔!”
“.........”
这天下大事,殷子煜跟帝辛都在祖庙之中商议。
这能避免有些人的推演。
如此,在颁发诏书,到辩论,则不会有人知晓到底前来什么目的,也就不会有什么准备。
决定之后,帝辛立刻发诏书,告知四方诸侯。
寡人承继人皇,当敬娲皇,以祈人族气运兴盛。圣母娘娘,抟土造人,福泽苍生,方有如今人族之气运兴盛。寡人定于圣母诞辰之日,在朝歌娲皇庙祭祀圣母娘娘,以表尊崇。天下诸侯,皆应前来朝歌,共襄盛举,同祭圣母。若有不来者,以亵渎圣母论处,寡人必严惩不贷。
这道诏书,立刻开始通报四方,无论大小诸侯,皆前来朝歌。
这道诏书,顿时让各方诸侯,全都诧异。
祭祀女娲娘娘每年都有,以造人之日,定为女娲娘娘诞辰,却不知为何今岁却如此大张旗鼓!
不过,四方诸侯却没有多想,纷纷前来朝歌参与祭祀。
而此时,殷子煜则是对洛神说道:“劳烦洛神道友前往五庄观,以大商少祭祀之身份拜见!”
洛神听后颇为诧异:“拜见镇元子?这是何意?”
殷子煜目光凝重:“乃有大用,到时仙子自知!仙子前去以拜访为名,以不忘庇护上古人族告知镇元子,赐下人参果之后,带回两枚。”
这道诏书,首先是到来西伯侯姬昌处。
西岐的姬昌,展开诏书细读,眉头紧皱,对身旁的散宜生等人说道:“帝辛此举,颇为蹊跷。以往祭祀,虽亦会召集诸侯,但此次言辞强硬,且以亵渎之名相胁,恐有深意。”
众人纷纷点头,陷入沉思。
散宜生立刻拱手说道:“启禀主公,此番帝辛如此大张旗鼓祭祀女娲娘娘,显然另有用意,去岁建成英灵庙,或许,乃是借助祭祀圣母的名义,要求天下诸侯一同祭祀上古英灵,若是真要提出此事,恐主公也不能拒绝!”
姬昌听后点点头:“不错,帝辛或许乃是此意,不过,还需想个两全之策方可,拒绝显然不行,若是赞成,却需担心帝辛借此机会来询问,为何从前不祭祀,莫非上古英灵不配祭祀之事!”
姬昌的话,顿时让所有人全都紧皱眉头。
姬昌看向满朝文武:“诸位先考量应该如何避免此事。”
说完之后,姬昌则是直接前去询问南极仙翁。
如今南极仙翁在姬昌没有完全领悟六十四卦之前是不会离去的。
姬昌手持帝辛诏书,神色凝重,匆匆步入府中静室,南极仙翁正闭目神游。
姬昌恭敬行礼,将诏书递上,急切说道:“仙师,帝辛下诏,命天下诸侯齐聚朝歌祭祀圣母。依昌愚见,帝辛或借此祭祀上古英灵,其心叵测,若剑指轩辕黄帝所定秩序,我等当如何应对?”
南极仙翁闻言,缓缓睁开双眼,接过诏书,目光扫过,面色微变。
南极仙翁掐动手指,口中念念有词,开始窥探天机。
一番推算后,眉头却越皱越紧。
“怪哉!”
南极仙翁喃喃自语,“此次祭祀,帝辛确有祭祀上古英灵之意,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帝辛此举,意在打破黄帝以来的秩序,以此为破局来揭开枷锁。并且以祭祀女娲娘娘来昭告天下,人族之起源是女娲娘娘,而非其他!”
加大对女娲娘娘的祭祀,就会削弱其他人皇的影响力。
悄然之间,会加大女娲娘娘的气运,这也拉女娲娘娘成为其中的利益共同体。
如此,只要人族继续提升气运,女娲的气运就会随之增长。
悄然之间,殷子煜算是算计到了女娲娘娘这里,不过,此刻,就算是女娲娘娘也想不到这些。
姬昌听闻,心中一惊,忙问道:“仙师,如此大事,我等若不反对,恐伤轩辕黄帝气运,若公然反对,又恐引火烧身,这该如何是好?”
毕竟,祭祀上古人族,也是政治正确,无论如何,姬昌都不应该有反对的理由。
此刻,南极仙翁也是为难了。
这个策略,真不好解决。
这里有几个难题,若是不如,直接被帝辛扣上亵渎女娲娘娘帽子,这直接让谋划许久的姬昌贤名消失。
同时,如今在谋划姬昌圣贤之事,若是连圣母都不祭祀,还有何资格在成为人族圣贤?
若是去了,不但要祭祀,而且要诚恳祭祀,万万不能有丝毫的亵渎。
当帝辛提出在去祭祀上古英灵之时,姬昌也必须要举双手赞成。
可这一切,全都落入了对方所引导的路去走。
这是一个很不妙的事。
姬昌为黄帝嫡系后裔的代表,一言一行,都非常的重要,万万不能有丝毫的纰漏、
若是不然,就无法完成未来立贤的大计。
天下诸侯皆在的话,姬昌更要贤,还要贤上加贤才行!